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营商行 | 全方位贴心服务 培植发展好生态

威海营商行 | 全方位贴心服务 培植发展好生态

——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关键一招”系列展览(六)

以改革思维和办法,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压减企业开办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我市切实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高新区

利好政策送上门

产学研合作助力创新攀高

近日,威海东兴电子有限公司成功入围国家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企业集电子信息制造、医疗制氧杀菌两大产业架构为一体,主营电子变压器、智能电源、制氧供氧装置等。“这么顺利就申报成功,离不开高新区管委的大力培育和政策扶持,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信息产品研发制造优势,继续做大做强。”东兴电子相关负责人说。

像东兴电子这样的优质中小企业的一批批涌现与集聚,让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底座愈发夯实厚重。中小企业在高新区茁壮成长,与当地利好的政策服务紧密相关。

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成长一批、壮大一批”的原则,高新区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形成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高新区申报市创新型中小企业69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8家、省级瞪羚企业1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4家,企业总数位列全市第一,其中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山东省独角兽企业。在高新区,具有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体正不断发展壮大。

创新创业大赛现场。 资料片

为给辖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优渥的产业生态,高新区积极强化政策扶持,由经发、税务、财政、科技、统计等部门共享“专精特新”、瞪羚企业名单,统筹运用财税、金融、技术、人才、用地、用能等政策工具支持优质中小企业发展。“今年,我们落实了3批国家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175万元,扶持小巨人企业6家。”高新区经济发展局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高新区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助力企业创新“资本”培育壮大,“刷新”区域创新发展高度。

构建校企地合作新模式,高新区深入探索政府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发展机制,支持高校、企业、平台、集体等建设各具特色的双创载体。今年,高新区支持区内5所驻区高校、2家科研院所建设大学科技园、双创孵化载体,支持科研工作者就地转化科研成果、成立公司,并与驻区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15所高校共同成立“大学创新威海联盟”,推动校企地合作走深走实。

链主、龙头企业的核心凝聚力强,可以起到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作用。高新区借助区内威高、光威、北洋、迪尚等集团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系列活动,各项赛事累计参赛项目2400多个,成功落地转化项目100多个,推动优势产业膨胀发展。

初创型企业、项目需要付出必要精力加以呵护,为此,高新区专门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辅导队伍,构建常态化、“一对一”跟踪指导机制,有效解决企业、项目发展诉求。今年,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辅导队伍开展入企服务90余次。

知识产权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重要砝码。高新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工程,充分挖掘知识产权领域专业人才,先后建立知识产权人民调解专家库、维权援助专家库、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库、专利纠纷技术调查官专家库,凝聚专业人才80余人,分类别开展助企工程,以组建维权援助站开展维权援助服务和举办培训班、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助企服务,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为推进知识产权成果高效转化,高新区采取“部门+银行+企业+服务机构”四方协同机制,全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将知识产权由“知产”变“资产”。截至11月份,全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总额7.45亿元,同比增长24.4%。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也是城市发展的活力之源。着力荟萃英才,高新区实施青年人才汇聚工程,打造“才聚高新区 智慧向未来”名校直通车招聘品牌,先后组织“威海籍大学生走进高新区”专场活动、2022年秋季校园宣讲会等20余场活动,取得较好效果;组织区内200余家重点企业参加“百校千企”“百校百企”“威海职业学院2022届毕业生网络双选会”“青鸟来栖·才聚高区”等系列线上招聘会,累计达成就业意向1600余人。

“今年,我们在招引人才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在贵州安顺、毕节,新增2处劳务合作基地,组织区内重点企业赴滕州、青岛等地开展线下招聘活动。”高新区科技创新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他们累计为辖区企业保障用工9000余人。

此外,高新区实施高端人才领航工程,建立“企业需求”“人才供给”“服务专员”3张清单,设立17名企业服务专员,为36家冲击百亿目标企业、规上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2022年新增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9人,其中国家重点人才工程5人、齐鲁杰出人才提名奖1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9人。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千余个,吸纳毕业生324人,完成预期目标108%,获科技部表扬。

经开区

保护知识产权,

提供法治体检精准服务

为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创新发展,今年,经开区创新思维模式,精准施策,对辖区内外资企业开展全链条式知识产权法治营商服务活动,探寻改革提升知识产权营商环境的经开区模式。

“多亏了这次法治体检,让我更加明确了企业在经营中知识产权事项管控不当带来的不利影响。面对面咨询律师问题,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将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办企业,让企业走得更远。”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张宗燕说。

