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河水库及时开闸放水抗旱,合作社大棚灌溉设施完善,新洲水稻旱情大部分正在缓解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16日讯(记者李英波 通讯员胡利明)为帮助湖北全力抗旱保秋粮,农业农村部派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小分队”赴我省指导抗旱救灾工作。8月15日,科技小分队第四专家组会同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武汉市农技推广中心、湖北省粮食生产专家指导组,一起赴新洲区察看旱情和农作物生长情况。

调水及时蔬菜“换茬”影响较小

专家组在新洲区铁甲村了解农户生产。记者李英波 摄

旱情发生以来,新洲区通过采取“买客水、放库水、调湖水、打井水、抽塘水、拦河水、搬江水”等七水治旱工程,已累计调度水源4120万立方米。其中道观河水库8月初及时开闸,目前日供水在50万立方米以上,基本保证了目前抗旱用水需要。

15日上午9时许,新洲区邾城街站桥村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福平,正组织社员打开机井抽水灌溉。该合作社共有土地面积1403亩,600余户农户,目前正处于大白菜育秧期。

张福平向专家组介绍,地里蔬菜正处于“换茬期”,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不大。预计第一茬秋季蔬菜将在8月底至9月初开始移栽,届时高温天气将有所缓解。

长江日报记者随专家组进入大棚,揭开覆在地面的育苗小弓棚,大白菜秧苗已冒出了湿漉漉的地面,绿油油的茎叶显得“很有精神”。专家组成员、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员郑天清扒开秧苗叶片,仔细查看有无病虫害等隐患。

据介绍,合作社大棚全部采用了设施农业种植方式,高温天气开始后,合作社及时在大棚顶部覆盖上一层黑膜布,有效降低大棚室温2℃—3℃,保证了蔬菜生长。

张福平告诉专家组,合作社1403亩大棚,是武汉市“新增七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工程的一部分,由政府出资建设,园区内灌溉系统完善,用水有保障。8月份旱情以来,合作社适度减少了生产规模,目前在园蔬菜生长、销售情况稳定,蔬菜主要销往河南、湖北浠水等地。

高粱等耐旱作物穗粒饱满

专家组在查看玉米结苞情况。记者李英波 摄

受旱情影响,新洲区三店街玉米等部分作物长势较缓,芝麻、高粱等耐旱性强的农作物,目前情况较好。

在三店街沙畈村,高粱亩产量达到700—800斤。穗粒饱满的高粱压弯了枝头,从7月底起已陆续进入收割期。

沙畈村支书段文佑介绍,该村种植的高粱品种叫“红罂子”,由贵州一家企业流转村里1000亩高标准农田,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推广种植。包括周边两个村在内,已种植高粱面积近1500亩。

“高标准农田沟渠环绕,引水灌溉便利,再加上高粱的耐旱性强,让原产北方的高粱,在沙畈村种出了高产量。”段文佑介绍,沙畈村土质为沙壤土,特别适合高粱种植。4月份种下后,7月底开始陆续成熟收割,订单收购价格最高达到6.4元/斤。在今年高温高热的特殊年份,高粱种植带来的好收成,让村民种植积极性高涨。

三店街不少地块,芝麻等耐旱作物已长至半人多高,正处于开花期。新洲区农推中心相关负责人朱桃元介绍,“涝豆旱芝麻”,面对旱情,玉米浇三次水时,而芝麻只用浇一次水。新洲区推广芝麻优良品种,并采取种肥同播,不仅节约了芝麻间苗和追肥用工,还有利于培育壮苗。“今年芝麻收成预计较有保障。”

水稻要扛过热害、干旱“双重关”

专家组在查看水稻结穗情况。记者李英波 摄

截至8月14日,新洲区水稻受灾面积1.47万亩,目前大部分旱情得到缓解。在该区邾城街铁甲村,采取“水稻旱播”方式种植的200亩稻田,因种植品种、供水等因素影响,长势较弱。

邾城街农业中心主任夏著斌介绍,铁甲村200亩旱稻本来预计9月份可以成熟。该片稻田为撂荒地改造,土壤呈沙土性质,保水能力差,三天就需要灌溉一次。目前稻田里共有八口机井,24小时不间断抽水轮灌,但随着耗电量大幅上升,造成种植成本增长。

据介绍,相比于传统水稻种植,该片稻田采取的“水稻旱播”方式,在正常年份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但采用的“黄华占”稻种,不属于旱播品种,其耐高温耐旱性较弱,遇到今年灾情,影响了作物生长和收成。

记者了解到,武汉水稻种植多为中稻,目前中稻正处于灌浆期,灌浆期最适宜生长温度在28℃—35℃之间,温度过高,水稻抽穗扬花受到影响,将导致结实率下降。

“抗旱保秋粮。”据悉,水稻一次浇灌至根部3寸左右,可以耐旱8—10天,全市正积极调配资源,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和丰收。

农业农村部派驻湖北专家组成员、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员郑天清向记者表示,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建议武汉多推广耐旱耐高温优质稻,适度推广“早稻+再生稻”种植模式,以应对高温干旱天气有可能常态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编辑:汪宇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