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专板成畅通多层次资本市场抓手 业界:监管层正研究优化建设标准

31Aug

本报记者 昌校宇近年来,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成为我国产业政策特色之一,其重要性已被提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众多“专精特新”企业在国家政策和资本市场的鼎力支持下,持续深耕专业领域,提升创新能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性股权市场也积极探索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支持路径,通过设立“专精特新”专板等方式,不断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扶持力度、广度和深度。《证券日报》记者从业内独家获悉,为提高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质量,相关监管部门已就运营机构的金融基础设施(净资产、人才储备、数据库)、专板企业建立分层梯度培育体系、全国性证券市场同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针对专板企业合作衔接机制等众多规则调整向业内征求意见,目前正根据市场各方反馈意见进行新一轮修改。因地制宜全方位服务2020年3月1日起实施的《证券法》,确认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法律地位,也首次明确了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法律地位和功能,即区域性股权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4月1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加强区域性股权市场和全国性证券市场板块间的合作衔接。顶层设计清晰,适配性渐强的“专精特新”专板,已成为畅通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机联系的重要抓手。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分析称,“‘专精特新’企业特征契合科创板、创业板及北交所服务定位,是京沪深交易所重要的后备力量,新三板创新层企业是北交所‘预备队’,且已有企业成功从北交所转板至科创板、创业板。多层次资本市场若想真正实现无缝衔接,还需进一步打通区域性股权市场与全国性证券市场板块间的衔接,‘专精特新’专板的重要性凸显。”为发挥地方资本市场枢纽平台作用,区域性股权市场通过“专精特新”专板等方式,因地制宜为企业提供资本市场基础服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资本市场培训服务,为其做好上市前的规范辅导便是其中一项特色服务。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上股交”)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云峰介绍,“上股交主要对企业进行资本市场相关培训,建立企业规范治理意识,强化公司治理能力、合规水平和发展能力,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上市培育体系。”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广东股交”)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股交联合京沪深交易所、新三板以及优质证券服务机构,持续为“专精特新”专板企业提供规范运作、企业改制、上市(挂牌)辅导等方面的培训、咨询和服务,协助专板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鼓励和引导专板企业按照企业股份制改造要求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激活券商、投行等专业机构参与潜能,对标IPO标准,建立模型指标,为入板的拟上市企业出具IPO测评报告,并依此制定资本运作方案,为企业按每一条标准明确目标、补足差距的措施和提升路径。同时,为加快企业上市步伐,“专精特新”专板培养企业的资本市场意识,通过差异化信息披露制度和定向信息披露系统,协助“专精特新”企业向潜在买家讲好“投资故事”。湖南股权交易所(以下简称“湖南股交所”)总经理余春晖表示,湖南股交所“专精特新”专板根据企业特点,制定专门的信息披露制度:采取“非必要不披露”原则,挂牌企业可自主选择信息披露的内容及范围;有股权和债权融资需求的挂牌企业,则根据外部股东要求和监管要求定期定向披露信息。“实行注册制的上股交科技创新板对入板企业要求较高,主要是推荐机构说了算;上股交主要进行资料审核,而推荐机构要负责先投先包销,极大程度上保护投资者。同时,注册制也比较注重公示和严格的事后监管。”张云峰介绍,正在筹建的“专精特新”专板也将沿用这一模式。此外,“专精特新”专板将IPO审核前置,帮助企业深刻理解和把握审核要求:对企业股权变动记录清晰完整,有据可查;在股权激励等领域实施全程追踪服务,帮助企业留住人才。“‘专精特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股权和债权融资、股权期权交易、股权变更混乱(包括各种代持)等问题,门槛较低、融资产品和交易制度创新活跃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正是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的场所。”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北股交”)相关负责人表示,北股交“专精特新”专板将重点为北京市优质“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股权激励、并购重组、股权融资、认股权证融资产品等服务。同时,北股交还拥有北京市唯一的非上市股权登记托管平台,可以帮助拟IPO“专精特新”企业规范股权管理,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把股东名册、股权结构梳理清晰。运营机构存升级需求为进一步提高“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质效,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经过前期的探索发展,运营机构自身金融基础设施和‘专精特新’专板均已到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的阶段。”