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现代种业产业链技术创新图谱及创新资源清单来了

近日,记者从成都市科技局获悉,成都市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成都市现代种业产业链技术创新图谱及创新资源清单》,以期服务相关部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专项产业政策;助力园区培育优质创新主体、招引高端创新要素,推动产业建圈强链;引导企业按需精准对接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能级。

多维度研判,摸清成都现代种业资源家底。整个创新图谱和资源清单从产业链梳理、创新需求调研、创新资源对接、创新成果识别、创新主体甄选、创新能级研判等多个维度来全方面开展了研究。

从“四个层面”解析创新链

摸清成都现代种业创新“家底”

成都现代种业的创新“家底”如何?在创新需求上又涵盖哪些领域?……资源清单里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在创新需求层面——

成都市现代种业产业链共有技术创新需求46条,分布在上游品种选育和中游品种繁育及生产配套技术等2个领域。

在创新资源层面——

成都市现代种业产业链共有高能级研发平台48家,在蓉2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5家,在蓉7家。拥有顶尖科技创新人才79名,在蓉15名,在蓉人才主要聚集于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荣廷昭设计并成功实施了自交系、杂交种选育与群体遗传组成研究、群体改良同步进行的育种新方法,开辟了西南地区玉米育种利用热带种质的新途径。

在创新成果层面——

经数据库检索,成都市现代种业产业链有效发明专利282件。通过专家论证、对应创新需求,识别出成都市现代种业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成果160件。

在创新主体层面——

在现代种业产业链,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2家在蓉机构入围对应领域全国前20强行列。

研判创新能级

从产业链上、中、下游分析

现代种业产业链上游为品种选育、中游为品种繁育及生产配套技术、下游为品种推广。如何推动成都市现代种业产业链技术创新能级迈上新台阶?本次图谱及清单的产业能级用星级表示,最高为5颗星。

产业链上游——

在产业链上游,成都的具体情况如何?成都市在现代种业产业链上游掌握了一种含K85突变的植物EPSPS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一种基于人工tasiRNA途径的水稻RNAi骨架载体构建及应用等68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研发平台2个,分别是四川农业大学的省部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久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农业部薯类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同时还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个——油菜育种与栽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水稻航天育种工程研究中心,以及顶尖创新人才11名。而四川农业大学也跻身全国重点创新主体行列。

如何进一步提能升级?经过综合研判,成都市现代种业产业链上游的“品种选育及审定”创新能级为4颗星,需加强固链延链;“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创新能级为3颗星,亟待开展强链补链。

产业链中游——

在产业链中游,成都市在现代种业产业链中游掌握了水稻花期调节剂及水稻花期调节制种方法、杂交水稻亲本三系保纯繁殖方法等关键核心技术92条,拥有研发平台2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7个,顶尖创新人才4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跻身全国重点创新主体行列。

聚焦产业链中游,全国范围内对应有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国家种子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能级研发平台39个、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8个。

如何进一步提能升级?经过综合研判,中游的“品种保护与繁殖”“种子加工与贮藏”创新能级均为4颗星,是需要固链延链的环节;良种配套栽培技术创新能级为3颗星,亟待强链补链。

产业链下游——

下游为品种推广,在下游品种推广创新能级为2颗星,亟待强链补链延链。

“成都市现代种业产业链技术创新图谱及创新资源清单研判了现代种业产业链的创新能级,梳理匹配了研发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顶尖科技创新人才等创新资源要素,进一步助力产业链和创新链更高效精准融合。”相关负责人介绍。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吴怡霏 实习记者 黄雪松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卢娅芮 图据 成都市科技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