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走深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



市北区坚决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扛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主城担当”,在服务青岛“六个城市”建设中走在前、开新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市北贡献。 修相科 摄


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为依托,市北区正加快布局、发展壮大航运贸易、商务商贸等主导产业。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嘹亮号角。征途漫漫,需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

连日来,市北区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嘱托、主动担当作为;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完善思路,创新打法,狠抓落实,为增进民生福祉贡献力量。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上下的首要政治任务。市北区要立足自身实际,制定详细的贯彻落实方案,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在市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市北区委书记高健说。

构筑改革开放新高地

“港产城”等优渥的资源禀赋和肥沃的“土壤”,让市北区勇立青岛开放发展的最前沿。站在新起点,如何走好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的淬炼之路,打造青岛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地标?

“市北区港产城优势明显,率先提出打造‘跨境贸易+特色消费’集聚区、RCEP试验基地等落实国家战略的系列举措,特别是省港口集团总部等重点项目落地,助力市北区贸易开放生态不断完善。”市北区商务局局长隋淼介绍,下一步,市北区商务投促系统将聚焦“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坚决担起在全区贸易大局中勇挑大梁的责任,加快布局、发展壮大航运贸易、商务商贸等主导产业。

在强外贸方面,放大区位优势,畅通中日韩“海上高速公路”,结合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等港区主导产业招引项目。借力RCEP机遇,依托RCEP试验基地加快引进成品油、橡胶等大宗商品贸易主体,打造以贸易企业服务和外贸新业态集聚相结合的RCEP贸易发展中心。打造外贸新业态,依托青岛跨境电商全球购新零售体验中心、青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贸易、服务贸易。

在稳内贸方面,重视本土企业培育,壮大零售企业区域总部,支持国美、家家悦、屈臣氏等区域零售总部发展,鼓励友客等企业向山东半岛布局。坚持高质量招引,充分发挥青岛对外连通日韩等国际市场优势,做优春雪集团青岛研销中心,推进梦金园黄金、山姆会员超市等重点贸易项目落地,发展“四首经济”,以新贸易赋能传统商贸。为城市更新赋能,将招商引资与低效片区开发建设结合,建好专业园区,确保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

培育经济增长极

在市北区,华电青岛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青岛中联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120万方环保智能型搅拌站升级改造项目等接连开工。其中,华电青岛热电联产项目是山东首个F级重型燃机项目,也是目前全国国产化率最高、单机发电容量最大的9F级双轴重型燃机项目,单机容量达505.54兆瓦。2023年投产后,可新增发电量35亿千瓦时,新增清洁供热面积1600万平方米。与同等装机规模的超净燃煤机组相比,每年可减少150万吨标煤消耗,减排二氧化硫114吨以上。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鼓励企业加快技术装备更新升级,鼓励实施制造业技改项目,不断推进企业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力打造美丽宜居城区。”市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于镜龙说。

“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积极推动全区科技工作全面提升进步。”市北区科技局局长夏进科介绍,区科技局将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做细做实为企服务,鼓励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科技奖励;加强科技人才招引和培育,围绕“2+6”产业体系集聚高端人才,引导企业以“人才+项目”的模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青岛中央商务区是全区经济楼宇的半壁江山,是新兴产业的集群高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这为我们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青岛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主任关爱红表示,要利用好寸土寸金的存量空间,以产业园区提质升级和亿元楼宇培育打造为重点,通过实行一楼一园、一园一策,瞄准产业“链主”招大引强,聚焦“链主”延伸产业上下游,以延链、补链、强链做强优势产业集群。

打造生态宜居城

城市更新是提升城区品质、改善人居环境、造福人民的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市北区提升功能品质、加快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

如今,市北区历史城区更新已经初见实效,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南片主体更新基本完成。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副局长、市北区历史城区管委会主任袁涛表示,要全面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自觉扛起“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的光荣使命,全力冲刺四季度目标任务。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协同区域和老旧街区改造方面,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呼声,拆违建、整立面、更管网、增绿化、重品质,全力提速停车场、“美丽街区”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时,围绕高质量发展,聚焦历史街区六大业态布局,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加快产业导入与迭代,打造“新业态”活跃、“老故事”悠扬的历史城区。

老旧街区提质升级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保儿社区党建广场、合肥路街角公园、错埠岭二路17号小广场、康乐园服务中心改造项目等50个城市“微更新”项目亮相。“市北区自2021年就开始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打造智慧社区。去年,海琴社区、南山社区、海云庵社区、松山社区、北岭山社区共5个社区实施了智能化改造,惠民3万余人。” 市北区城管局局长陶刚介绍,今年,市北区还将继续在12个街道实施智能化改造,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已有53处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区办实事,将惠及居民1.47万户。

加码群众幸福感

民生无小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市北区城镇新增就业4万余人,政策性扶持创业4000余人,在市内四区中率先完成任务量最多、推进落实难度最高的5720个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工作,青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获批的国家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作出部署,这是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政治责任。”市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局局长王萍表示,下一步,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聚焦就业创业、人才引育、劳动关系、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各项目标任务,大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决扛牢稳就业保就业政治责任,为全面建设繁荣美丽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不断赋能蓄势。

市北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玮表示,目前市北区已构建了“区级-街道-社区-网格”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体系,群众品牌活动和文化惠民活动精彩纷呈。下一步,市北区将以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在青召开为契机,创新文化服务内容、增加文化服务供给、繁荣文旅产业发展、优化文旅产业生态,推动文旅产业、旅游环境、公共服务、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队伍建设实现新提升,为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建设贡献市北力量。

(来源:市北区融媒体中心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 文/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