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商文化金覆面被发现 刷新我们对中原黄金文化认知

最近好事多多~

这不

又有一个好消息来啦!

9月16日

国家文物局举行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

会上通报

 “在郑州商城遗址一高等级贵族墓中 

 出土了一件金覆面 

据说啊

 比三星堆黄金面具年代还早呢!

同时出土的

还有4个金泡、金箔

以及以金箔为地镶嵌绿松石的牌饰等

刷新了对中原地区黄金文化的认知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说

“这是全国范围内所有商文化遗址中

首次发现的

唯一一个金覆面”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研究馆员黄富成介绍称

“发掘出土时

金覆面贴在墓葬M2西侧的墙壁上

正位于墓主人头侧

大小基本能覆盖一个成人的面部”

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

曾出土了大量黄金制品

其中以黄金面具最具代表性

而在中原地区的多处商文化遗址中

此前仅零星发现过黄金

顾万发说

这次发现

“对于探讨我国西南地区

相当于中原商文化晚期时段

黄金面具文化的直接来源问题

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

说完了这事儿

咱们再来盘盘

“金覆面”的前辈们

 大赏时刻 

我国出土的

   最具代表性的9件黄金面具 

咱们瞅瞅

长啥模样尼

No.1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2021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祭祀区5号祭祀坑,半张面具的宽度约23厘米,高度约28厘米,比完整的金沙大金面具还要大,半张黄金面具重量大约为280g,预计完整的总重量应该是超过500g。同时,这件黄金面具厚度非常厚,不需要任何支撑,就可以独自立起来。虽只有半张,但方形面部、镂空大眼、三角鼻梁还有宽大的耳朵,这样的风格与此前三星堆所出土的黄金面罩和金沙大金面具风格十分相似。

No.2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1986年出土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其长26.5、宽10、高2.6 厘米。面罩系用金箔在铜头像上捶拓而成,虽然已变形, 但保持了青铜人头像的面部特征, 眉、 眼、嘴镂空,鼻部凸起。

No.3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200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 是晚商至西周的金面具,金沙遗址出土了一大一小的两件金面具,上图为大金面具。面具外径12.53、内径5.29、厚0.02厘米。 面具系在模具上锤揲成形,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则采用剪切而成,表现范围上限于额部,下方及下颌。面相近方,平额,眉毛略微凸起,中央宽而两端收束,好似新月。 眼眶较大,双眼镂空约呈菱形,上眼帘呈弧形,下眼帘深凹。 鼻梁高直,鼻翼与颧骨线相连。嘴巴镂空呈微张之呈狭长方形,略呈笑意,下颌平直。耳朵外展,上宽下窄,上半部分凹入,耳垂穿孔。整个脸部丰满,表情威严,具有一定写实风格。面具表面打磨光亮,里面未经打磨,较为粗糙。

No.4

西藏札达县文化局藏

2012年出土于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此面具的历史可追溯至1~2世纪。面具长4.5、宽4.3、厚0.1厘米,可能是目前我国出土尺寸最小的金面具。面具呈正方形,由金片压制而成,正面用红、黑、白三色颜料绘出人物面部,用宽度约0.2厘米的红色线条描绘出面具的轮廓线、上下眼睑、鼻部轮廓、鼻梁、鼻翼,但嘴部轮廓较细。双目为黑色,眼大睁,且眼框涂有黑色线条。口内用白色打底,并用黑线条勾画出牙齿。下巴画有三根粗硬的胡须,中间一根垂直向下,两侧有对称的两根胡须分别向下后折向两侧。面具周边均匀分布8个直径为0.2厘米的小圆孔,应用来缝缀在较软质地的材料上。背面可见压制的线条。面具保存较好,但右侧圆孔处略有破损,且表面多出被压皱。

No.5


西藏札达县文化局藏

2013年出土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曲踏墓地,此面具的历史可追溯至1~2世纪。面具长5.5、宽4.1、厚0.01厘米。面具的面部轮廓及眉、眼、口、鼻由金片压制而成,且五官的刻痕都用红色颜料描绘。面具的下巴较尖,双目呈杏状,鼻较修长,小嘴。边缘处折向背面,可能用来固定在其他物品上。

No.6


西藏噶尔县古如江寺藏

2009年出土于西藏阿里札达县曲踏墓地,此面具的历史可追溯至2世纪。面具大小与真人面部相仿,长14.2、宽14、厚0.01厘米。面具由冠部和面部两部分连缀而成,背后衬有多层丝织物。冠部正面并列錾刻出三座阶梯状的雉堞,顶部有穹顶,雉堞正中各刻有一只羊,皆面向左侧,角部向后卷曲。面具有部分重叠在冠部之下,重叠部分有两排小孔,并用丝状物与冠下部边缘连缀在一起。面部刻出眉、眼、鼻和口,并有用红色颜料勾勒的刻痕。面具周边有一周直径为0.2厘米的圆孔,每两个为一组,背后衬有多层丝织物,并残留有打结的系带。

No.7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藏

1997年出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昭苏波马墓葬,此面具的历史可追溯至5~6世纪。面具高7、横长16.5厘米。面具稍有变形,从中线分为左右两半,锤揲成型,抛光后对合焊接,然后用小铆钉铆合而成。面孔呈方圆形,阔面,浓眉,圆目大眼,唇微启,八字须,且五官上镶嵌着宝石,部分已脱落,其眉毛粗长,呈柳叶形,系用金和红宝石镶嵌而成。眼部用两颗圆形大红宝石为睛,系用镶嵌工艺嵌入眼眶内并且铆接于眼眶上,其形象威严庄重。

No.8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1986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此面具的历史可追溯至辽。面具长20.5、宽17.2、厚0.05厘米。面具用薄金片捶击成型,先依照死者的脸形做一个模具,然后将加工好的整块薄金片覆于模具上捶打而成。脸型丰圆,双眼圆睁,鼻梁狭长,鼻翼略宽,抿唇,双耳宽大,眉、眼局部捶錾,制作精细,力求与死者真容相像,透过面具似乎可以还原陈国公主的面容。面具周边均有穿孔,入殓时先将全身葬衣、银丝网络穿戴妥当,然后将面具覆盖于陈国公主面部,再用细银丝沿着面具周边穿孔与头部网络连缀起来。

No.9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2017年出土于辽宁沈阳康平县沙台乡张家窑林场长白山I区墓群,此面具的历史可追溯至辽。面具长23、宽19.8、高8厘米,重362克,其色泽金黄,含金量在80%左右,剩余20%的主要成分是银。面部特征写实,眉、眼、耳、鼻、口等五官刻画细致,睫毛、胡须清晰可见,双目闭合,颧骨较高,眉眼细长,具有蒙古人种特征,从面容看墓主人应为青年男性。双耳耳垂穿孔,佩戴两个摩羯形金耳环。面具四周边缘有穿孔,用于穿银丝网络,面具与银丝网络配套使用,将墓主人尸体包裹严密。


来源:

1.新华社消息

2.任华利《中国出土黄金面具鉴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