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国科科技港】最新专利:抗白粉病小麦、水稻碱基编辑、可视化基因编辑检测、玉米雄性不育

日期: 来源:国科农研院收集编辑:国科农研院

纵览农业发展,请关注国科农研院


透过专利信息跟踪农业生物技术最新研究成果——2023年第12周篇

作者:莱肯生物

很多技术和产品的创新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或暂时无法发表研究论文(高影响因子论文和高价值专利评判标准的不同、保持新颖性的需要、保密技术细节的需要等),因此公开的专利信息就是跟踪最新技术和产品的重要渠道。

然而,中国的专利年申请量已接近500万件,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专利资料中找寻到有价值的信息是一项具有挑战的工作。

本专栏将定期梳理最新公开的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并就部分专利进行简单介绍,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

今天让我们看看2023年第12周都公开了哪些农业生物技术相关的专利。


2023年第12周公开的部分农业生物技术专利简介

关键词:抗白粉病小麦、水稻碱基编辑、可视化基因编辑检测、玉米雄性不育


1、小麦抗病

苏州齐禾生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202180032007X(发明人:邱金龙;李盛楠;高彩霞;王延鹏)提供了一种获得对白粉病抗性增强的小麦的方法。

MLO基因突变除产生白粉病抗性外,还导致多种其他表型,例如叶片早衰、产量下降。本发明在敲除TaMLO-A1、TaMLO-B1、TaMLO-D1基因的同时增加TaTMT3表达,实现增强小麦抗病性且产量不受损失的技术效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申请的专利2022116181340(发明人:李立会;张智;周升辉;刘伟华;宋利强;张锦鹏;韩海明;杨欣明;李秀全)公开了SRRP1及其在提高植物抗病性中的应用。

本实施例在四倍体冰草“Z559”中发现了三个条锈病抗性相关蛋白质SRRP1、SRRP2、SRRP3。实验结果表明,SRRP1转基因植物对小麦条锈病条中32生理小种表现高抗,说明SRRP1及其编码基因可以提高小麦的条锈病条中32生理小种的抗病性。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瓦房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请的专2022112478428(发明人:王凤涛;蔺瑞明;王培;冯晶;徐世昌;刘永春)公开了小麦抗条锈病相关蛋白TaBURP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实验证明,将本发明的抗条锈病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干涉后可以降低植物对条锈病的抗病性,可获得对条锈病抗性降低的转基因植株,以作为筛选防控植物条锈病药物的模型植物。


2、调控元件

天津农学院申请的专利2022108906466(发明人:曹高燚;黄晓帆;谢晓东;刘允军;王俊斌;赵娇娇)涉及up20序列在增强基因表达方面的应用及其方法。

aroA20基因是已被报道的参与肠杆菌E20的莽草酸途径、编码磷酸烯醇式丙酮酸3磷酸莽草酸合酶(EPSPS),通过转基因研究发现,该基因过表达后并没有赋予转基因植物草甘膦抗性。在肠杆菌E20的基因组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CP012999 .1)中第1534911至1536194位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3磷酸莽草酸合酶(Genbank登录号ALL16934 .1)的基因序列(aroA20基因),第1533753至1534841为3‑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基因序列,这两个基因序列之间存在一段69 bp的序列,功能尚不明确。

本发明通过实验证实up20序列能至少成倍地提高GUS基因在拟南芥或烟草中的表达及酶活,并且up20序列可通过显著增强草甘膦抗性基因aroA20基因的表达来提高转化有aroA20基因的大肠杆菌重组菌株的草甘膦抗性。

上海交通大学申请的专利2022113971592(发明人:黎凌;贺威智;王伟;刘航;唐克轩;付雪晴;孙小芬;赵静雅)涉及一种利用脂质转运蛋白基因启动子调控目的基因在植物分泌型腺毛中表达的方法。

