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港产城共荣共生,看山东港口如何做好城市经济合伙人

8月的日照,万物生机勃勃。

  海龙湾畔,湛蓝色的海面上波光粼粼,沙滩在阳光的映射下金光闪闪,海天之间鸥鸟翱翔。

  “主动融入日照市的发展大局,为城市发展让渡空间,把‘碧海蓝天’还给日照人民和广大游客,成为山东港口日照港坚定不移的选择。”山东港口日照港工程建设部副部长范江山说。

  退港还海、退港还城,实现老港区改造升级,是山东港口港产城融合的重要环节。日照港因煤而生,海龙湾原址,正是日照港最早的煤炭堆场。

  2017年2月,全国首个退港还海、修复整治生态岸线项目——海龙湾项目正式开工。历经五年,“海龙湾”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全程共修复生态岸线总长度1882米,新增沙滩约46万平方米。

  昔日“脏乱差”的港口,摇身一变成为城市“金腰带”。这两年,海龙湾水域还迎来了不少“稀客”,其中有太平洋蠵龟、黄嘴白鹭和东亚江豚等对生态要求较高的物种。

  这,只是借力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山东港口日照港融入日照、深耕日照、服务日照的缩影。三年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的影响,山东港口用实践证明,一体化改革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港口与城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协同发展,是融合共进中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彼此成就。

  “我们通过传送带直接把木片从港口输送到企业,减少了中间运输环节,这也是我们绿色发展的一部分。”18日,“港口雄开万里流”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亚太森博(山东),公共事务部副总经理许广利这样说。

  作为世界领先的林浆纸、林浆纤垂直一体化企业,亚太森博非常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木片是造浆的主要原料,属于大宗散货,生产用的大多数木片是国外速生丰产林产出的,通过专用运输船运到山东港口日照港,然后再通过传输带输送到距港仅800米的堆场。这个堆场每年可接卸木片400万干吨用于木浆生产,这样既节省了运输成本,也避免了对环境的影响。

  “港”是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石,“产”是港口和城市发展的支撑,而“城”则是港口和产业发展的依托。事实上,早在成立之初,山东港口就对标世界一流港口,锁定了“五个国际领先”,其中之一就是打造国际领先的产城融合港。

  三年来,从沿海到内陆,从胶东经济圈到全省16地市再到黄河流域,山东港口加快向城市经济发展“金牌合伙人”的身份转变,塑造港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

  在这个进程中,港口与城市的关系也被重新定义,作为区域和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关键的公共服务平台,山东港口原有各大港口的枢纽功能得到了重塑和增强,金融、贸易、航运、港产城融合等新业务迸发活力,赋予了城市港航经济全新竞争力。

  三年来,山东港口重点项目累计投资1108亿元,实现年均增长24%,新兴产业投资比重达40%。“三个更加”“三个满意”全面落地,越来越多的山港项目在齐鲁大地拔节生长。累计纳税105亿元,较成立时增长35%,在各市均实现正增长;新吸纳就业5000余人,改革发展红利充分释放,成为全省经济澎湃发展的“蓝色引擎”。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海洋大省,山东拥有3345公里海岸线,众多港口如颗颗明珠分布其间,勾勒出山东省“雄鹰”的轮廓,成为山东最大的资源、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潜力。

  山东港口加速与产业、城市的深度融合,掀起山东展翅腾飞的“借力好风”。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以“归零”的心态、“赶考”的状态、“奔跑”的姿态,扑下身子抓落实,全身心投入到波澜壮阔的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新征程之中。(胶东在线特派记者 邬勇 日照报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