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团队获2022年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一等奖

10月30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连市政府、鹏城实验室联合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市科技局、大连市金普新区管委会、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海洋智能装备创新大赛暨第六届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大连)及2022人工智能与水下机器人高峰论坛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大连闭幕。20支队伍“同海竞技”,近百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出席活动。经过3天线下激烈比拼,大连理工大学OurEDA二队获得人机协同抓取组一等奖,并刷新大赛纪录。

水下机器人大赛现场(于舒雯 摄)

本届大赛继续以在真实近海环境下抓取鲜活海产品(扇贝、海胆、海参)作为主要考量指标,大连理工大学参赛队在30分钟的作业时间抓取了69个海产品,刷新大赛纪录。经过前五届大赛的迭代升级,赛事评测指标更加完善,比赛难度再度提升,更注重考量水下机器人高效作业和智能化水平。线上赛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925支队伍参与,较2021年参赛数量翻了一倍。各参赛队普遍在目标自主识别、机器人运动控制和高效智能作业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创新,国内水下机器人最新研发成果集中亮相试水,未来他们将在海洋牧场、海底管道检测、海底特种作业以及国防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等奖获得团队成员、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孟冠辰表示:“今年打破大赛纪录非常高兴。比赛在真实的海洋环境中进行抓取,跟我们平时在实验室的环境有很大差别。我们将对本次比赛情况进行评估,继续改进完善,创造更好成绩。”

水下机器人比赛现场(于舒雯 摄)

大连理工大学OurEDA领队、软件学院教师朱明表示:“这种潜水机器人适合替代人力采捕海参、扇贝和海胆,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前景。我们准备在今年冬天带机器人赴大连獐子岛参与海参采捕,测试其在低温复杂环境下的运行状态。”

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自2017年举办至今已经第六届,作为大赛承办方,大连理工大学持续推动着技术创新性和学术引领性,六载迭代历练,大赛已成长为水下机器人领域的国际化高端赛事。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赛事组委会指导专家组副组长罗钟铉表示,大连理工大学将海洋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学科重点突破方向,积极融入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围绕水下机器人等海洋装备智能化基础性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展科学研究,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连理工大学与鹏城实验室、大连金普新区紧密合作、共建共赢,持续深化和拓展水下机器人、水下目标检测及水下通信领域的创新研究,共建水下智能机器人科技创新与评测平台,推进技术向产业应用赋能,逐步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承担起国家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海洋强国”的重任。(记者 王官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