青蒿的叶片表面有两种表皮毛:分泌型腺毛和非分泌型表皮毛,两种表皮毛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防御、花粉传播等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以腺毛特异表达的启动子对于植物的腺毛系统进行遗传操作,不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危害,可以克服组成型启动子的种种弊端。

本发明获得AaLTP1基因的启动子,能够调控目的基因在植物分泌型腺毛中特异表达。

荆楚理工学院申请的专利2022108322440(发明人:田雪军;熊兴鹏;马思远;贾珍;徐艳;易庆平)公开了一种来源于小麦的根特异性启动子,是TaRAX3基因(GeneID为Traes CS5D02G415800)的启动子,可指导目的基因在植物根部特异性高表达,而在植物的其它组织不表达或低表达。


3、基因编辑

安徽农业大学申请的专利2022108792910(发明人:魏鹏程;陈俐克;徐斐;刘小双;蒋迎利;丁健;王欢欢)公开了一种基于LbCpf1变体的水稻碱基编辑系统和应用。本发明的水稻碱基编辑系统包含了dLbCpf1变体、crRNA和ABE8e,碱基编辑系统转入生物体或生物细胞内,可以实现基因组靶点序列A:T到G:C的精准替换编辑。利用本发明的dCas12a融合ABE的碱基编辑系统,可以识别PAM序列为TTTV的靶点序列,从而在A/T富集区域内实现高效率和高精准度的定向碱基编辑。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申请的专利2022112252101(发明人:董贤欣;王晓彦;劳康文;肖茵琳;黄晴)涉及高效获得不携带转基因元件基因编辑植物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共表达成花素FT基因,快速促进带Cas9的T1代植株进入生殖生长,再利用DsRed标记的使用,在T2代种子中就可以筛选到理想突变候选材料,比T2代幼苗潮霉素筛选提前了一代。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申请的专利2022110282259(发明人:葛晓阳;詹晶晶;陈艳丽;王智)公开了棉花中可视化的基因编辑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棉花茎尖转化获得F3Hs转基因苗,然后构建基因编辑载体,将基因编辑载体导入F3Hs转基因苗,对F3Hs基因进行基因编辑,从而产生缺失或插入,形成F3Hs基因的突变体,与F3Hs转基因苗相比,编辑成功的事件的愈伤组织为白色。在本发明中,通过在棉花中过表达F3Hs获得了一种由于花青素积累使棉花植株以及愈伤表现为红色的材料。以此材料为基础,首次在棉花中通过编辑F3Hs基因证实编辑成功的事件中愈伤会由红色变成白色,使检测成功的敲除事件不需要借助于仪器设备,肉眼可识别,从而开发了测试基因编辑工具编辑效率的理想体系。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申请的专利2022110833196(发明人:王翠翠)涉及一种病毒诱导的非转基因的基因编辑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含有Cas9基因和FT基因的重组载体,以及含有sgRNA基因和FT基因的重组载体,转化菌株,按照pEAQ‑HT‑Cas9‑FT:TRV‑sgNbPDS‑FT:TRV1=M:N:K的比例侵染植株分生区附近的叶片,实现对植物的编辑。该方式无需转基因操作,直接使植物体细胞中基因得到编辑。通过收取种子,获得可遗传基因编辑的后代。FT基因的RNA在叶维管束组织中转录,然后会移至茎尖分生组织以诱导开花,所以不仅可以将FT RNA与sgRNA融合克隆到TRV2载体上,还可以将FT RNA与Cas9基因融合克隆到pEAQ‑HT载体上,FT能促进Cas9 RNA进入茎尖分生组织并以较高的效率产生可遗传的基因编辑。


4、苜蓿

山东大学申请的专利2022109518063(发明人:周传恩;王洪峰;韩璐)和2022109518222(发明人:周传恩;王洪峰;韩璐;王燕)公开了一种蒺藜苜蓿超长链脂肪酸合成酶基因UNOPENED FLOWER 1在调控苜蓿小叶片数量中的应用以及过表达MtWUSCHEL基因在提高豆科牧草叶面积和延迟开花中的应用。

