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身处彷徨,请你仔细看完这几点建议

"

这个世界上有个很大的误会,那就是以为人的种种想法都是由话语教出来的。职场中就有一些这样“好为人师”的“过来人”,试图把自己那套早已过时的观点灌进年轻人的脑子里,美其名曰“为你好”,实际不过是显示优越感与压榨你的托辞罢了。

现在的年轻人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早已不是旧时代的愣头青,前人大手一挥,口号一喊就义无反顾往前冲。他们接触到的世界更广阔,价值观更直接,更加具有独立意识,他们学会了很多东西,就是学不会“听话”。想要用那老掉牙的条条框框“镇压”年轻人,我只想说:不可以,也没必要。

1、“年轻人刚开始别太看重工资”

这恐怕是每个应届生都听过的一句话。说的人多了,错的也变成了对的。于是,所有人都觉得应届生就是打包赠送的劳动力,包括他们自己都认为自己不值钱,以致出现应届生谈薪资像犯罪,甚至倒贴上岗的畸形局面。在经济学上,这就叫“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诚然,应届生缺少经验,起薪自然比不上经验丰富的老鸟,但让你别在意钱的,大概家里都有五套房。简单算笔账,以上海为例,正常外环外合租房最便宜也要2000块,押一付三再加中介费,一次就得交上5个月房租,吃饭交通2000块,水电燃气300块,偶尔买点衣服1000块,合计13300,万一想报个班提升自己,学费少则几千贵则上万。

另外跳槽的话,通常涨薪幅度也不会超过50%,所以你的起薪直接影响你未来的工资,这个时候,你还觉得工资不重要吗?想学经验,不管薪资高低,一样教你做人。那些告诉你工资不重要的人,我真不知道该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还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2、“女孩子工作不要太拼嫁得好就行了”

几年前,中央二套《对话》栏目中,一位大四女生提问说:“社会上都说‘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请问这一点是否有道理?”主持人听了,当即就给她怼回去了。长辈眼中的“嫁得好”,无非是找个有钱老公当长期饭票,甚至还有“找个有钱人嫁了,人生少奋斗20年”的说法,不用上班当社畜,没事就去各大商场买买买,想想还挺美好?

醒醒吧你!贫民女孩嫁入豪门,只有少部分能活成晶晶,大部分都过成了林品如。真正幸福的婚姻,双方的经济实力应该是旗鼓相当的,有些人想靠婚姻去不劳而获,不仅是对自身人格的贬低,更是对人生的不负责,9102年了,还想靠男人翻身,怕不是从清朝穿越而来?何况在这个基友手牵手,渣男遍地走的时代,你真的觉得“嫁得好”比自己拼容易?

3、“年轻人要把公司当成自己家”

这条,我就问一句:既然公司是我家,为什么迟到要扣我的钱,加班却没有加班费?

4、“年轻人老是跳槽以后不好找工作”

这就好像,你本以为捡了块糖,吃了一半,发现里面包的是屎。你正打算扔掉,突然有个人抓着你的手说:吃都吃了,不吃多浪费,你看我都吃下去了不也好好的?扔掉说不定以后连屎都找不到了。虽然例子有点糙,但是理不糙。

过去的人们似乎对工作都比较长情,一份工作就是一辈子,但在物质匮乏,科技落后的年代,就业机会非常有限,温饱是百姓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只要能吃饱穿暖,人们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所谓个人价值,长辈之所以对”稳定“如此魔怔,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乏职业安全感,害怕变化。

但如今,时代早就变了,商人特朗普都能跳槽当总统,婚姻都可以签订合同,我等平民换几份工作又有何不可呢?在合适的地方才叫积累经验,在不合适的地方那叫虚度光阴。一生很短,我们没那么多时间在不适合自己的地方蹉跎,及时止损才是现代社会生存智慧。

5、“能者多劳”,职场中最无耻的一句话

百科对”能者多劳“的解释是:能干的人做事多,劳累也多。原意是对人表示赞誉,没想到却成了职场老油条剥削新人的完美说辞。可是百科解释还有后半句:能力强的人酬劳也多。所以那些整天叫我做logo,画海报,做PPT,写方案,修电脑的人,咱们什么时候把劳务费结一下?这届年轻人也太难了,不仅要独自扛起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还承担了太多莫须有的骂名:不负责,不懂事,没毅力,吃不了苦,“垮掉一代”的大锅,从80后肩上重重甩到90后头上。

1、2019是史上最难就业季?