某运营机构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当前,相关监管部门正联合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立全新理念的“专精特新”专板,已历经多轮内部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同时,监管层对设立专板的运营机构净资产、人才储备、数据库等均有严格要求。有业内人士坦言,“现在多数运营机构净资产不超过5亿元,就长期发展来看,多有净资产补充压力。”上述内部人士透露,“为对标监管层相关要求,我们正在启动增资扩股工作。”明明建议,随着“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需求的增长,区域性股权市场人才缺口加大,未来还需更多具有企业上市辅导或金融服务相关工作经验人才的加入。此外,“专精特新”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可为入板企业建立涵盖企业基本信息、自主或根据有关要求披露的信息、通过服务和调研走访积累的信息等多维度信息的企业数据库,为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和科创属性评价等。罗志恒认为,目前在区域性股权市场交易的“专精特新”标的,普遍存在流动性较低等问题。建议通过优化交易机制、引入增量资金入市和设立专精特新指数等方式,畅通各类中长期资金投资“专精特新”渠道,带来市场活跃度及估值提升。结合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罗志恒建议,“后续区域性股权市场也可对‘专精特新’专板企业建立分层梯度培育体系,为各层企业提供与其特点和需求相适应的服务。”期待加大政策供给当前,“专精特新”专板高效发挥作用仍存堵点,多家运营机构期望后续能紧扣市场主体需求,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新三板对“专精特新”专板优质企业建立挂牌绿色通道成共同需求。张云峰坦言,“现在‘专精特新’企业想上新三板挂牌需要先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摘牌,并重新提交相关材料,希望未来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专板企业不用重复提交材料,可直接转至新三板挂牌,企业一旦出现问题可向运营机构追责。”在北股交相关负责人看来,建立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无缝衔接机制是首要工作。余春晖表示,现有挂牌企业的整体质量高,企业挂牌后希望在融资、交易、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制度支持,但在现有的体系下难以实现,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调动企业挂牌的积极性;此外,还需政策培育和金融资源向专板审核挂牌后的企业充分聚焦,从而提升融资对接的效率。“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到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融资的政策延续性和扶持力度仍需增强,尤其是对企业挂牌的扶持政策,应充分考虑到企业逐级培养过程中,不同阶段匹配不同的服务产品。”广东股交相关负责人如是说。中国证券业协会区域性股权市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府股交中心总经理刘肃毅:区域性股权市场“一身二任” 设立“专精特新”专板渐成标配本报记者 昌校宇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驱动、强链补链。为此,国家层面及资本市场均给予“专精特新”企业较多关注,并为其发展和繁荣提供政策、资金等支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共识,最直接的体现是设立‘专精特新’专板渐成市场标配。”中国证券业协会区域性股权市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刘肃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全国35家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中,已有25家设立“专精特新”专板,另有9家正在积极筹备中。刘肃毅介绍,在“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孵化和发展壮大过程中,区域性股权市场正发挥着“一身二任”的功能和作用。其一,发挥私募股权交易场所的功能和作用,为“专精特新”企业非公开发行证券的发行、转让提供场所、设施和服务。结合企业特点和需求,通过综合运用股权、债券等工具,助力解决企业融资需求:一是债券融资为主。由于“专精特新”企业股本偏小,想要股权结构不被颠覆且满足融资需求时多选择债券融资,区域性股权市场通过发展债券市场,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直接融资问题。不过,“专精特新”企业自身担保能力不足仍是当前债券融资的一大难题,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已推出不用企业提供担保品的综合担保体系,但整体规模不大。二是盘活股权融资。结合“专精特新”企业既要控股又需融资的实际需求,将其股权设计成股票挂牌展示(非公开增发股票),吸引投资者通过股票交易转让的方法实现;同时,“专精特新”企业因发展潜力大容易得到投资者偏爱,投资者可通过股权投资在场外先入局。其二,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是资本市场“塔基”和“苗圃”的作用,搜集、汇集并筛选优质“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拟上市培育孵化,批量输送到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以2016年11月份有运营机构首次设立“专精特新”专板计算,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近6年。刘肃毅认为,“经过前期的探索,运营机构已形成一套较成熟的做法和经验,为进一步升级优化和规范完善‘专精特新’专板打下一定基础。”刘肃毅介绍,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关决策部署,提高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能力,相关监管部门正计划合作推出“专精特新”专板的“升级版”,通过系统化、制度化的选拔培育、合规管理、差异化金融产品等综合性服务,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质效。