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中日韩企业家展望2024年经济

日期: 来源:环球时报收集编辑:环球时报

本报记者 陈子帅 易 佳

2023年,席卷多国的通货膨胀给经济复苏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年末之际一场扰乱全球供应链并引起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红海危机,让人们更加认识到地缘政治对全球性产业和跨国公司的重要性。在复杂多变的政治和经济局势下,中日韩三国企业家如何看待2024年的机遇与挑战?为此,2023年12月8日至15日,《环球时报》联合《日本经济新闻》、韩国《每日经济新闻》针对中日韩三国企业管理者开展第12次年度调查,暨“2024年中日韩企业管理者经济预期调查”。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对世界经济形势的看法和预期最为乐观,三国多数企业均选择通过加强现有合作来应对供应链危机。

中企最乐观,日企次之,韩企最悲观

此次调查分为“现状与展望”“变革与突破”“发展计划”“地缘政治影响”四大板块。在“现状与展望”板块中,对于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最乐观,日本次之,韩国最悲观。超过半数(55%)的中国受访企业代表(中高层管理者)认为,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处于增长状态,占比远超日韩,也高于上一年的结果(51.5%)。相比之下,韩国仅12%的受访企业代表认为处于增长状况,近七成(67%)认为全球经济处于恶化状态。

对于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预期,也是中企最为乐观,韩企最悲观。预期2024年世界经济将处于增长状态的中国受访企业代表占比超过2/3(67%),日韩的占比分别为46%和34%。韩企代表的预期最悲观,36%的受访企业代表认为将停滞不前,31%认为将恶化。

调查结果还显示,中日企业看好本国经济现状及未来走势,分别有89%(中)、81%(日)的受访者认为,本国经济将在2024年实现增长,这一比例在韩国相对较低,为58%。在中企受访者看来,2024年中国经济将实现增长,主要得益于良好的政策支持、积极拉动内需、科技进步等因素。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目前正处在结构转型阶段,有行业快速增长,也有行业会逐渐萎缩,而扩张行业多于收缩行业,经济和产业整体朝着正向发展,所以中国企业才会乐观看待。他进一步分析说,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高于发达国家,同时前者坚持经济全球化,共享成果,再加上世界正处在科技突破的前夜,这些都是世界经济形势的乐观因素。而地缘政治冲突、美国逆全球化做法和贫富差距等问题是世界经济回暖的阻力。

关于一年后(2024年末)本企业经营环境的预测,中日企业代表较韩企更乐观,中日韩三国认为企业经营环境将有所改善的比例分别为67%、58%和36%。大韩商工会议所调查本部长(常务理事)姜锡久认为,在半导体和电池等主要行业全球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抢先投资,但高物价和高利率对企业投资资金的筹措造成很大负担。姜锡久说,在外部风险没有完全化解的情况下,韩国国内经济活力可能会下降。

如何应对供应链混乱?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报道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经济学家担心,不断加剧的冲突将破坏经济增长,尤其是破坏全球供应链。

如何应对供应链混乱?在本次调查中,三国多数企业代表所在企业首选“加强现有合作”,选择率均在四到六成之间。其次是发掘新供应商,三国企业代表选择该项的比率均不低于40%。此外,在中日企业看来,扩大半导体、零部件、材料等库存量也是一种应对措施,选择率均在两成左右,远高于韩国(7%)。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何自力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日韩与中国经济有密切的互补关系,特别是过去在制造业、半导体产业上合作较深,但目前美国企图拉拢日韩围堵中国,破坏三国的经济发展。未来三国如果加强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合作,无疑利好三方,尤其能帮助韩国走出经济困境。从长远来看,中日韩三国合作是大势所趋。

在被问及“关于供应链,贵公司目前计划搬迁到哪个国家/地区,或计划在哪个国家/地区新建工厂或销售点?”中企更看重国内市场,六成受访企业选择不搬迁或在中国国内搬迁/新建。此外,中日韩企业均看好东南亚市场,选择计划搬迁/新建区域为东南亚的比例分别为24%、20%和42%。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陈凤英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中国企业更愿意留在中国的原因有3点:一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外部压力比日韩企业更大;二是2024年中国经济的确定性上升,中国企业看好2024年的国内市场;三是不管是需求还是供给,中国市场都还有拓展空间。

此外,2024年有并购计划的中日韩企业,在市场偏向上存在一定差异。中企更看重国内、俄罗斯市场,日韩企业更青睐美国及本国市场。

双边关系影响企业经营

英国广播公司(BBC)15日报道称,过去3年来,全球危机不断发生并交织在一起,世界经济一直笼罩在大规模地缘政治变化的阴影之下。有外媒称,持续动荡的地缘政治,对企业经营造成空前打击。