迪沙药业是被纳入经开区第一批知识产权法治营商重点服务对象的企业之一。今年,经开区结合辖区企业实际,选取“企业规模大、社会知名度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强、有已申领注册商标权的商标、有已注册的专利技术”的企业,作为第一批知识产权法治营商重点服务对象,最终选取威海嘉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腾森橡胶轮胎(威海)有限公司、海马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开展“1+1”体检维权服务,针对法治体检发现的问题提出可操作的意见建议,并出具法律意见书。

“为企业发展创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最好的方式是预防和控制法律风险,防患于未然。”经开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后,知识产权法治营商重点服务对象队伍还将进一步扩大,力争让辖区企业“认好自己,打好补丁,谋好布局,排好风险”。

在缩小圈子提供法治体检精准服务的同时,经开区也注重放大知识产权宣传面。今年以来,经开区主管部门业务人员深入辖区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和风险防控服务,向企业发放《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提示指南》,召开知识产权风险防控问需专题座谈会,在充分了解企业经营现状后,着重搜集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经营困惑并予以解答。“我们今年召开了12场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培训会,培训企业员工1600余人。”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负责人说。

为常态化服务企业,经开区知识产权保护展示中心建立企业联系档案,为企业提供“家门口”“一站式”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维权援助服务。今年8月份,该中心成功处置一起中韩跨境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并通过互联网线上跨国境“云调解”模式使双方达成和解,有效降低当事人维权诉讼成本,为辖区企业挽回5万余元经济损失,进一步打开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共治的新局面。

伴随着出口额快速增长和大量企业“走出去”,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成为企业出海“路障”。经开区立足自身职能,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精准、高效的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

今年,经开区法院、商务局等联合建立全省首个涉韩民商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对收案通报、合作送达、诉调对接、法律服务等方面机制进行优化升级,通过上门对接、普法宣传等,促进涉韩民商事纠纷精准、高效化解。

“有了涉韩民商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有助于提升诉讼文书等域外送达效率。”经开区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法院受理的涉韩国人(企业)民、商事纠纷,可委托相关组织向在中国境内或远在韩国国内的韩国人(企业)转交起诉状副本、开庭传票等诉讼文书,全面提升涉韩案件送达成功率,缩短送达周期。

与此同时,通过选派具有较高声望的韩国人士与法官同步开展涉韩纠纷调解工作,并由法院进行司法确认或出具民事调解书,有效打通了涉韩案件中的域外送达、调解、翻译、法律适用等难点、堵点。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服务活动。 资料片

临港区

“核心区+拓展区”布局

打造国际合作园区

今年4月11日,威海的老朋友——马夸特开关(威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贝特霍尔德·阿伦茨带来新的喜讯:计划总投资4000万欧元的德国马夸特汽车电子系统与开关二期项目,当天正式签约,依然落在临港区。

这个德国“大块头”,是全球开关及控制系统领域的隐形冠军,也是全市首个德国独资项目。继2017年一期项目落地后,如今又与威海、临港区二次握手,这正是当地政府开展服务市场主体主题活动的生动实践和缩影。

临港区区内欧资、日资企业较多,为了促进国际化高端产业和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临港区采取“核心区+拓展区”布局,重点打造中欧、中日两大国际合作园区,成为全区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载体。

核心区实施“轻资产招商”模式,比照德国、日本等行业标准,打造标准化产业园区,让企业“拎包入驻”,让项目“来了即落”。对欧方面,按照“世界眼光、德国标准、威海特色”的理念,根据德语区产业集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委托德勤咨询、上海东坡等专业机构,按照德国标准打造中欧先进智造产业园,已顺利进驻博格安全带、瑞泰光模块等一批优质项目,同时在谈意大利汽车固定件等11个欧资项目。对日方面,复制中欧先进智造产业园区模式,从日资企业投资特点、设计偏好等细节入手,广泛征求对日资深合作咨询机构意见建议,构建起“四区两平台”空间格局,已经建成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配套青年中心,吸引日本捷士客高端食材等项目入驻,储备日本半导体清洗液等8个项目。

拓展区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采取中外合作模式,依托优势企业引入国外智力,共同建设研发团队,实现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的高效集成。围绕德国在碳纤维应用研发领域的领先技术,推动拓展纤维同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CFK碳纤维谷产业协会等5个专业机构合作,打造中德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应用中心、碳纤维材料轻量化研究中心等6个科研平台,并与东欧等国家院士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展国际化招才引智,打造了6家省级外籍院士工作站,有力推进研发成果在碳纤维产业园等拓展区孵化、转化,助推产业膨胀发展。

