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宝坻区五举措强力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王强 记者李甜甜)9月27日,全国食品安全办主任会议部署落实“两个责任”工作后,天津市宝坻区迅速行动,采取五项举措强力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

一是全面统筹,高位谋划。宝坻区深刻认识到落实“两个责任”工作的重要性,区级层面成立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为常务副组长,区食安办主任为副组长,各街镇、园区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明确职责任务、实体化运行,集中力量、集中攻坚。组织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业务骨干培训,责任落实到具体人,任务分解到具体事。既明确了职责“是什么”,也明确了工作“怎么干”,还明确了履职到位与否“怎么办”,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合力。

二是区领导带头包保,各街镇、园区积极跟进。宝坻区共有24个街镇、1个开发区(宝坻区经济开发区)、1个科技城(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下辖751个行政村、64个居委会。按照细化后的包保主体分级标准,确定全区包保方案,自上而下建立末端发力终端见效三级责任网络,逐一将包保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级干部,推动包保责任制的落实。区政府分管副区长带头包保12家A级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各街镇、开发区相关负责同志包保B级主体,村居、社区同志包保D级主体。全区快速确定了包保责任队伍,按照分层分级,层级对应要求,开展包保工作,各级包保干部全部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

三是深入调研,理清底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前期基础性工作中,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加强与属地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指导确定区、镇(街道)、村居(社区)三层包保干部范围,与各街镇、园区高效对接,在主体区域划分、分级包保管理等细节方面加强沟通。依托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系统,组织各市场监管所对本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分布、规模、业态等开展全覆盖摸底调查,细化包保主体分类、分级,推动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落地落实。

四是科学统筹,精准分级。宝坻区采取三项措施高效推进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分级管理。一是梳理底册,建立台账。结合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管理实际,将线上系统与线下核查相结合,明确分级主体,全面摸清底数,按照《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进行等级划分,对食品生产企业、食品销售者、餐饮服务单位、各类食堂分类建立台账,为加速推进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分级工作打下基础。二是集中培训,明确任务。在深学细研《意见》内容后,将分类标准中的内容进行提炼,在区市场监管局集中组织食品生产经营分级工作培训会,细化分解任务目标、详解分级要求,确保一线工作人员准确掌握分级方法,为集中力量高效完成分级工作提供助力。三是协同联动,精准分级。区市场监管局结合分级标准及实际情况,对全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精准分级,剔除长期不经营且未注销主体,形成最终台账后,推送至各街镇、园区,为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五是强化督查,确保“两个责任”落地落实。作为新命名的全国第二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宝坻区自加压力,拉高工作标准。区、街镇两级干部按照督查清单,挂图作战,分别带队提前开展督查工作。对包保干部落实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的情况,尤其是对是否履职尽责、是否完成任务进行督查。工作中通过检查企业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风险管理清单、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企业“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等实施情况来显示包保干部的工作,根据督查结果,对工作不得力、责任不落实的进行警示约谈、限期整改并通报。通过督查,宝坻区把责任压实到最小工作单元,有效提升风险防控水平,产生了“1+1>2”的倍增效应。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企业和相关包保干部均已积极整改,真正织密“防护网”、把牢安全关。

截至目前,全区共确定各类包保主体9313户(其中A级主体12户,B级主体33户,D级主体9268户),确定A级(区级)包保干部1名,B级(街镇级)包保干部19名,D级(村居社区级)包保干部1300名。

下一步,宝坻区将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严格全程闭环管理,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形成党委、政府、部门、企业“四位一体”责任体系,上下协调、各负其责、相互衔接、贯通协同,把四方责任有机统一起来,将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情况纳入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以评促改、以评促进,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