敲除UNOPENED FLOWER 1可获得小叶片数量高于野生型的转基因豆科植物的方法,实现转基因植物中约49.5%的复叶中包含有4至6个小叶片。

过表达MtWUSCHEL可使紫花苜蓿的开花时间延迟高达20天,叶片面积提高约11%。

上海交通大学申请的专利2022109541106(发明人:安渊;文武武;苏连泰;吕爱敏;周鹏;樊娜娜;高鲤)公开了一种紫花苜蓿金属耐受蛋白MTP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金属耐受蛋白MTP来源于紫花苜蓿‘WL525’品种,命名为MsMTP10,可受铝诱导表达,且在叶片中表达量较高,MsMTP10定位于细胞膜,具有铝转运功能,通过促进胞质内铝的外排提高铝毒抗性,可用于培育耐铝毒紫花苜蓿品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申请的专利2022117244417(发明人:管聪;王国良;贾春林;马舒;吴波;张京磊;郭本新;张进红;高润)涉及紫花苜蓿侧生器官边界域转录因子MsLBD1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应用。

本发明首次在紫花苜蓿中克隆得到侧生器官边界域转录因子MsLBD1,将MsLBD1基因在紫花苜蓿中过表达,获得过表达MsLBD1基因的转基因紫花苜蓿,并研究了MsLBD1基因在紫花苜蓿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在调控次生代谢物质的合成,蔗糖和淀粉的合成以及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并经实验证实了MsLBD1基因对植物粗蛋白、还原性糖、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类物质以及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控功能。


5、其他

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2022115082634(发明人:余文卉;杨代常;李坤鹏;尹恒)提供一种以基因工程水稻表达和制备重组人艾杜糖苷酸酶(OsrhIDUA)的方法。本发明从OsrhIDUA转基因工程稻谷种子中提取含OsrhIDUA的粗提取物,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RP‑HPLC纯度达到99%以上的OsrhIDUA。

扬州大学申请的专利2022109768158(发明人:杨晴晴;谭燕;刘巧泉;赵冬生)提供了水稻T5H基因在不改变农艺性状的情况下增加种子中血清素含量及培育高血清素功能性水稻的应用。在种子中过表达T5H的转基因水稻能够增加种子中血清素含量,并不对种子的生长发育和农艺表型产生影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申请的专利2022108753969(发明人:漆小泉;熊星辰;谢传晓;闫元元;张春义;路小铎)涉及一种制备玉米雄性不育材料的方法及相关基因。本发明通过控制玉米ZmGMS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获得了玉米雄性不育材料。

中禾生物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2022108336867(发明人:东方;江常胜;钟永丽;袁建中;朱洪海;刘明晓)公开了一种玉米HRM分子标记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所述分子标记的SNP位点位于2号染色体的c.C1248T、c.G405A或c.A1398G。本发明利用玉米全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对感丝黑穗病和抗丝黑穗病玉米品种进行扫描,寻找两者之间的SNP位点,并将其开发成基于HRM技术的特异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可以实现对感丝黑穗病和抗丝黑穗病玉米的高效基因分型。


结案专利详察


威斯康星校友研究基金会、伊利诺斯州大学管理委员会申请的专利2013800372262《RHG1介导的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性》(发明人:A·F·本特;M·赫德森;B·迪尔斯;S·梅利托;D·E·库克;T·休斯;A·贝利斯;J·王;T·G·李;X·郭)经实质审查后于2017年11月06日以权利要求1-47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为由被驳回。申请人于2018年01月30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了复审请求。合议组经过审查,做出了维持原驳回决定的审查决定。今天,就让我们详细看看这个专利。

1、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使用组成型启动子或增加多核苷酸的拷贝数增加Glyma18g02580、Glyma18g02590和/或Glyma18g02610的表达以提高植物对线虫的抗性。

