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资本市场,解锁集群时代!上市公司“苏州军团”迸发“硬核加速度”

“中国最强百强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首批示范城市”……近年来频频上榜的苏州,也在另一个领域闪耀。

在苏州,几支本土创投基金以黑马之势崛起,短短数年间连投连中,无一失手,竟然和圈内一线机构并列,高明的投资眼光之外,所仰仗者无非因为相信苏州、押宝苏州。

眼下,多层次资本市场成为苏州“热词”,而一声声绵长悠扬的钟声,是资本进阶的最好回响。截至9月8日,苏州全市在境内外上市的公司共有233家,包括在境内A股上市公司190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五,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46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三;截至8月末,在境内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约1.8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七……苏州以亮眼成绩单,奏出资本市场乘风破浪的最强音,闪耀资本市场的“苏州现象”更是备受期待引人瞩目。

人到苏州必有为、业到苏州必有成。9月8日,苏州召开了一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大手笔亮相上市家底,重磅推出上市企业服务政策,沪深北三大证券交易所组团登陆抢滩。

苏州正在成为除北上广深之外的又一资本投资热地,而苏州也正在为这股热潮持续加码。

30年资本市场弄潮

跑出“上市”加速曲线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上市公司无疑是市场主体的优秀代表,国民经济的生力军和支柱力量;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更是如此。

时间倒回到三十年前,1992年3月20日,苏州第一家规范股份制试点企业——昆山市三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内部股票1000万股,1993年发行社会公众股票4000万股,1993年9月8日,“苏三山”股票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如果说只有不断奔跑,才能更靠近梦想。那只有跑出加速度,才能创造奇迹。历经三十载,资本市场“苏州板块”的壮大引领着苏州经济的发展。从无到有,从个位数到一个地区明星板块的形成,苏州的上市公司正将资本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产业优势,在区域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30年的资本市场弄潮,眼下的苏州企业上市,正奔跑出一条加速曲线。近三年来,苏州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长,连创历史新高。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苏州市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分别为21家、29家和42家,加上今年以来新增的21家,2019年以来新增上市公司的数量占到苏州市目前上市公司总数的48.5%,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上市企业为近三年上市。

数量上升的同时,苏州产业质态也在同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迅猛,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比重不断上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产业,占苏州境内A股上市公司中的九成左右。其中4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部位列其中。华兴原创、天准科技、瀚川智能、泽景制药、纳微科技……这是资本与硬科技的碰撞。

今年上半年,疫情接连冲击苏州,但苏州上市公司并未“躺平”。上半年,190家A股苏州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达3289亿元,合计实现净利润达274亿元,均较去年同期实现了增长,盈利公司占比达83%。

疫情是企业和城市的奥数题,检验城市危机管控水平,考验区域经济耐力。苏州变危机为新机,化变局于新局,苏州不仅是省内经济压舱石,也是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要角。

“育林”与“参天”计划并举

政策引领做大做强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需要汇聚众智、凝聚合力、久久为功,政策“组合拳”已经打出,工作“加速键”已经按下,苏州正以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不断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9月8日上午,苏州市召开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大手笔亮相上市家底,重磅推出上市企业服务政策,沪深北三大证券交易所组团登陆抢滩。

会上,苏州定下目标:巩固上市公司在产业链中的龙头地位,全市企业每年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超千亿,到2025年全市新增科技上市公司100家以上,上市公司总数超300家,打造千亿市值上市公司5家以上,成为创新人才、先进技术、产业资本等高端要素的重要汇聚平台。

“育苗造林”催生创新动能,苏州上市公司群体必将从“枝繁叶茂”变为“大树参天”。针对明确的发展目标,苏州发布了《推进苏州上市公司做优做强若干措施》,再提“育林计划”和“参天计划”。

早在今年4月份,苏州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苏州市金融支持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工作意见》,明确提出了实施“育林计划”和“参天计划”,对优质科创型、创新型企业从“拟上市培育阶段”到“上市公司运用资本市场阶段”提供全周期的政策扶持。

政策引领做大做强!“育林计划”专注市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根据企业需求,提供“一对一”针对性服务;“参天计划”聚焦已上市公司运用资本市场的再发展,打造产业创新集群中的龙头企业。

苏州金融监管局局长谢善鸿解读称,“育林计划”就是要让一大批企业能够茁壮成长,迅速走向资本市场,形成一片生机勃勃、繁茂旺盛的上市公司之林;“参天计划”就是希翼苏州上市公司志存高远,借力资本市场展翅高飞,以上市为新起点,开启做优做强新局面,成为资本市场之林中昂首挺立的参天大树,成为苏州创新发展的“领头羊”和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上市公司是发展的领跑者、创新的主体。推动上市公司发展,苏州一直不遗余力。苏州将从全链条支持上市公司引领行业创新,打造做优做强硬核实力;全方位支持上市公司用好金融工具,加快并购重组,开展垂直、水平一体化整合,快速实现做大做强;全过程呵护上市公司成长之路,打造高效协调配合的综合服务体系三个方面,来集中资源帮助和引导上市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巩固产业链龙头地位,进而实现做优做强。