“‘专精特新’专板发展现存一些系统性堵点,而提高其服务能力是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壮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刘肃毅建议后续可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希望监管部门加强法规制度供给。如区域性股权市场参与者难以享受全国性证券市场同等税收优惠政策,市场运行和交易成本较高,建议监管部门将区域性股权市场纳入全国性证券市场税收优惠政策范围。二是希望地方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目前,部分地区的支持政策严重“退潮”,不利于区域性股权市场发挥地方金融基础设施作用,建议各地完善对运营机构的扶持措施,解决其为求生存而以“副业”为主的困境。三是建议运营机构提高核心业务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厘清商业逻辑和盈利模式,重视需要长期持续投入、具有公益性质的基础服务。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数”览:挂牌展示企业合计4584家 累计融资266.51亿元本报记者 昌校宇近年来,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的相关政策持续加码。例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政策精准帮扶促企业“加速跑”。截至目前,全国各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已达4.8万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000家左右。区域性股权市场也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成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1年11月份,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提出“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广设立‘专精特新’专板”。政策引导下,多家运营机构纷纷设立“专精特新”专板,或在其他相似功能板块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目前,全国35家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中,已有25家设立“专精特新”板块,挂牌展示“专精特新”企业合计4584家,累计服务企业融资266.51亿元。《证券日报》记者近期走进市场探冷暖,与近10家运营机构进行沟通,尝试为区域性股权市场及“专精特新”专板的运行情况画像。广东股交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广东股交早在2019年就启动了“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板”,为不同阶段的入板企业定向提供多元化服务;今年3月份,广东股交从服务对象、内容、措施等方面对该板块进行业务升级,并将板块名称变更为“广东专精特新板”,目前,板块聚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4家。湖南股交所“专精特新”专板于今年6月30日开板,定位于企业上市的“孵化港”和“加速器”。湖南股交所总经理余春晖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首批21家“专精特新”企业集体挂牌,这些企业具备稳定的营收和利润,并具有科技属性强、获得股权投资、有明确上市计划等特点,其中恒信新材、美瑞科技、润伟智能等企业已与财信证券等券商签约启动IPO,开元机电、金阳稀碳等企业已获得股权投资。此外,上股交、北股交、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内蒙古股交中心”)等9家运营机构的“专精特新”专板正在筹备中。“上股交早于2015年12月份就在全国率先推出第一个实施标准化注册制、专门服务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板(N板)。”上股交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云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开业以来,上股交共培育出2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5家“专精特新”企业,为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目前,上股交正在打造“区块链+大数据”的数字化“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方案已形成。北股交自2017年以来已累计服务超过1000家“专精特新”企业。北股交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当前,北股交已调动核心骨干成立“专精特新”专板工作小组,加紧研究制定专板建设方案和各项业务规章流程细则。内蒙古股交中心总经理孙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内蒙古股交中心“专精特新”专板的筹建工作主要聚焦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内蒙古自治区覆盖面广、企业较分散,目前区域内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仅有22家,正抓紧制定培育、筛选和扶持“专精特新”企业的良性机制;二是计划在服务拟上市企业的“天骏计划”(已上线)基础上,结合“专精特新”企业特点,做出补短板、扩体量、强产业、增融资、推上市等特色服务。2022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价认定标准,同时对“十四五”期间培育管理提出系统性要求。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育服务、引导带动,帮助更多广大中小企业坚持走‘专精特新’道路,并为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做足准备。”

推荐阅读

规范金控公司关联交易,央行拟发布重要文件,设置一年过渡期!

煤炭板块大跌超5% 北上资金净流出近50亿元 空方能量是否充分释放?

图片|包图网 站酷海洛 制作 | 刘睿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