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下滑不止,市值蒸发超5000亿!“油茅”何时见底?

业绩回暖股价却依旧“跌跌不休”,金龙鱼仍在苦苦探寻着底部。

8月4日下午,金龙鱼对外披露了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根据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金龙鱼实现营收1195亿,同比增长15.74%,实现净利润19.76亿,同比下跌33.47%。

虽然依旧是熟悉的“增收不增利”,但单季度来看,二季度金龙鱼营收为629.5亿,同比增长20.17%,净利润为18.62亿,同比增长32.97%,二季度相较一季度而言明显好转。


而在披露中报后的第二个交易日,金龙鱼股价也迎来了久违的大涨——收盘上涨5.99%。

不过,在短暂的上涨过后,金龙鱼股价再度走低。截至8月31日收盘,金龙鱼股价仅为45.68元,已经把当时披露业绩后的涨幅完全抹去。如果和2021年的最高点145.43元相比,如今金龙鱼的股价已经大跌接近七成,市值更是缩水超过了5000亿。

作为A股最大的食用油公司,在2020年上市之初,踩着大消费风口的金龙鱼股价迎来大涨,市值最高时一度接近8000亿,而其也因此被众多投资者冠以“油茅”之名;不过,随着大消费风口的过去,曾经备受投资者追捧的金龙鱼也迅速跌回了原形。

从目前来看,虽然经过了大跌,但金龙鱼的股价仍在震荡走低,“油茅”的底究竟在哪?

8000亿“油茅”的短暂辉煌

如果不是上市,或许没有多少人会知道,金龙鱼原来是一家外国企业。

关于金龙鱼的“身世”,其母公司益海嘉里,其实是新加坡丰益国际在中国投资的全资子公司,而丰益国际背后站着的,则是蝉联马来西亚首富20余年、人称“亚洲糖王”的郭鹤年。


金龙鱼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6年前的1986年。

当时,国内食用油市场还没有对外开放,食用油的生产和销售主要由国家进行统一管理和调控,而彼时的金龙鱼也还未进入中国,其主要在马来西亚销售瓶装的食用油。

不过,虽然食用油市场还未对外开放,但在大力推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食用油市场开放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当时已经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所向披靡的郭鹤年敏锐地看到了这一机会,于是郭鹤年派出了侄子郭孔丰,来到内地寻找开展食用油生意的机会。

1998年,郭孔丰开始和国内巨头中粮集团开展合作,在深圳出资建立了国内第一家大规模现代油脂精炼厂——南海油脂集团。不过,郭孔丰和中粮集团的合作并没有持续很长的时间,仅仅过去3年之后,因为种种原因,中粮集团卖出了南海油脂集团的股份,双方合作破裂。

在合作破裂之后,中粮集团开始力推自家品牌“福临门”,而郭孔丰则将嘉里粮油和益海集团进行合并,成了国内另一个粮食巨头。相比于“福临门”,推广时间更早的金龙鱼市场占有率更高,根据数据统计,近三年金龙鱼在食用油市场的份额依旧排在第一位。


2020年,已经在国内深耕超过20年的金龙鱼最终选择在创业板上市,而其接近140亿的募集资金也创下了创业板最大IPO的纪录。

在上市之后,由于当时大消费正处于风口之上,踩在风口上的金龙鱼被资金“爆炒”,股价从上市之初最低的39.32元一路飙升到了最高的145.43亿,总市值高达7885亿,这个市值在当时整个A股市值的排行上排在了11位,超越美的集团、海天味业等一众巨头。

不过,正当大家以为金龙鱼股价可以继续走高、市值迈向一万亿的时候,现在回头再看,没想到这却是金龙鱼最为巅峰的时刻。

“油茅”光环褪去,股价跌回原形

金龙鱼,到底是食用油行业中的茅台还是中石油?

上面这个问题,在金龙鱼刚刚上市的时候,就备受投资者争议。不过,从目前来看,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虽然披着“油茅”之名,但其实金龙鱼更像中石油。

从数据来看,金龙鱼和贵州茅台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并不具备贵州茅台稳定盈利的特性。


金龙鱼的核心产品食用油,主要的原材料大豆、棕榄油等都严重依赖于进口,因此金龙鱼的盈利也会受到大豆价格的影响,当大豆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时候,金龙鱼盈利则会受到挤压。

从财报数据来看,近两年来受到大豆价格持续攀升的影响,金龙鱼的净利润持续走低。

以最新的数据来看,截至今年上半年,大豆的价格为每吨5369元,比去年同期上涨821元,而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金龙鱼实现营收1195亿,同比增长15.74%,实现净利润19.76亿,同比下跌33.47%,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下,再次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此外,和贵州茅台“躺着赚钱”不同,作为行业龙头的金龙鱼,赚的其实都是辛苦钱。

从财报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金龙鱼实现营收虽然高达1195亿,是贵州茅台594.7亿营收的两倍,但贵州茅台上半年的净利润高达297.9亿,金龙鱼的净利润仅为贵州茅台的6.6%。


从毛利率来看,贵州茅台的毛利率为92.11%,净利率则为53.99%,而作为对比的金龙鱼毛利率仅为7.53%,净利率更是只有可怜的1.81%,稍有不慎就很可能出现亏损的情况。

从种种数据来看,金龙鱼都难以和贵州茅台相提并论。

而在褪去了“油茅”的光环之后,最近一年多时间,金龙鱼的股价也在持续走低。截至8月31日收盘,金龙鱼股价仅为45.68元,和2021年的最高点145.43元相比,如今金龙鱼的股价已经大跌接近七成,市值缩水超过了5000亿。

押注多元化,金龙鱼距离“见底”还有多远?

对于近年来持续“增收不增利”的境况,金龙鱼可以使出的方法并不多。

一般而言,面对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企业可以用到的招数无非只有两个:期货套期保值和对产品进行提价,而这两个操作,金龙鱼其实都做过。

在期货套期保值方面,由于期货市场波动性巨大,虽然金龙鱼可以通过期货对冲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但背后也并非没有风险,例如在2021年,金龙鱼就因为衍生金融工具投资亏损17亿元,导致营收增长16%的情况下,净利润下滑了31.15%。


而对于产品提价方面,由于食用油行业属于民生行业,并不能大幅度的提价,此外目前食用油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食用油的同质化严重,一旦价格提得过高,很容易被对手蚕食市场,所以虽然金龙鱼也进行过产品提价,但都不足以抵消原材料价格带来的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金龙鱼使出了最后的法宝——多元化,希望通过更多的品类增加利润。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金龙鱼的产业链已延伸至油脂科技与饲料原料、调味品、预制菜等诸多领域,建立了覆盖高端、中端、大众的综合品牌矩阵,旗下拥有“金龙鱼”、“胡姬花”、“欧丽薇兰”、“香满园”、“海皇”、“丰苑” 等知名品牌。

不过,虽然拓展的品类甚多,但从现在来看,金龙鱼多元化的效果并不明显。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以产品来进行分类,今年上半年金龙鱼的厨房食品营收为761.4亿,占收入的比例为63.72%,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的营收为424.7亿,占收入的比例为35.54%,而其他的营收仅为8.783亿,占比只有0.74%。

此外,产品多元化虽然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但由于要不断进行推广、打开产品的知名度,金龙鱼的营销费用也持续居高不下。根据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金龙鱼的销售费用为30亿,虽然同比去年有所降低,但相比于其他费用而言,销售费用仍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从目前来看,面对不稳定的原材料市场以及不及预期的多元化转型,金龙鱼显然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境况,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目前市值已经蒸发超过5000亿,但对于金龙鱼来说,距离“见底”可能还为时尚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