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10年来,一个愤青+悲观主义青年的转变

日期: 来源:黄有璨收集编辑:黄有璨
2周前在《我们要如何应对强烈的“无力感”?》一文中提到想写一篇类似的文章,今日兑现,分享给各位。
考虑到部分话题的敏感,本文只能点到为止,也只聊个体认知,不过多讨论宏观大势。
不喜可转身取关。


01 /

2022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我们的舆论大环境也显得很微妙。

这一年里,从宏观到微观,有很多事都在冲击着我们的认知,很多人的生活、工作被撕得七零八落,还有很多人原有的一些美好憧憬被击破。这让很多人开始陷入或强或弱的Emo状态,甚至会开始心生一种“未来不再值得期许”的悲观和无力感。


其实,这一切,都很容易让我想起大约10年+以前的2010-2011年前后。

今年里很多人经历过的悲观和无力感,我自己在那个时候也经历过一次。


如果你看过我的书或者是近5、6年来我的一些观点和言论,你可能很难想象,那个时候的我其实是一个还挺典型的愤青和悲观主义者。

我也觉得,彼时彼刻,和此时此刻在很多层面上,的确有太多相似之处。


02 /

现在回过头看,对于中国的社会治理、舆论和新闻传媒大环境而言,2010-2011年之间的2年,可能是非常特殊的2年。


要理解这种“特殊”,我们需要知晓两个基本背景——

1.2010年开始,是中国的“80后”们开始步入而立之年的年纪。而那个时候,80后的一代人,在骨子里是会憧憬着某些“自由主义”和“理想主义”,也前所未有的善于+渴望着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公开表达”的。

以今天的眼光看,80后一代成长起来的30年,其实可能也是中国、乃至全球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黄金30年。

这30年里,在全球范围内,“开放”都是绝对的主导思想,互联网和科技发展也带来了无数创新和商业机会。而80后们的成长岁月里,与他们为伴的,是诗歌、摇滚、中国社会持续数十年的高速发展进步、愈加开放的舆论思想环境,还有带来无穷想象空间的互联网。这一代人,也是互联网的最早一批参与者和熟练使用者。

那个时候,大多数年轻人心中都在相信着,我们这个世界一定会往好的地方去,很多人也都在心中期待着自己能参与到这个进程中。


2.2010年前后,也正好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某个微妙时间点。

到这一年,历经30年时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从1980年的不到20%,直线上升到接近50%——这意味着有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在城市化浪潮中进入了城市。

同时,2010年前后,也正值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启全面加速后逐步来到“中段”,这一年,中国的GDP规模达到6.09万亿元,已经超过日本。


换个角度理解的话,2010年我们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是:一部分人已经开始富了起来,并且成为既得利益者;在社会大转型大加速时期,各种公私权力寻租现象也大量存在着;我们整体的经济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速增长追赶欧美;同时因为城市化率和经济增长来到中段,也必然会造成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和撕裂感加剧,尤其是公权与私权之间的冲突矛盾——那段时间里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的“强拆”事件,就是最为典型的例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0年前后,一件很重要的事发生了,那就是微博全面的崛起。


03 /

微博,可能是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下第一个真正带有“去中心化”色彩的公共舆论场所,也因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反响。

在微博,人人都皆可有权利进行公共表达和发声,这让微博的传播效应惊人,在上线之后也迅速吸引了很多知名意见领域和公知以个体身份加入,一度形成了某种大众和公知们一起在微博上对于公共事件进行讨论的氛围。


对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来说,微博的出现是令人极度兴奋的一件事——此前,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开放、如此能赋予我们表达空间和权利、而又如此充满力量的互联网舆论环境。

2010-2011年之间,微博造就了很多现象级的事件,例如各种微博打拐事件,免费午餐公益活动等等。那两年里,因为微博的崛起,也让一句话流行起来——转发和围观改变中国。微博开始让我们把越来越多的时间投入其中,每天我们不是在刷微博,就是在讨论微博上又诞生了什么特别值得关注的热点事件。

微博的出现,也一时间让国内曾经严丝合缝的舆论媒体监管机制有点没太摸着头脑,甚至有点全面失效的意味。


在《当下的启蒙》一书中,史蒂芬.平克有过类似的表述——

“在足够开放和自由的环境下,一些血腥、异常、与众不同或令人不安的事件总是会更容易占据新闻媒体的封面和头条。”