本次调查中,对于2024年全球地缘政治形势的发展,中企代表中,持悲观和乐观预期者分化较明显,多数日企代表认为将保持现状或恶化。

“美国”是本次调查中的一个关键词。在日韩,均有76%的企业代表认为美国总统选举可能对本企业经营产生巨大影响。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当下日韩企业与美国市场的联系程度更高,所以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对它们的影响也更大。

在中日关系方面,九成(90%)日本受访企业认为目前的中日关系对公司业务无影响,但近四成(38%)中国受访企业表示有负面影响。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综合战略研究室主任卢昊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这反映出在当前中日关系持续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仍在积极保障外资企业在华正常合法经营,包括日本企业。而日本通过所谓“经济安保战略”对中国企业设置合作障碍,中企在日投资的政策条件和商业活动氛围都受到影响。

在中韩关系方面,55%的韩国受访企业代表认为目前的中韩关系对公司业务有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中韩均有相对多数企业代表认为尹锡悦执政后对中韩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两者比例分别为48%和61%。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副教授李家成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尹锡悦政府对华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想要降低对华经贸依赖,这严重冲击了与中国做生意的韩国企业。尹锡悦政府追随美国,受美国《通胀削减法》等政策影响,中韩企业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遭到限制。

调查结果还显示,对2024年中韩关系持改善预期的中企代表(47%)占比高于韩企(34%)。李家成说,韩国企业更了解韩国政府政策,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

相关阅读

  • 美媒:中国大坝重新蓄水,是好事

  • 美国彭博社1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大坝正在重新蓄水,这对气候来说是个好消息 尽管中国快速建设的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令人感到兴奋,但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来源仍然是最传统
  • 匈媒:打压中国电动车苦果欧洲自己尝

  • 匈牙利“今日匈牙利”网站1月15日文章,原题: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打压可能损害自身竞争力和消费者选择 欧盟委员会将对中国车企展开调查,以决定是否征收旨在保护欧洲电动汽车制
  • 欧美玩具八成仍是“中国制造”

  • 英国路透社1月16日文章,原题:玩具制造商从中国转移并非易事 玩具制造商正在努力应对中国生产成本上升,不过在将生产转移到其他成本更低的地方时,并没有找到简单的方案。6年前,玩
  • 外交部:多国支持中国统一大业

  •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6日表示,1月13日以来,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公开重申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坚定支持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支持中国统一大业。 当日
  • 联合国将发行中国农历龙年邮票版张

  • 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将于19日在纽约发行中国农历甲辰年特别版邮票版张——龙票版张,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龙票版张由每枚面值1.50美元的10枚邮票组成。单张邮票左半部分为联
  • 首届海淀区军创企业投资对接会举办

  • 近日,首届海淀区军创企业投资对接会暨产品推介会在中关村科学城四季科创中心举行,吸引了投资机构、企业家、军创项目等300余人参加。活动以军创企业产品展示交流为纽带,为军创
  • 广东东莞创新模式服务企业

  • 东莞聚焦企业发展中的难题,优化提升“企莞家”服务项目。图为服务专员所服务的一家企业的车间。(资料图片)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疏通外贸出口堵点、“企莞家
  • “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首辑新书发布

  •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话语的全球传播,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推出“上海国别区域全球知识文库·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中日韩企业家展望2024年经济

  • 本报记者 陈子帅 易 佳2023年,席卷多国的通货膨胀给经济复苏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年末之际一场扰乱全球供应链并引起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红海危机,让人们更加认识到地缘政治对全球
  • 38万余元 !​蚌埠这个社区分红啦!

  • 总金额38万余元蚌埠市怀远县这个社区分红啦!1月15日天气虽然寒冷怀远县引凤街道马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却是暖意融融、热闹非凡“我家有9口人,今年领取了集体经济分红1800元。”
  • 澳门宣布4月停办赛马

  • 已有44年历史的澳门赛马活动将于今年4月结束。据《澳门日报》16日报道,澳门政府跨部门15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行政法务司司长张永春宣布自今年4月1日起解除赛马专营批给合同
  • 冬鸟“普查”,德国人坚持了13年

  • 图片说明: 冬鸟“普查”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昭 东每年1月,德国自然保护联盟都会动员民众参加“冬季鸟类一小时”活动,在公园或自家花园中统计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这也被民众称之为
  • 红海危机下,陆路货运作为替代方案更加急迫

  • 本报记者 白云怡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朱马尔特·奥托尔巴耶夫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不稳定局势的加剧、世界各地的冲突以及反全球化的势头,使目前占国际货
  • 丢垃圾即将收费,港人开始“断舍离”

  • 香港“都会固体废弃物收费(垃圾收费)”将于今年4月1日实施,市民须购买指定尺寸的袋子及标签,包好垃圾才能弃置,违例者最高可被罚款5万港元。据香港头条日报网16日报道,行政长官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