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汇智龙江 邮储注力”新材料科技成果专场路演在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举行,为科技成果转化架起“鹊桥”,助力高校院所与企业“联姻”,共谋产业发展新突破。
活动现场,一项项聚焦科技前沿、助力龙江创新发展的新材料科技成果绽放科创之花,与产业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无缝对接”。
成果转化亮出“龙江坐标”
“道路积雪凝冰是冬季交通长久以来的‘痛点’问题,我们团队开发的冰雪道路安全监测系统能够对冬季路面冰雪状态进行主动感知及预测,结合团队主导构建的我国路面抗冰防滑理论技术体系,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冬季道路运营管控。同时,我们还研发了新型主动抗凝冰系列材料,该材料不仅可以在新建沥青路面中使用,还能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程中应用。”项目路演一开始,哈尔滨工业大学谭忆秋教授团队带来的“寒区路面抗冰雪新技术的新材料应用”项目便迅速抓牢了哈尔滨科创科技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燃的目光。
“刚才听完您的介绍,说咱们致力于成为冰雪道路安全管控‘国家队’,成为首个冰雪道路监测系统和低冰点材料供应商,立足龙江引领国家冰雪道路安全产业发展,并且具备独立知识产权,关键专利布局完整,我感到十分振奋!”刘燃说,基于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的资源禀赋而开展的高科技与高工业增加值的产业,未来将是一片极具优势的蓝海。
实地对接共绘“龙江答卷”
“聚酰亚胺绝热吸声材料是以聚酰亚胺树脂为基体发泡而成的泡沫材料,由于分子链中刚性且稳定的芳杂环和酰亚胺结构,使其成为聚合物中稳定性最好的泡沫材料之一,既能耐高温,也可耐极低温。区别于普通高分子泡沫材料易燃、发烟、烟毒性高的缺点,聚酰亚胺树脂的优良特性,赋予了聚酰亚胺泡沫材料不燃、无烟、无毒、耐高低温等优点。”哈尔滨工程大学孙高辉副教授向与会嘉宾路演推介,聚酰亚胺绝热吸声材料具有低密度、绝热、吸声等特性,在航空器和船舶轻量化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不仅可以达到绝热、降噪目的,还可以提高航空器和船舶速度、降低燃油消耗、大幅度提高其续航能力。
“单纯的蜂窝芯材确实在多功能化方面存在‘缺腿儿’,现在单纯蜂窝芯材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聚酰亚胺泡沫在蜂窝中的有效复合为多功能一体化蜂窝芯材带来了新希望,将为我们企业对于系列产品的开发带来巨大助力,希望在这个领域我们加强紧密合作。”活动现场,黑龙江众合鑫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隋广奇感到路演项目正是企业所需,希望以此为契机,未来能有更多的科创项目在企业落地转化,共绘龙江答卷。
项目推介增添“龙江动能”
“我们团队研发了一款全功能、小型、所有模块全部国产化的激光烧结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做到了全球最低价。创制的生物质激光烧结系列耗材在全生命周期内节能环保,性价比高,适应面广,通用性强。材料易成型,成型能量低,打印件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稳定的性能,易着色,方便后处理。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路演现场,频放大招。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郭艳玲向与会嘉宾路演推介“新型生物质系列耗材与全功能激光烧结设备”项目的技术亮点。
“这个项目很有市场前景,尤其是在医用模型这个细分赛道。项目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化路径很明晰,从产品到市场和运营的商业模式可以进一步完善,建议引入战略投资者,在品牌、渠道和运营方面给予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邹鹏作为路演分析师,与路演嘉宾详细探讨项目未来应用场景及研究方向。“是的,一般医疗模型的打印可以作为医患沟通、手术规划和手术练习。我们团队现在正在做的PEEK高温设备研制,打印件是可以替代金属植入物植入体内的,因为金属材质的植入物对核磁共振检查会有影响。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优质的3D打印产品投入市场,能够为患者就医提供多种选择,助力健康龙江。”郭艳玲说。
从天然石墨精深加工产品的绿色制备及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到石墨烯发热膜制备及典型应用,九个成果项目在路演现场依次亮相,一场项目与产业“双向奔赴”的科创盛会火爆出圈。
来源:龙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