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藏品遇冷,玩家:我真金白银买下的藏品,会不会变成一文不值的图片?

极目新闻记者周丹

2021年,数字藏品“无聊猿”引发关注无数。

这只貌不惊人的猴子,从当年4月上市至今,交易总额已突破20亿美元。2022年3月,其创作团队在融资中估值超过40亿美元。

前不久,国内最大数字藏品平台之一的腾讯“幻核”宣布,停止数字藏品发行。业界普遍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疯狂发展后,数字藏品市场正在逐渐降温。有玩家开始焦虑:自己真金白银买下的藏品,第二天会不会贬为“一文不值”的图片?

那么,数字藏品市场究竟为何遇冷?今后又将如何发展呢?

国内数字藏品市场逐渐降温

什么是数字藏品?

被“本土化”后改名的数字藏品,在国际上被称作NFT(Non Fungible Token),中文翻译为非同质化代币。本质是区块链数位账本上的数据单位,每个代币可以代表一个独特的数字资产。它可以是一幅画、一首歌、一个视频,通过限量发行的方式,让其在市场上具备了一定的稀有性。

越王勾践剑数字藏品

去年年底,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数字藏品正式对外发行。10000份,在支付宝上线3秒即售罄。

8月16日,国内最大的数字藏品平台之一——腾讯“幻核”发布公告称,将停止数字藏品发行,通过平台购买过数字藏品的用户可申请退款。

公告截图

作为曾经国内最大的数字藏品平台之一,背靠腾讯的“幻核”,于2021年8月2日上线。因为有腾讯的背书,它受到了数字藏品爱好者们的追捧,每次藏品发售,基本都会在几分钟之内售罄。例如其推出的首款“十三邀”黑胶唱片NFT,开售不到1秒即售罄;98元1枚、限量6000枚的“一人之下”相关数字藏品也全部售罄。

此前,业内曾分析,“幻核”是腾讯最具潜力的创新业务之一,上线不到一年时间里,总销售额已超8000万元。

这次“幻核”的突然退场,让很多玩家在网上发文称“措手不及”。在一部分人看来,这是腾讯对不确定性业务的断然割舍。

腾讯对此的官方解释是:“目前国内尚未出台数字藏品相关的明确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数字藏品作为新兴领域,无论是行业风险,还是监管风险,都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公司基于聚焦核心战略的考量做出业务调整,聚焦自身核心业务。”

有玩家评价称可以理解:作为比较显眼的行业选手,它受到的关注越大,风险也越大。

不少玩家没赚到钱还被套牢

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数字藏品更吸引青年消费群体,在2022年的数字藏品消费者中,53.3%为青年群体。

“要我花几十万买个头像,打死我也不愿意。”去年,70后武汉市民在了解到数字藏品“无聊猿”时,曾发过这么一条朋友圈。

95后的侄儿,给他留言评论道:“你看到的是头像,别人看到的是钱!”

这个说法或许有些绝对,但不可否认的是,收藏之外,数字藏品确实吸引了这样一部分玩家:他们并非真的热爱藏品本身,而是将其视为一场“投资”,试图通过高溢价获得高额回报。

根据社交平台上的一些推荐,9月1日,极目新闻记者加入了一个400多人的数字藏品交流群。记者发出新手提问:“做数字藏品能挣到钱的吗?”

有人称赚了一两万,有人说赚了四五万,但更多的人表示:“不仅能赚到钱,还被套牢了!”

在暴涨时,的确有人曾赚到过钱。

自称被套牢的网友“嘉文”告诉记者:“其实一开始赚了,没收手,后来被套住的。”

嘉文是一位刚大学毕业不久的武汉白领,从事IT行业,今年春节后开始接触数字藏品,总共投入了2万多元。根据他的记录,他在6月时花10800元购买了某大厂发行的数字藏品,“其实这款藏品官方售价才999元,后期有溢价,听之前玩数字藏品的朋友说,圈内看好这款,后期还有增值空间,我就买了。”然而事与愿违,8月30日,他以3800元的价格将其寄售出去,亏了7000元。

心疼吗?嘉文说,想要通过高溢价来赚钱,首先要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否则不建议进入这个“圈儿”,“你看这个平台发行的数字藏品‘欢喜罗汉’,半个月前还能卖到接近一万块钱,这跌到2000多元了,高收益就有高风险。”

为何差价能拉开到这么大呢?

一些玩家表示,玩这个的人大部分都想快进快出,“有资金进来就会涨起来,然后散户就会追,一旦横盘基本就会跌,一跌下来,很多人就会有恐慌心理,然后疯狂抛售,价格自然就跌了。”

随着最近数字藏品降温,网友们开始担忧:不知道其他互联网大厂等数字藏品还能坚持多久呢?

大大小小数藏平台不断涌现

曾几何时,巨大的市场需求下,一切皆可NFT,国内大大小小的数字藏品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22上半年全球NFT数字藏品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13日,入局数字藏品领域企业数量已达到589家。许多公司都希望在数字藏品的基础上,离元宇宙更进一步。

极目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包括阿里、百度、京东、网易等头部互联网公司,也相继推出了数字藏品平台。除了大厂投资的平台外,一批中小企业运营的平台也纷纷涌现。以阿里为例,阿里研究院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鲸探、幻核等数字藏品平台共计发售物品数量456万个,均价33.33元,总市值约为1.5亿元。

有玩家在二手平台上出售的数字藏品(闲鱼app截图)

为何这么多企业争相布局数字藏品呢?

分析人士认为,市场的火热是其中很关键的因素之一,“在这个市场上,想靠它实现一夜暴富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人们都希望自己入手的数字藏品,能成为下一个‘无聊猿’。”

9月1日,极目新闻记者在数字藏品电商平台iBox上看到,一款名为“大闹天宫-孙悟空大战哪吒#101”的数字藏品,于今年5月5日以99元的价格出售,之后经历了8888元、10000元、13000元、16000元、24222元等多次倒手,最后一名买到的用户标价高达99999元。相比这份幸运,仍持有在手中,卖不出好价格的人更多。记者查阅发现,该系列其他编号的藏品也有不少在寄售中,标价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国内(数字藏品)交易是私下通过银行卡等第三方通道进行,与虚拟币的手法一样。”区块链从业人士安路表示,现在炒数字藏品的,和以前“炒虚拟币”的,很可能是同一波人。

专家称数字藏品不应变成数字炒品

今年以来,多家行业自律机构发出倡议,推动数字藏品市场规范发展。

4月26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提出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从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6月30日,中国文化产业协会联合近30家机构发起的《数字藏品行业自律发展倡议》,反对二次交易和炒作、提高准入标准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共识。

不过,有专家认为,数字藏品的未来应当是放大其收藏价值和社交属性,每款藏品应该做到“价有所依、值有所锚”,而不是最终变成“数字炒品”。行业协会发布的倡议并不具有法律效力,相应的法律监管空白仍需尽快补齐。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一方面,要建立数字藏品交易的合法渠道,对二级市场交易进行跟踪监管,以合理的市场规制让数字藏品交易摆在台面上,缩小投机空间,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强调数字藏品的原创性,可以将数字藏品结合知识产权认证,用实际的产品价值以及其衍生出的稀缺性来支撑数字藏品的价格,用底蕴吸引消费者,促进文化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良性互动。

“投资者要理性看待数字藏品的真正价值,不管是现实中还是虚拟世界的艺术品,只有具备一定艺术价值才具备收藏价值。”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吴先明提醒,我国数字藏品主要是作为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创新的工具和成果,而不应该是金融产品。让文化的归文化,金融的回金融,才是我国数字藏品市场的应有归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