建强园区载体平台,临港区突出专业招商、精准招商,力争入驻园区的企业、项目个个都是“高精尖”。临港区充分发挥“3636”招商机制优势,面向社会选拔高层次招商人才,组建3支招商队伍、11个专业团队,与国外地方政府、驻外机构、商协会以及德勤、华钟等咨询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举办线上宣传推介30余次。截至目前,在中欧、中日两个园区落地12个重点项目的基础上,又储备了重点意向投资项目30多个,全区落地41个项目,总投资达52亿元,远超去年全年水平。

在临港区,项目能够顺利落地、顺利实施、顺利投产达效,还有一支队伍的作用不容小觑。今年以来,临港区将“帮办代办服务进园区”作为服务市场主体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建立“项目管家”队伍,立足重点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视角,不断深化全流程审批提速和全周期跟踪服务,围绕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理念,助推项目建设数质双提升。

“我们推行‘多证合一’办理,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打造政务服务‘一码集成’服务平台,为园区每个项目赋予审批服务专用‘集成码’,实现手续办理多方参与、数据集成、实时共享、协同联动;通过扩大改革范围、简化办理要件、丰富承诺形式,进一步压缩重点项目开工手续办理时限等。”临港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眼下,这样的服务还在进一步加码。每个园区内,临港区都开设了一处政务服务站,在“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基础上推出“午间不间断 服务不打烊”新举措,缓解办事群众的“时间焦虑”。今年以来,午间累计接待园区办事人员169人次,办理业务314件次,接受咨询291人次,受到表扬9件次,现场办结率100%。

南海新区

多举措破解中小企业人才缺乏难题

“现在咱企业用工是什么情况?招工难不难?”“近期员工流动大不大?”“有没有新上岗的员工?”……今年6月,南海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联合区党群与人力资源部、经济发展局、科技金融局、投促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区内中小微企业来了一场“大摸底”。大家兵分几路,通过现场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就企业用工基本情况、用工变化、新招工情况开展全面调查,并针对区内劳动力和企业员工流动特点及企业缺工原因进行汇总分析。

经过充分的准备,带着这份来自一线的“调研报告”,南海新区召开全区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座谈会,现场倾听企业家心声,并和与会科研院所、人力资源公司分别就高层次人才、用工需求及目前用工形势交流讨论,建立问题清单,以便会后优化落实。

一线倾听企业需求,与企业家围桌而坐摆问题、寻对策、话发展,这是南海新区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针对企业人才和用工短缺,南海新区主动当起企业的“调查员”“宣传员”“业务员”“保障员”,进一步畅通人才供求通道,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的精准匹配。

7月高校学子迎来毕业季,为加快推进人才集聚,全面激发人才活力,做好2022年南海新区高校毕业生及各类人才就业工作并助力企业招聘用工,南海新区举办“职等你来·就业同行”招聘会,现场发布就业岗位信息356个,招聘600多人。

招聘会现场,为了让广大求职者了解南海新区的引才政策,工作人员现场解说南海新区的“英才工程”政策,系统介绍南海新区住房补助、配偶子女安置等一系列招才引智措施,传递出渴求人才、尊重人才的强烈信号。

南海新区还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大力探索和创新办学模式,构建双元制、现代学徒制、专业共建、引企入校、共建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等新型合作方式,充分利用区内现有的培训场地和机构,推动本地院校或者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和人才培养项目。

在多方努力下,南海新区已建起“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社会参与”的合作机制,推动鑫视界等5家新联会会员企业在驻区高校开设“企业课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实训教学,推动高校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有效衔接。

“我们还绘制了‘人才需求地图’,点对点对接优势高校及专门人才,在高校举办校企人才供需对接会,为青年学子量身打造实习计划,发动威尔汉姆等10家企业与院校签订实习合作协议15项,联手提高驻区高校毕业生留威率。”南海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围绕企业发展战略、行业人才培养需要,南海新区还推动山东煤炭技术学院与安屯尼实业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建立“产业需求—定向教学—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校企共赢局面。

为持续做优做足人才保障服务工作,南海新区通过举办“人才服务体验日”活动,详细解读“山东惠才卡”及“威海英才卡”申领流程,宣传有关服务事项,与专家及服务专员代表深入交流,听取对人才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就项目申报、人才引进、申领程序、服务流程等问题进行探讨交流。“我们还准备了蓝色家园人才公寓和人才驿站,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更加人性化和便捷化的服务。”南海新区有关负责人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