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数字经济发展报告 |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胡麒牧:数实融合增量空间巨大,终极课题是流通环节统一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

眼下,“数实融合”正成为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的热词。随着本次峰会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提到了数实融合的实践,政策对产业释放的信号也更加强调“规范、透明、可预期”。

在近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提请审议。《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的数字化水平加快,企业数字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全国具备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个,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7900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60万家,助力制造业降本增效;2021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机应用北斗终端超过60万台套。同时也提到,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相对较慢,部分企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 “不愿”、“不敢”、“不会”的困境。

“数实融合需要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目前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从市场角度,大力推动数实融合的条件都具备了。”11月11日,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表示,从此前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到今年4月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展战略背后其实隐含了以数据打通推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打通这个逻辑。“数字化转型在客观上要求在产业链上下游数据标准化,所以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数字化就是一个很好的抓手”。

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

能带来新的产品附加值

“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着力点”早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已落定锚点。《报告》也提到,要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意味着,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增强实体经济质量优势的过程中,对于传统产业,数实融合是关键钥匙。

“在现有的数字经济结构中,80%来自产业数字化,增量空间十分巨大。”胡麒牧表示,从供给侧看,数字化发端于互联网行业,最初落地于产业链较短的消费、电商、影音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场景,但当这些行业的数字化水平提升起来后,互联网企业为了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就必须要瞄准产业数字化的增量空间,发力第一、二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在需求侧,当传统产业的成本、效率已经到能力发展的极限后,面对有限的改进空间,要进一步降本增效,也就有了数字化转型的动力。“当企业把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融入生产运营后,要么可以降低成本,要么能够带来新的附加值。”

以玩游戏的方式操作采矿设备、将无人驾驶运用到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曾经只属于虚拟世界的数字技术如今已经在越来越低的实体产业中落地。在胡麒牧看来,很多数字技术都具有很强的通用性。比如,线上消费、影音娱乐等场景的很多技术及解决方案,经过一定调整也完全有可能复制到工业场景中去。

面对转型困境

要统一短期目标和长期战略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后,是数实融合正走向深水区。谈及我国数字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表现,《报告》指出,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相对较慢,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还需深化,部分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 “不愿”、“不敢”、“不会”的困境。

“数字化转型也要考虑规模经济。”胡麒牧提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困境的问题,在于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需要平衡盈利的短期目标和发展方向的长期战略。

“十四五”规划指出,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如果没有供给侧改革,继续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是不可持续的。”胡麒牧指出,随着各行各业进一步“换挡提速”,新提起来的增长速度就是排除了隐患的、高质量的速度;但对于一些企业而言,这一长期战略要与盈利的短期目标统一起来难度很大。

同时,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软硬件上,同时要探索管理方式的变革来适应数字化的生产模式;但企业现有人力资源与数字化运营方式可能不够配,而且一旦转型失败会出现大量沉没成本,种种担忧因素的叠加,最终导致了 “不愿”、“不敢”、“不会”数字化转型。如果企业无法盈利,则很难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导致其只能继续以现有的模式发展和经营,最后的结果则可能陷入“价格战”等低效率的竞争。

“之所以再次提请审议‘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正是因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部分企业面对经营困难,可能压缩数字技术投入,因此需要进一步引导企业协调好短期目标和长期战略之间的平衡问题。”胡麒牧说。

数实融合实践

更需要理论的创新

宁波舟山港“港口大脑”,货网、仓网、云网“链网融合”,“全真互联”……乌镇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徐雷等企业家纷纷就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如何顺应政策,加强合规运营,以自身优势赋能实体经济,为整个产业链提质增效分享了实践经验。

在胡麒牧看来,数实融合的实践更需要理论的创新,以理论形成共识。“如果有理论指导的话,就企业在内部更容易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数实融合的架构,包括怎么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怎么链接上系统,人员怎么去调整,等等。”他表示,完整的理论体系还将推动政府完善顶层设计,从而映射到政策上指导企业更好地实践数实融合。同时,高校、院所在开展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活动的同时,还能从学科的角度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绕不开互联网平台企业。针对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平台经济的正外部性。《报告》提出,要发挥数字协同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以及龙头骨干企业的赋能作用,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提升 “上云用数赋智”水平;支持和引导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

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强调,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8月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特别提到,要“出台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平台经济发展”。

从政策风向的改变到如今的“绿灯”投资案例,导向发生巨大变化。胡麒牧解读到,在未完成本轮整改之前,监管尺度相对偏严,明确告诉企业什么不能干、什么能干。而“绿灯”投资案例的推出,不再是告诉企业什么能干,而是告诉企业这么干能够干好,给企业提供参考,这说明政策导向是鼓励平台经济赋能实体产业发展,鼓励平台企业创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