基于上述的种种背景,2010年开始,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很多负面社会事件和冲突曝光在微博,并引发了大量议论和围观。

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对于各地层出不穷的“强拆”、公权力寻租事件等的公开举报、还有对于各种对于权贵人士试图依靠“关系、地位和私权”来摆平一切问题的人肉搜索和刨根问底(例如当时盛极一时的“我爸是李刚”、郭美美事件、小悦悦被碾压无人相救事件等)。


在那个阶段里,互联网上也开始活跃着一群“愤青”——这个词大体被用来指代对于当前社会大环境充满不满而又乐于表达有些叛逆的青年人群体。

而那时的我,也是那些愤青中的一员。当我看到类似的负面新闻和信息,总是会第一时间转发,并义愤填膺的表达着自己的情绪和不满。

潜意识里,我们会希望自己的表达和发声,能够让这个世界变得距离我们理想中“美好”的样子更近一点点。


04 /

回过头看,对每一个年轻人来说,也许都会面临和需要破解一个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如何看待自己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每一个年轻人开始从少年成长为青年的过程中,一开始,你既不够了解自己,也不够了解这个世界。这时的你往往一片茫然。

然后,在一些人的影响下,也可能会逐步建立起某些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或者说是初步构建起自己的世界观。

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获得某些“答案”——你会找到某种你认为“好的状态”,对其充满美好的憧憬和想象,认为这就应该是这个世界要去向的方向。

与此同时,当这个世界与自己的美好想象和期待出现落差时,你也会特别容易陷入失望和愤怒。


对我来说,2010-2011年之间,差不多正是这样一个阶段。

在那之前的很多年里,我听着摇滚长大,也接触了很多自由主义者例如哈耶克等人的思想,刚刚对于世界建立起来某种美好的想象。

我认为,一个好的世界和社会,一定要长成那个样子。


但同时,微博上当时能看到听到的一切,却给了我一个截然相反的反馈和期许。就像是说——

这个世界,一定无法成为你想象的那个样子。


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正处热血年纪的青年,怀揣着一些对于世界的热忱期待,却每天看到听到的信息都是有个开豪车的人撞了人后不仅不救居然还下车捅死了对方、无数强拆事件背后公权力对于个人私权名目张胆的侵犯甚至还导致部分家庭不惜以“自焚”为手段进行抗争、还有无数权贵勾结在一起作恶等等类似的信息,你会作何感想?

于是,那时的我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也会特别容易愤怒。

对于微博上的很多负面新闻,我都常常会“怒转”,并表达出诸多强烈的情绪。


长期陷入这种感受中,也让我进一步在2011年里陷入了深深的悲观主义倾向。

甚至,我在那时开始很认真的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大环境如此糟糕,那我是否要考虑离开这个国家?


05 /

在很长时间里,我都没能为自己的无力感和悲观找到出口。

直到后来,在2011年,机缘巧合下,我开始接触到熊培云先生的几本书。


一开始是《思想国》,再是《自由在高处》,再到《这个社会会好吗》,熊培云的几本书对当时的我来说,就像是救命稻草一般,让我有了一种在一片漆黑的暗夜中突然划过一道闪电,照亮了自己内心中一片迷茫,重新找到了前行方向的感受。

熊其人同样出身于农村,也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和文人,做过新闻报道,也在国外许多地方做过访问学者,也在南开大学教过书,他的部分经历和个人主张,于我来说有强烈的共鸣。


我在此引用几段熊培云先生的书中让我印象极度深刻的话——

先问你要去哪里,这才是最需要解决的终极问题,而不是时代去哪里,国家去哪里,世界去哪里。

你需要一个怎样的时代,你就是怎样的时代。你热爱怎样的国家,你便拥有怎样的国家。你走到哪里,你的世界就在哪里。世界可能还跟不上你,国家可能还跟不上你,时代可能还跟不上你,但只要你已经在为自由担起责任,你就要有耐心,对未来的日子保持虔敬之心。

就像我曾经在新年来临时表达过的——如果三月播种,九月将有收获,焦虑的人啊请你不要守着四月的土地哭泣。土地已经平整,种子已经发芽,剩下的事情交给时间来完成。


世界就像是一个广场,如果你只知道左右 ,而忘了更要站在高处张望,你是很难找到自己的方向的。什么时候,当你能超拔于时代的苦难之上、人群之上,你能从自己出发,以内心的尺度衡量自己的人生, 你才可能是自由的。


