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三都:特色养殖“鸵”起致富梦

走进贵州黔南富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鸵鸟养殖基地,上百只“大长腿、大眼睛”的鸵鸟圈养在不同的围场里,见到有人走过来,鸵鸟便伸长脖子四处张望,每次主人韦刚富拿着食物过来,这些“大家伙”就格外兴奋。

鸵鸟们看到韦刚富拿来食物格外兴奋

“80后”的韦刚富2019年接触到养殖鸵鸟项目,经过市场考察发现,养殖鸵鸟市场前景广阔,凭着敢拼敢闯的精神,他毅然返乡开启了养殖鸵鸟的创业之路,如今,眼前这些鸵鸟已经是他养殖的第三批了。

“第一批我们引进了80只鸵鸟苗来饲养,由于刚开始没有经验,导致鸵鸟生长缓慢和死亡,经过两年多的喂养,现在技术已经成熟,第三批成活率达到95%以上。”韦刚富说道。

随着对鸵鸟生长气候环境和疾病防治的了解和掌握,成活率也不断提高,成年鸵鸟体重可达一两百斤,食物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周边的村民纷纷向鸵鸟基地“投食”。

韦刚富给鸵鸟喂食

“鸵鸟是杂食动物,猪、牛吃的东西它基本都吃,我们除了请人种植管理十几亩的牧草以外,还经常跟附近的农户收购草料和蔬菜,去年就收购了8万多斤。”韦刚富说道。

据了解,鸵鸟养殖周期为10至12个月,鸵鸟肉市场售价为每公斤32.5至40元,肉质具有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高钙等特点,市场销售前景非常可观。今年以来,韦刚富的鸵鸟已经卖出90余只,主要供应三都及周边县市的餐馆,为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美味的鸵鸟肉,韦刚富还在三都开了一家鸵鸟粉店。

韦刚富养殖的鸵鸟

近年来,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立足实际,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紧紧围绕“特色项目+产业发展”做文章,发展生态农业,鼓励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在促进增收的同时,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一步,我将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扩大养殖规模,有意愿养殖的农户,我可以提供养殖技术和回收,把鸵鸟养殖产业化、规模化,在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助推三都的餐饮业和旅游业发展。”韦刚富说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