灵宝市豫灵镇:小小花椒长成“致富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力文 通讯员 许青锋

8月4日,豫陕两省交界处的灵宝市豫灵镇底董村南塬上,漫山遍野的花椒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千亩连成一片,像一片红色的海洋,蔚为壮观。

盛夏时节,豫灵镇数万亩花椒进入收获期,椒农们不顾天气炎热,喜笑颜开地在田里采摘花椒,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椒香。

“今年,我们村花椒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平均亩产能达到700到900斤,又是一个丰收年!”底董村支部书记王建学说。

花椒是豫灵镇的农业主导产业。早在2001年至2004年开展退耕还林工程时,豫灵镇就引入“大红袍”“南墙一号”等优质花椒品种,最初全镇栽植花椒不足4000亩。随着花椒市场行情长高,群众收益增大,该镇党委政府抓住机会,因势利导,各村群众种植花椒的热情不断高涨,从开始的“零星种植”,到现在的成片规模种植,逐步推动花椒产业做大做强。

今春以来,豫灵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早谋划、早安排,抢抓农时,成立春耕服务队,把管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成立花椒产业协会,在各村建立农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花椒深加工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初步形成了集育苗、栽植、深加工、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条。2022年,该镇新增花椒园2000亩,花椒种植总面积达4.8万亩,经过精心管理的花椒园亩产值可达6000元以上,小小花椒真正成为豫灵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致富树”。

“乡村振兴,关键靠产业振兴。接下来,我镇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富民”理念,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地理特点,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发展,在花椒的深加工上重点发力,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品牌效应,提高花椒产品的附加值,让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豫灵镇党委书记刘冬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