2、驳回决定

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审查部门于2017年11月06日以权利要求1-47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为由驳回了本发明专利申请。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 一种增加植物对线虫抗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增加至少两个多核苷酸的表达、改变至少两个多核苷酸的表达模式或增加至少两个多核苷酸的拷贝数,所述至少两个多核苷酸在植物的细胞中编码Glyma18g02580多肽、Glyma18g02590多肽或Glyma18g02610多肽;与SEQ ID NO:1(2580)、SEQ ID NO:2(2590)、SEQ ID NO:3(2610)、SEQ ID NO:5(2590-88788)、SEQ ID NO:6(2590-Peking)具有90%或更高同一性的多肽中的至少两个;或任何前述多肽的至少两个的同源物、功能变体或其组合,其中在所述植物的细胞中增加的多核苷酸表达增加了所述植物对线虫的抗性。”

驳回决定认为: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US2011/0083234A1)相比,区别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限定是增加至少两个多核苷酸的表达、改变至少两个多核苷酸的表达模式或增加至少两个多核苷酸的拷贝数,多核苷酸是编码Glyma18g02580、Glyma18g02590或Glyma18g02610多肽、与SEQ ID NO:1-3、5-6具有90%或更高同一性的多肽或任何前述多肽的同源物、功能变体或其组合。从SCN抗性相关基因中选择,例如编码Glyma18g02580、Glyma18g02590、Glyma18g02610的多核苷酸并确定其氨基酸序列以及其具有90%以上同一性的多肽、多肽同源物、功能变体或组合,选择其中至少两种、进行转导、功能验证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易于想到的;而改变多核苷酸的表达、表达模式或拷贝数是影响基因表达量的常规手段,在对比文件1公开内容基础上,通过增加多核苷酸的表达、改变多核苷酸的表达模式或增加多核苷酸的拷贝数来提高表达进而增加植物对线虫的抗性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易于想到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3、复审请求

申请人威斯康星校友研究基金会、伊利诺斯州大学管理委员会(下称复审请求人)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于2018年01月30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复审请求,未修改权利要求。

复审请求人认为:对比文件1公开了大量位于六个不同染色体上的QTL和4502个序列,没有教导这4502个序列中的哪一个与线虫抗性相关,也没有教导选择两个或更多个特定基因的组合赋予植物细胞抗线虫抗性。生物技术领域的不确定性很高,没有具体的实验数据,结果是无法预期的。如果没有本申请公开的实验数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即使经过无数次探索实验也不一定能够得出本发明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即,通过改变四种特定基因中的至少两种的表达来增加植物对线虫的抗性。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发明,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对于需要无数次探索实验才能得到的发明,不应该认为是显而易见的。

4、前置审查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3月02日依法受理了该复审请求,并将其转送至原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原审查部门在前置审查意见书中坚持原驳回决定。

5、合议组审理

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理。

合议组于2018年12月27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复审通知书,指出: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1公开内容相比,区别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限定的是增加至少两个多核苷酸的表达、改变至少两个多核苷酸的表达模式或增加至少两个多核苷酸的拷贝数,多核苷酸是编码Glyma18g02580、Glyma18g02590或Glyma18g02610多肽、与SEQ ID NO:1-3、5-6具有90%或更高同一性的多肽或任何前述多肽的同源物、功能变体或其组合。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多个具有SCN抗性的相关基因,其中就包括如本申请权利要求1所述的Glyma18g02580、Glyma18g02590、Glyma18g02610。为增强植物对SCN感染的抗性,从对比文件1已公开的SCN抗性相关基因中经常规实验选择出可用于抗SCN感染的基因,如编码Glyma18g02580、Glyma18g02590、Glyma18g02610的多核苷酸并确定其氨基酸序列以及与其具有90%以上同一性的多肽、多肽同源物、功能变体或组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的;而改变多核苷酸的表达、表达模式或拷贝数是影响基因表达量的常规手段,选择其中至少两种共表达也是提高抗性基因表达量的常规方法,在对比文件1公开内容基础上,通过增加至少两个多核苷酸的表达、改变至少两个多核苷酸的表达模式或增加至少两个多核苷酸的拷贝数来提高表达进而增加植物对线虫的抗性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易于想到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2月11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并修改了权利要求书,将原权利要求1中所使用的多核苷酸由编码Glyma18g02580、Glyma18g02590和Glyma18g02610多肽的多核苷酸至少2个的模式修改为编码Glyma18g02580、Glyma18g02590和Glyma18g02610多肽的多核苷酸的组合模式。

