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中央摊牌了

日期: 来源:拾遗地收集编辑:十一弟


文/十一弟


最近,有个政协委员给财政部递交了一份提案——


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怎么防范化解?


财政部没给地方政府留下一丁点幻想,强硬表态——


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


前几天,也有记者问了财政部长刘昆同样的问题,他还是让大家别抱幻想——


“我们将进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预期,推动形成政府和企业界限清晰。”


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从哪里来?唯一的答案,城投公司。


在中国,城投公司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游离于政府体制之外,它们像现代化企业一样进行管理,以市场化方式运作。


但却承担着相当一部分的政府职能,帮地方政府融资,在城市里修地铁、建高架、起高楼。


2021年末,全国各级政府总债务是53.74万亿,GDP总量将近115万亿。


其中,中央政府债务余额23.27万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0.47万亿。


如果只计算政府债务口径,2021年中国政府的债务率是46.7%,远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


但是,政府账面上的债务之外,还有城投公司帮地方政府背负的隐性债务。


有机构做过测算,2021年末,地方城投公司的有息债务余额高达56万亿,比政府总债务还高出了两万亿。


而到了2022年,全国城投公司的债务规模,可能已经增加到了65万亿。


政府债务加上地方城投的有息负债,轻松超过全年的GDP,债务率达到了100%以上。


但是,中央财政已经摊牌了——


要跟城投公司划清界限,城投公司拉下的饥荒,地方政府自己料理,中央不会来兜底。


“谁家的孩子谁抱”,一直靠城投公司融资的地方政府,现在拿什么来救助城投公司?


很长一段时间,城投公司帮地方政府修地铁、建配套,换来土地增值,政府收储土地以后出让给开发商,城投公司兑现收益。


可是在去年,房地产垮了,老百姓宁愿把钱存起来,也不买房,政府的土地没人买,城投公司的日子过得紧巴。


地方政府需要钱,但土地没人买,只好又找到了城投公司。


去年,城投公司集体在土地市场活跃了起来。


有些城市的土地出让,八成以上的拿地企业,都是地方政府的城投公司。


财政部又发现了一些风险苗头,城投公司举债拍地,相当于给地方政府变相融资。


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于是,去年九月份,财政部发了一份通知——


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虚增财政收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


财政部的措辞很严厉,“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问责一起。”


两杯毒酒选一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地方政府还是硬着头皮选择了继续卖地,城投公司继续当托举债拿地。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地方政府,因为被发现安排了城投公司在土地市场托底,而被处理和问责。


可是,饮鸩止渴的恶性循环,让很多城投公司撑不下去了。


去年,一些地方政府的城投公司,已经开始暴露出风险,甚至站到了破产的边缘。


兰州公交集团发不起工资,绞尽脑汁地想了个办法。


让员工从银行贷款维持生活,公交集团给员工贷款提供担保。


在年轻人扎堆逃离大城市后日思夜想的“理想家园”、“精神寄托”——鹤岗。


零下二十六度的大冷天,一家供暖企业却突然决定要停止给居民供热。


煤价暴涨,政府没钱补贴,供暖企业赔不起,只能把锅炉熄了。


贵州遵义市最大的城投公司——遵义道桥,去年就已经违约了。


遵义道桥,主要负责遵义市公路工程施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和土地整理等业务。


但靠这些业务带来的收入,遵义道桥还不起银行贷款。


2022年底,遵义道桥终于重组了银行贷款,156个亿。


重组后的银行贷款期限调整为二十年,前十年仅付息不还本,后十年分期还本。


城投公司欠下的烂账,竟让银行默默地扛下了所有。


如今,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已经醒悟了,救助城投企业,化解隐性债务,还是要先把房地产扶起来。


十年过去了,房地产还是支柱产业。


为了刺激老百姓买房,首付比例调了又调,贷款利率降了又降。


可当惯了韭菜的老百姓喜欢跟风,买涨不买跌,去年把钱都存到了银行里。


这几天,央行刚刚公布了老百姓的存款数据。


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了26.26万亿,同比多增了6.59万亿。


其中,住户存款增加了17.84万亿,创下历史新高。


看到老百姓在银行有这么多存款,专家们坐不住了。


为了给房地产鼓与呼,有个专家提了个建议——


“中国居民存款又增加了15万亿,如果有三分之一拿出来恢复对房屋、装修等购买,中国经济不就能顺利恢复了吗?”


终于还是打起了老百姓钱袋子的主意。


听完专家的建议,不少网友也很激动,“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了。”


可是,城投企业嗷嗷待哺,地方政府等米下锅。


还能怎么办呢。


相关阅读

  • 突发! 锂都停产整顿!

  • 近日中央工作组密集赴江西宜春调研、督导当地锂矿开采。另据记者了解,宜春当地锂矿选矿企业目前已全行业停产整顿。近一周来,中央派至宜春的工作组分批次先后赴宜春调研,其中包
  • 年后找工作,请避开这四类公司!

  • 欣怡面试了一家公司,公司面试题中有一个是按照要求出一份项目方案,结果做完提交给对方后,对方就不回复了,面试是否通过也不提,询问也不答复。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方案被白嫖了。不
  • 年后想跳槽,想清楚这3点再跳!

  • 复工之后,同事小李有点心不在焉,起初以为他还未从“假期综合症”中恢复,但今日才知道,他是在谋划“出走”。“年终奖到手了,年也过完了,该替自己考虑考虑了。”他想跳槽的想法,让我
  • 北交所上市公司2022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301.79亿元

  •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记者姚均芳)记者从北京证券交易所获悉,截至2月28日,175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均已披露2022年度业绩快报,共实现营业收入1301.79亿元,同比增长21.55%。  净利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中央摊牌了

  • 文/十一弟最近,有个政协委员给财政部递交了一份提案——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怎么防范化解?财政部没给地方政府留下一丁点幻想,强硬表态——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
  • 国企动起了歪心思

  • 文/十一弟又是新的一年,2022年终于熬过去了。去年,整个房地产的日子都不太好过,除了浓眉大眼的央企与地方国企。珠海市最大的国资企业——华发集团,它的房地产业务由旗下华发股
  • 别以为真的上岸了

  • 文/十一弟过年之前,中骏发行了一笔本金15亿元的中票,让老板黄朝阳松了一口气。跨年致辞,黄朝阳激动地来了一句——不浪费每次危机,才对得起每次危机。这真的是把丧事喜办了。时
  • 京城一哥,亏麻了

  • 文/十一弟北京最大的国企开发商——首开股份,在去年遭遇了滑铁卢。根据业绩预告,2022年,首开股份的归母净利润亏损了10亿到15亿。民营房企一个接一个地躺下之后,现在轮到浓眉大
  • 越秀,玩起了野路子

  • 文/十一弟据说,北京楼市又开始回暖了。疫情三年,房价涨回来只用了一个礼拜。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组数据,北京的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均已转涨。于是,北京楼市的暖意,就出现在了开
  • 疯狂赌房价,国企也栽了

  • 文/十一弟十年前,华远地产的当家人,还是地产大佬任志强。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任志强名声在外,大家才知道这家北京西城区国企开发商的存在。那一年,华远地产的销售规模是56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