你一定要做到:不要让自己内心的火烧出来,同时又不让它熄灭。


如果要用几句话试图概括熊培云书中的主导核心思想,大约可以提炼如下——

1.打碎和撕裂一个世界很容易,但建设一个世界很难。回顾历史,“破坏”和“革命”很多时候都是危险的,会带来更大的灾难。一个积极向好的社会,固然需要批评者,但更需要建设者。

2.我们都总习惯于认为世界非黑即白,非对即错,也因此总是很容易陷入你死我活的斗争中。但如果你能让自己站到更高处进行审视,很多事情的答案和选项都将会柳暗花明起来;

3.你若想要拥有自由,最大的前提并不在于“你所处的世界就是全然自由的”,而在于你无论面临何种困境挑战,都总能找到自己内心的自由和坚守,也总能站到更高处去审视应对之。


像上面提到的一样,每一个年轻人都总需要面对“如何看待自己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一课题。

但我们一开始,往往都容易陷入一种状态——我们在不断追问“外界为何不能变得更好”,却忽略了关于“自己”的问题。


一个年轻人,倘若都还无法解决好关于“自己”的问题,都还不能回答自己要守护什么要去向何处,却只是一味在向“外界”要答案要解决思路,那可能也是有问题的。

相反,只有你有了“自己”,再去讨论和思考“如何看待自己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容易得到长期可依赖的答案。

否则,其实你也很容易成为一个被外部环境裹挟绑架着的奴隶。


2011年下半年之后发生的一些事,尤其也进一步加深了我这样的认知和反思。

尤其是“药家鑫案”和2011年底引发了巨大争议的“韩三篇”事件。


06 /

药家鑫案,无论如何都会是中国互联网大众舆论时代里注定留下强烈印记的事件。


简述此案大体经过如下——

西安音乐学院在读学生药家鑫,夜间行车时不慎撞倒身为农村出身、饭店女工张妙,下车查看时发现对方举着手机,像在拍摄自己的车牌号,一时间年轻的药家鑫因害怕被伤者无休止纠缠索赔,竟从包中掏出一把刀,将张妙捅死。

此事在微博被爆出后,引发轩然大波,尤其是有人进一步爆料说药家鑫其父在部队工作,恐有不可言说的权势之后,一时间事件被上升到到另一种矛盾高度,微博上转发的很多人也自动进入了某种“阴谋论”的情节,都带着假想药家必然权贵压人的立场来看待和评论此事。

一时间,微博上引发了山呼海啸的“舆论浪潮”,甚至有段时间,药家鑫的新闻下,很多人都在跟帖转发:药家鑫必须死。

这样的舆论浪潮,最终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司法判决的走向。


此后,此案历经多次辩护,历经半年完成宣判,所谓“真相”也逐步浮出水面。

药家并非很多人所想的一样,具备“权贵”身份。药家鑫的父亲的确在部队工作,但也只不过是一名普通军人。甚至,药家也并不富裕,为了供身为独子的药家鑫上学,他们也几乎花光了家中积蓄。

但身为军人的药父,对孩子秉持着“男孩不能宠”的态度,自小常常对孩子进行“打击式教育”,孩子遇事时也从不给其撑腰,这让药家鑫自小养成了胆小怕事的性格。并且,药家鑫还极度害怕在父母面前犯错,因为一旦犯错,面临的必然又是暴风骤雨式的打击。

这样的心理,与药家鑫在此案的荒唐举动有颇大关联。

此外,受害者张妙的家属,在后续案件的审理判决过程中的种种举动,包括其代理律师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一再在微博上“带节奏”,多次使用“富二代、官二代”等称呼来指责药家,以此获得更多网友同情支持的方式,后续也多次遭到舆论非议。


这一事件,事后看无疑是一场彻底的悲剧。

在整个事件中,我曾经也是义愤填膺的转发“杀人必须偿命”的围观群众之一。


但站在今天看,我们当时的举动,和前段时间上海那位不幸跳楼的女生遭遇的网暴,会有多大差异?

经历过这一事件,尤其能够引发我的反思——

  • 所谓“正义”,是否真的就源于多数人的主张?我是否知道我在这一事件的过程中想要守护的到底是什么?