新提交的权利要求1如下:

“1. 一种增加植物对线虫抗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增加以下多核苷酸组合的表达、改变所述以下多核苷酸组合的表达模式或增加所述以下多核苷酸组合的拷贝数,所述多核苷酸组合编码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Glyma18g02580多肽、与SEQ ID NO:2、5或6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Glyma18g02590多肽和与SEQ ID NO:3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Glyma18g02610多肽、或其同源物、功能变体或组合,其中在植物的细胞中增加的多核苷酸表达增加了所述植物对线虫的抗性。”

复审请求人认为:对比文件1公开了大量位于六个不同染色体上的QTL和4502个序列,对比文件1没有提供合理的依据从这4502条序列中选择与线虫抗性相关的序列。尤其是特定序列的组合。本申请说明书的图15中所示,基因Glymalsgo2580、Glymalsg2590、Glymalsg2600和Glyma18g2610的同时过表达显著增加了对SCN敏感的Wiiliams82中SCN的抗性。此外,图18所示,过量表达Glymalsg02580、Glymalsg02590和Glymalsg02610也显着增加转基因根对SCN的抗性。在对比文件1中并没有公开或暗示这几种基因组合的高表达显著增加对SCN的抗性,构成了本申请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程序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作出审查决定。

6、复审决定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在创造性的判断中,判断发明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就是要判断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要求保护的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是否显而易见。如果要求保护的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是显而易见的,则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增加植物对线虫抗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增加以下多核苷酸组合的表达、改变所述以下多核苷酸组合的表达模式或增加所述以下多核苷酸组合的拷贝数,所述多核苷酸组合编码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Glyma18g02580多肽、与SEQ ID NO:2、5或6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Glyma18g02590多肽和与SEQ ID NO:3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Glyma18g02610多肽、或其同源物、功能变体或组合,其中在植物的细胞中增加的多核苷酸表达增加了所述植物对线虫的抗性。”对比文件1公开了鉴定与大豆植物抗大豆胞囊线虫(SCN)抗性相关的QTLs和基因,使用上述QTLs和基因得到抗大豆胞囊线虫的大豆;QTLs包括rhg1基因座,基因包括Glyma18g02580、Glyma18g02590、Glyma18g02560、Glyma18g02610等;增强抗SCN感染的蛋白的表达的方法和系统;序列,单独或组合,插入构建体、通过转导引入到大豆植物中;构建体包括编码序列和调控序列,调控序列包括启动子等,并具体公开了Glyma18g02580、Glyma18g02590的序列分别为SEQ ID NO:134、88。经比对,对比文件1的SEQ ID NO:134、88与本申请SEQ ID NO:1、2具有100%同一性。可见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增加大豆对线虫抗性的方法。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1公开内容相比,区别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限定是增加以下多核苷酸组合的表达、改变所述以下多核苷酸组合的表达模式或增加所述以下多核苷酸组合的拷贝数,所述多核苷酸组合编码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Glyma18g02580多肽、与SEQ ID NO:2、5或6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Glyma18g02590多肽和与SEQ ID NO:3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Glyma18g02610多肽、或其同源物、功能变体或组合。根据上述区别特征,可以确定权利要求1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选择具体SCN抗性基因用于增强植物对SCN感染的抗性。

