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作业按下水稻收割“加速键”

风吹麦浪遍地黄,颗粒归仓丰收忙。

连日来,武汉市新洲区徐古街的36650亩水稻陆续开镰收割,新型农机成为田间地头主角,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9月21日,记者来到徐古街胡畈村,只见集中连片的稻田满目金黄,沉甸甸的稻穗迎风摇曳,武汉禾心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三台联合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割稻、脱粒、谷粒装车等采收环节一气呵成,饱满的谷粒颗粒归仓,收割机所过之处,只留下一行行稻茬。

“以前人工收割,两三个人一天只能完成1亩地左右,现在一台收割机一天可以收割30亩水稻,省时省力又方便!”胡畈村种植大户胡爹爹介绍。

据了解,武汉禾心同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主要从事农作物的种植、加工与销售。近年来,合租社先后先后吸纳了徐古扁担山村、胡畈村、雷桃树村等地近20名种植大户入股,规模化种植了2600余亩水稻,湿稻亩产可达1300斤。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就坚持机械化作业的生产模式,目前共配备有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打捆机等农业机械共25台。在新型农机助力下,实现水稻育苗、播种、施肥、收割、秸秆回收的全过程机械化作业,在提高耕作效率的同时,也让农业生产更加精细化。

合作社还配套建设有稻谷烘干厂,收割机内的稻谷满仓后,谷粒通过自动化管道直接输送到转运车内,运往加工厂烘干,整个过程便捷高效。当前烘干厂的日烘干量可达160吨,烘干后的稻米经检验达标后,直供粮食收储经销总公司,通过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农户种粮的后顾之忧。

据合作社负责人胡秋万介绍,合作社目前正在建设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厂,12月投入使用后,可为周边农户提供上门回收服务,回收后的秸秆经打包防潮处理后,可用作养殖企业的饲料,实现高效利用,在促进生态保护的同时,还能为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胜 通讯员 叶玉回 刘丹)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