  • 当你越发强烈和热血满满的急于要去捍卫某些“正义”,是否反而会因此而沦为其他人的某些工具?


再然后,就是2011年底成为了全网热议焦点的“韩三篇”事件和论战。

韩寒,在短短几天内,先后公开发表《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3篇雄文,一时引发了几乎全网所有公知、意见领袖参与讨论,这应该也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仅有的有人把“革命、民主”等话题置放于公众舆论之下引发大范围讨论的事件。

围绕“韩三篇”,也诞生了更多的话题、争议和让人无语的事件,包括方舟子与韩寒的纠缠纷争等等,这些在此不再展开详述。


但连续经历了这些之后,我对于“如何看待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乃至“如何才能真正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等问题,都有了更多新的思考。

有几个结论也变得越发明确和坚定——

1)一味表达“愤怒”,绝不是有益的应对方式;

2)但凡你存有激烈情绪和愤怒,就很可能成为被其他人操纵利用的工具;

3)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我们要如何“推翻”当前不满的现实,而在于即便你有本事推翻,你又该如何完成更好的建设?

4)假如我们声称要追求某种自由和美好,却因此而陷入到另一种奴役中去,这才是一种巨大的讽刺。


07 /

经历了2010-2011年2年里的内心纠葛和思想转变,从2012年之后开始,我逐渐打消了原有的“悲观”,开始更多以一个“建设者”来进行自我要求,并对于各种过度强烈的情绪保有警惕。

后来,随着我经历的事越来越多,见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也读过了更多有关历史、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相关的书,关于“我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这一问题,我也慢慢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慢慢意识到:这个世界也许并不会存在某种绝对的“好”。

如果站在历史和宏观的层面看,这世界上一切问题的背后都是周期和博弈。我们的世界总会上升,也一定会有阶段性的下沉。

自由主义也好,强权主义也好,或是别的什么价值主张,本质上都无法让一个社会拥有某种确定的“好”,它们可能都是周期和博弈的某种产物。


并且,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一旦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利益博弈和宏大叙事,类似话题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完全不可知、也不可预期的。

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去寻求做到,即便这个世界真的很糟且你对其毫不可控,我们也要随时可以自救,也随时能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的小世界中去贡献善意,去努力建设,去努力寻求一种“哪管外界狂风暴雨,也无法带走我为自己创造的独立美好”的状态。


我也会更多开始要求自己:当现实不那么如意时,不妨站到“高处”来看待和思考更多问题。有时候,问题无法被解决,但也许可以被超越。

譬如,当下的某种很难消解激烈负面情绪,如果站在一个季度、一年、甚至10年的周期来理解和看待之,也许就会变得不再那么不可逾越。

包括,站到更高处之后,很多看起来难以接受的事也会变得合理。譬如,在本文的2和3里,提到的所有背景,其实决定了在2010-2011年那几年的微博上,注定会产生大量类似的悲观情绪和事件。

但回望之时,你会发现这些事件,可能也只是某个大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细微组成部分而已。


08 /

其实,一个人越往后,你越会发现,宏观的很多事是无法影响,甚至你都无法讨论的,你只能接受。

但微观才是你能够去影响、改变的部分。


因此,也许你本就不应对于“宏观”和“外部世界”存有太多要求和执念式的期待。

相反,你要寻求的“稳定性”和“期待”,可能更应该回归到你自己身上,回到你的思考和精神世界的广袤、独立当中去。

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换种角度来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人们诞生于一个悲惨的世界,但却总是可以寻求通过各种手段来改善自身的处境,努力寻求美好。


我把这叫做“个体自救英雄主义”。

罗曼罗兰有句被广为传颂的名言,要表达的大体也是类似的意思——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


这是我后来给自己找到和建立起来的“信念”,也是我认为可能会更值得更多普通人期待和坚守的事。(完)



PS,如果你曾是《运营之光》这本书的读者,不妨看下下面这篇推文,帮我一个忙——

所有《运营之光》的老读者们请进

相关阅读

  • 最容易自我认知不清的3种人

  • 前几天,我在《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上限有多高?》这篇文章中,说了4点——1.自我认知清晰程度+自我认同感。 2.底层欲望和企图心。 3.眼界视野和“向上交流”的能力。 4.目前已有的
  • 古典:我为什么每天坚持读书写作?