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多个具有SCN抗性的相关基因,其中就包括如本申请权利要求1所述的Glyma18g02580、Glyma18g02590、Glyma18g02610。为增强植物对SCN感染的抗性,从对比文件1已公开的SCN抗性相关基因中经常规实验选择出可用于抗SCN感染的基因,如编码Glyma18g02580、Glyma18g02590、Glyma18g02610的多核苷酸并确定其氨基酸序列以及与其具有90%以上同一性的多肽、多肽同源物、功能变体或组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的;而改变多核苷酸的表达、表达模式或拷贝数是影响基因表达量的常规手段,在对比文件1公开内容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确定Glyma18g02580、Glyma18g02590、Glyma18g02610的SCN抗性的情况下,选择上述2种或3种SCN抗性基因共表达增加SCN抗性基因的表达量进而增加植物对线虫的抗性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易于想到的。由此可见,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得到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1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复审请求人相关意见,合议组认为:对比文件1 虽然罗列了近4502个序列,但其明确公开了这些基因与SCN抗性相关,还公开了这些基因增强抗SCN感染的表达方法和系统,其中相关抗性基因就包括了本申请具体选择的Glyma18g02580、Glyma18g02590、Glyma18g02610。基于对比文件1的公开,为增强植物对SCN感染的抗性,从对比文件1已公开的SCN抗性相关基因中经常规实验,如基于易感性和抗性植物之间特定基因或靶序列基因组拷贝数或RNA转录本丰度的差异,以及转基因植物与对照植物线虫发育情况等实验选择出某些基因并确定其对SCN的抗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的,该试验方法本身以及试验的难度和强度均属于本领域的常规实验,属于《审查指南》规定的“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范畴,并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改变多核苷酸的表达、表达模式或拷贝数是影响基因表达量的常规手段,选择其中至少两种共表达也是提高抗性基因表达量的常规方法,通过增加至少两个多核苷酸的表达、改变至少两个多核苷酸的表达模式或增加至少两个多核苷酸的拷贝数来提高表达进而增加植物对线虫的抗性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易于想到的。对比文件1也公开了将候选基因单独或组合引入已知对SCN敏感的宿主大豆植物中(参见对比文件1说明书第0014段)。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对比文件1公开,能够经过常规技术手段确定Glyma18g02580、Glyma18g02590或Glyma18g02610对SCN抗性的基础上,将其组合提高其表达量进而增加植物对线虫的抗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预期的。本申请附图15、18所验证达到的相比于对照植物或导入单个SCN抗性基因植物而言增加的对SCN抗性的实验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预期的,并未产生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综上,复审请求人意见陈述不具有说服力。

基于以上事实和理由,合议组作出维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7年11月06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的审查决定。

7、总结

发明要有突出的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中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是指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是非显而易见的。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仅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得的,则该发明是显而易见的,就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选择具体SCN抗性基因组合Glyma18g02580、Glyma18g02590或Glyma18g02610增强植物对SCN感染的抗性。虽然罗列了近4502个序列,但其明确公开了这些基因与SCN抗性相关,且包括上述3个基因。在这个基础上,选择哪些基因并确定其对SCN的抗性,试验方法本身以及试验的难度和强度均属于本领域的常规实验,提高大豆线虫抗性的效果也是可以预期的。

因此该技术方案属于“通过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范畴,并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具备创造性。


注:封面图片来源网络

长按左边二维码

感谢您关注国科农研院

微信公众号

相关阅读

  • 我国科学家揭示作物主效耐碱基因

  •  本报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吴月辉)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谢旗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于菲菲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欧阳亦聃教授等领衔的科研团队与多家单位合作,以
  • 至少年增产 2.5 亿吨!中国科学家又有新突破!

  • 2023 年 3 月 24 日凌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科研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宁夏大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