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七届市委常委会第43次会议召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曾倩

10月25日上午,南阳市召开七届市委常委会第43次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并听取“五大战区”招商引资、中医药产业链和粮油加工产业链等工作情况汇报。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主持并讲话。

会议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提高站位,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上来;迅速组织传达学习,精心开展宣传宣讲,全面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凝聚起加快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加快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副中心城市的磅礴力量;并对标对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南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听取了京津冀、成渝地区、长三角地区、中部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五大战区”驻地招商工作情况汇报后,朱是西表示,驻地招商开展两个多月以来,成效初显,成绩值得肯定。南阳作为农业大市,欠发达地区,如何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系统工程,对标先进,比学赶超?他强调,要以招商结果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完善“五大战区”为主、市县区联合,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招商引资机制;完善联合党委领导下的工作机制;完善“各大战区”信息收集机制;完善链链联动机制,达到延链补链强链的目的;完善前方招商引资与后方保障的衔接,让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见效;完善招商激励机制,在经济工作一线发现干部、培养干部。要聚焦重点,敢字当头,切实发扬“六皮”精神,抓好招商,突出中心城区、先进制造业、大项目、好项目、以商招商等方面的招商,开辟新赛道,抢占新产业的制高点。要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要素保障工作,加大对产业用地的收储,做标准化厂房,让企业“拎包入住”。各成员单位要积极配合好招商工作,做好人、财、物等保障工作,解除好后顾之忧,充分调动招商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驻地招商的实际成效支撑现代化副中心城市建设真正跑出加速度、跨出高质量。

在听取中医药产业链工作情况汇报后,朱是西指出,南阳作为医圣故里,中医药产业发展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今年以来中医药产业发展稳中向好,但还存在规模不大、品牌不响、创新不足等问题。全市各有关部门、各行业协会要围绕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医疗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全市中医药资源优势,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擦亮品牌,在科技赋能的基础上创优环境,各尽其能、齐心协力,推动南阳市中医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在听取粮油加工产业链工作情况后,朱是西指出,今年以来,南阳市粮油加工产业链认真落实“三长制”,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持续加强粮油加工产业链建设,上半年链内规上企业工业产值增长35%,成绩来之不易。南阳要多方发力,持续做大做强粮油加工产业链。

要做优产业规划。立足南阳市农业资源禀赋及特色优势,紧盯目标任务,抓好顶层设计,加快延链补链强链育链,因地制宜做好粮油加工产业整合布局,“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发力,推动育种、加工、储备、贸易等粮油加工产业链做大做优做强,助力南阳市由传统“粮食生产大市”向现代“根油加工强市”转变。要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上市企业。要发挥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大引强,以商招商,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要抓好项目建设。坚持创新引领,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全面提升粮油加工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完善服务保障。有关职能部门要强化统筹协同、密切联动配合,做好金融、土地、人才、科技、物流等要素保障。要开展比谋划看储备、比招引看投资、比开工看进度、比服务看实效、比产出看税收、比个头看质量“六比六看”活动,强化考核奖惩,对在重大项目、重点园区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奖励扶持,加快产业链群式发展实现高效突破。

会议还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市县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并听取了《南阳市市属国有企业日常审计监督办法(试行)》起草情况汇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