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黄河奔腾入海的山东,昂起龙头,发挥引领、带头效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董彦岭认为,任何省份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国家战略。
相关政策优势,也在不断推进山东的创新发展步伐,在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喜地看到——
这五年,区域协调发展显著进步。“一群两心三圈”格局持续优化,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成效明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加快建设,西海岸新区加力提升,4个省级新区加速起势。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增加值全国第一,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占全国近40%。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2446公里、8048公里,骨干水网框架基本形成,现代化机场群建设提速,综合立体交通网持续完善,东西互济、南北贯通、陆海统筹大格局加速成势。
看未来,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加快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协同发展,争取济南、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启动济青发展轴带三年行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走廊,更好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抓好烟台、潍坊等国家试点,
董彦岭表示,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
山东未来继续做大做强区域经济,离不开绿色、低碳、环保的加持,要在“可持续”发展中做文章,才能够确保高质量发展。
在这个区域发展格局中,政府起到主导作用,不管是沿黄生态廊道的建设,还是黄河口国家公园的创建,都是一种对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引领。
在此期间,山东大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谋划实施15000个左右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
创新加强用地、用海、用能等要素保障,推动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上半年实现中交,加快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海尔卡奥斯生态示范园、东旭光电新型显示、宁德时代新能源、天辰齐翔新材料等项目建设,研究推进青岛石化异地搬迁。发挥政府专项债券等撬动作用,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在这种引领作用下,较为活泼地利用相关资本的投入,引导区域经济朝着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中走向深入。”董彦岭认为,引入新能源制造业等将更有利于山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于传统经济形式的依赖,从而做大做强区域经济,让山东更“出彩”。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陈彤彤 编辑:孙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