“在支持服务本土企业更好利用资本市场方面,东吴证券将有更大作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力介绍,围绕当前苏州创新集群建设重点聚焦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产业,东吴证券正在推进“5431”行动,即助推50家创新集群企业IPO;组建4个专业服务“百人团”;助力创新集群企业总市值增长1万亿元、创设并购基金100亿元、新增税收10亿元,通过“投行+投资+研究”高效联动,为上市“生力军”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上市苗圃工程”打造“强梯队”

优良产业创新集群成为企业上市 “源头活水”

当然,论苏州上市公司得看苏州工业园区。最近三年来,园区平均每月就有1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截至目前,园区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61家、占苏州市26%,其中,境内A股上市41家,占苏州市22%、江苏省7%。

其实,早在2019年,苏州工业园区便锚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以“上市苗圃工程”为抓手,打造“上市苗圃学院”,聚焦企业上市实际需求,定制科学全面、多样灵活的全方位上市辅导,多维度赋能企业上市进程。通过多方位地培育和支持,近两年已有27家入围“苗圃工程”的企业成功上市。

如今,园区正在动态筛选一批特色鲜明、科技属性突出、发展势头强劲的苗圃企业,分层打造“培训、政策、资本、产业、专业资源、传播”六大赋能体系,助力企业跑出上市“加速度”。继续聚焦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特色产业,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创新生态,积极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矩阵体系,让优质企业发力奔跑。目前,园区共有科技企业9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2130家,瞪羚及瞪羚培育企业137家,独角兽及准独角兽企业647家,优良的产业创新集群成为园区企业上市的“源头活水”。

就在今年2月,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苏州东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早期,充电桩芯片被外资垄断,我们用实力和口碑赢得了市场。” 东微半导体创始人、董事长龚轶表示,正是依靠这样的硬实力,东微半导体真正成为“充电桩芯片第一股”,公司总市值近200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66亿元,同比增加45.33%;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加125.42%。未来,东微半导体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持续专注于研发高效率、低损耗的功率器件产品,将充分发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优势,进一步提升产品动态性能,优化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加速产品布局并扩大产品在工业级应用领域的市场份额,取代更多进口品牌份额。

“园区将持续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鼓励上市公司进一步做精主业、做多利润、做大市值,引导上市公司将更多核心项目、高附加值环节优先布局园区和苏州。”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沈觅说,“十四五”时期,园区力争上市公司总数突破100家,形成一批市值超千亿的龙头上市公司,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产业资本集聚高地,夯实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支撑,努力为推动全市资本市场领先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当然,“群虎争雄”的火热氛围依旧是苏州“不变”的力量源泉。“民企高地”吴江、“医疗器械重症镇”高新区、“新金融机构集聚区”相城、“中德合作大平台”太仓……各方携手推动苏州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已经奏响,强大合力正在加快汇聚。

“依托资本市场再融资制度夯实核心主业,公司加速布局新一代技术。” 坐落于苏州吴江区的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董事长周剑说,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先行示范区的上市公司,迈为将继续运用增发、发行优先股、可转债等方式进行融资,并通过并购等方式拓展主业和产业链相关环节,在产品竞争、市场开拓、渠道布局等方面实现突破,带动地方产业集群共同发展。

苏州十个区(市)正以百花齐放的姿态,共同推动苏州上市公司井喷的资本热潮。苏州也将依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苏州自贸片区、昆山金改区等制度创新优势,运用各类金融创新政策为上市公司跨境融资、境外融资提供便利。

“苏州上市公司服务联盟”启动

彰显最优服务,提供最强保障

在苏州,当企业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为什么这么说?服务企业赋能产业,可是苏州看家本领。

过去数百年间,苏州都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亲商安商”的精神由来已久。良好的营商环境给投资者满满的安全感,是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今年以来,苏州先后出台实施了企业纾困46条、服务业纾困20条、文旅纾困18条等政策,苏州拿出真金白银和切实帮助,为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加快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

现如今,苏州“服务企业上市、服务上市企业”的力度前所未有,苏州将以最大的诚意、最实的政策,为企业上市和上市企业提供最优服务、最强保障。

围绕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硬核”实力,苏州将把重点放在支持上市公司建设创新载体、攻关核心技术和引育优秀人才上。

在创新载体建设上,将支持上市公司牵头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分阶段给予最高2亿元资助。对新建省重点实验室、联合实验室,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助。支持上市公司组建创新联合体,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

在攻关核心技术上,将对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资助。对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对研发费用增长符合条件的,按增长额6%,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在人才引育上,将对重大创新团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1000万元资助。对新引进“姑苏高技能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安家补贴和50万元引才补贴;对符合条件的紧缺人才,给予最高15万元薪酬补贴。对家族企业接班人,开展青年企业家培养计划。

与此同时,在“苏州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苏州启动了“苏州上市公司服务联盟”,让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与上市企业加强沟通联络,“抱团”合作,共同进步。

“实际上也是一个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生态,是打造支持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一个产业创新集群。”谢善鸿介绍,公司上市后要做大做强,要成为行业的排头兵、领头羊,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如公司自身需要提升研发能力,有做大做强的硬核实力;公司为更好地运用好资本市场,需要银行、证券、私募基金及中介服务机构服务支持,苏州在此背景下提出组建上市联盟,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议事员: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编辑:赵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