  • 总有人问我,有哪些值得长期坚持的好习惯?按我自己的经验,我觉得有3个。 第一,读书和写作。 我已经在「个人发展共读会」知识星球里坚持日更399天了,累计输出近百万字。每天的读书
  • 古的idea | 做自己的代价和别忘记为什么出发

  • 这是古典古少侠的第522篇原创文章开始之前先说一件重要的事:微信又改版了,这导致没有星标我们的粉丝,可能看不到我们精挑细选的封面和推文了。所以希望你帮忙设个星标,具体步骤
  • 古典:成绩公布,474万考研人的“生死之战”

  • 这是古典古少侠的第523篇原创文章昨天考研成绩出来,很多人都在关注。如果你,或者身边家人、朋友有在考研,祝成功上岸啊!每年考研,都是一场“生死之战”。有过线的欣喜,但客观来说
  • 古典:我为何拒绝了一年读100本书的编辑?

  • 这是古典古少侠的第524篇原创文章最近我拒绝了一个一年读100本书的人。他是来面试的小编,我请他说出一本对生活改变巨大的书,讲一个观点和小故事。结果他想了半天也没说出来。
  • 铁饭碗保不住了,该何时离开体制内?

  • 这是古典古少侠的第525篇原创文章开始之前先说一件重要的事:微信又改版了,这导致没有星标我们的粉丝,可能看不到我们精挑细选的封面和推文了。所以希望你帮忙设个星标,具体步骤
  • 人均月入过万,是大多数打工人的错觉

  • 这是古典古少侠的第526篇原创文章很多月薪1万的人,觉得自己收入不高。但你猜,这个收入在中国是个什么水平?前5%。中国还有6亿人每月收入只有一千块,所以月薪一万真不算低薪水。
  • 赚钱阶段

  • 赚钱有四个阶段,项目赚钱,赋能赚钱,模式赚钱,最后资本赚钱。项目赚钱是什么?比如你是做抖音带货的,前期是靠自己冲在第一线,去钻研项目,肯吃苦去钻研一个项目,靠自己的执行力赚钱,但是
  • 赚钱的四个阶段

  • 业务有了新的调整,投入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更新较少,说来也惭愧,离我21年初定的更新目标还有点距离,今天抽空写一篇分享,也顺便给大家拜个晚年。21年在全网也拥有了25万的小伙伴,非常
  • 无论婚姻还是交友,这类人是必须远离的!

  • 这是王子冯的第257篇原创文章前方高能预警:本篇文字犀利,可能跟你们平时看到的不太一样。我最痛恨的行为之一就是借高利贷去消费或创业。利滚利,借100w,很快就滚到300w。然后把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10年来,一个愤青+悲观主义青年的转变

  • 2周前在《我们要如何应对强烈的“无力感”?》一文中提到想写一篇类似的文章,今日兑现,分享给各位。考虑到部分话题的敏感,本文只能点到为止,也只聊个体认知,不过多讨论宏观大势。
  • 上海现状背后的“两难博弈”和一些思考

  • 01 /迄今,上海进入“封禁”状态已经超过一个月。而零星的奥密克戎,仍然不断出现在郑州、北京、哈尔滨、江西、山东等地,带来各种或大或小的影响。今年春节前,我曾在自己的知识星
  • 6个有关内容、个人IP的认知误区/盲区

  • 当前,想尝试通过内容做个人IP、个人品牌的人越来越多。实在的讲,这也确实是个值得去尝试的机会。但对应的,背后的认知误区和盲区也很多,大家也有很多疑问。最典型的,莫过于“素人
  • 《运营之光3.0》限量招募100位品鉴官

  • 是这样,你可能已经知道,《运营之光3.0》即将上市了(目前倒计时1个月ing)。为了更好迎接上市,我的图书出版策划人帮我做了一个新书品鉴会,限额邀请100人参加。这个品鉴会为期一周,在
  • 最容易自我认知不清的3种人

  • 前几天,我在《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上限有多高?》这篇文章中,说了4点——1.自我认知清晰程度+自我认同感。 2.底层欲望和企图心。 3.眼界视野和“向上交流”的能力。 4.目前已有的
  • ​关于《流浪地球2》的强烈推荐和思考

  • (1)几天前看过《流浪地球2》之后,就有了难得的冲动想认真写篇影评。看之前,就有预期它会是部不差的电影。但看完后的第一感觉,是赞叹和几分震撼:这是原本不应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