从长期宏观角度看,90后总人口比80后少了,按照这个逻辑,面临就业的大学生应该在减少,但实际上却年年在增加。原因在于虽然90后人口在减少,但由于大学扩招,最终导致高校毕业人数增加。但社会的总体岗位需求,在行业未发生大变革的情况下,不会有太大变动。社会岗位不曾增加,高校毕业人数增加,且希望得到好工作的人数增加,岗位和就业者之间产生错配。如果每个毕业生都要就业,必定需要有人去工厂或者送外卖。所以归根结底并不是工作难找了,而是以为自己能找到好工作的人变多了。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工作从来不难找。形象地说,今年毕业人数834万,从上往下数100万人,这批人找工作肯定容易,甚至年薪几十上百万,但从下往上数100万人,这批人找工作或许就不那么容易了。说到底,所谓的工作难找,除了客观条件,更重要的是心理层面,求职者的预期与现实存在一定的落差。

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很严峻,每年都被叫做“最难就业季”。在我看来,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整体增加,另一方面很多毕业生喜欢一窝蜂去热门城市、热门领域和热门岗位,导致整体就业压力上升。要想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不仅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增加就业竞争力,同时还要多元化就业,考虑更多的区域和行业,起到分流作用。

2、哪些行业最有“钱景”?

社会高速发展时尤其需要科技人才,社会平稳发展时,相对比较需要文科、艺术类人才。长期来看,我认为科技永远是社会的底层推动力。这个社会一定会鼓励愿意去啃真正硬技术的人。往硬科技的行业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比如人工智能、医药、基因、编程等。所谓的热门行业可能是暂时的,但是科技行业的趋势是长期的。

在我看来,行业“钱景”是个陷阱问题,一是行业前景和个体前景不是一回事,二是我们还需考虑到个人优势与具体行业、岗位的匹配。与其关注行业,我更建议关注趋势,即超越单一行业的趋势性现象。过去三十年、未来三十年,最值得关注的趋势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变革浪潮。互联网巨头成为市值最高的公司,如苹果、谷歌、阿里巴巴、腾讯等。

从个体看,过去20年一个人如果是从事互联网相关领域,他的个人成就和财富会超过没有触网的人。这个趋势远未到顶,仍处于钟形曲线的左侧快速上升区。正如过去十年我们在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一波波浪潮中看到的,新的可能性不断涌现。 对职场新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抓住数字化趋势。当下毕业生都是在互联网数字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如果能把专业知识、个人兴趣和数字化浪潮结合起来,他们能更好地找到个人与事业的匹配,当然也能找到个人与财富的匹配。

每年都会有各种调查显示某些行业的薪水更高,更有前景,但这些并不是绝对的,最终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要看其个人能力和兴趣。同一个行业不同岗位的差距很大,比如金融业,普通的柜台人员和研究分析师不能一概而论。就算同一个岗位,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成长之路,有的人三五年依然做着重复的工作,有的人一两年就升职加薪。

3、去北上广深还是新一线?

选择一个城市很重要,它就如同一个容器,决定着你未来能走多远。高考填志愿时,我们有一次选择城市的机会,毕业后有第二次选择机会。总体而言,大部分人只能降维选择,升维选择的概率较小。比如杭州高校毕业生回三四线老家很容易,但去上海北京的机会并不大。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有事业心,毕业后尽量往超一线城市跑,尽量去升维选择,但至少也要保底,尽量留在自己读书的城市。

如果是追求相对的性价比,可以选择新一线城市,但在尚未考虑全面时,尽量不要一头扎进三四线城市。每个城市都具有其网络效应,大城市经济发展吸引人才,人才带动配套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又会吸引人才,这是一个正向循环。小城市相对闭塞,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较少,周围缺少优秀的同龄人、聚会、论坛等等,慢慢地会让一个人进入到慵懒甚至颓废的通道。

选择在哪个城市工作,的确是重大的选择。但如果不考虑家庭、房子等外在限制,城市选择的重要性在降低。现在,优秀人才往往是“移动性”最强的人。他们没有那么强的城市定位,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不是在哪个城市,而是哪里有发展机会。比如我认识一个人用几年时间,在“北上深杭”转了一圈,或在公司内转岗,或因跳槽。由于互联网的某些细分行业特性,有的人在国内上学,其后工作地点在国际、国内城市间跳换,这几年也不再是很特别的情况。

再回到互联网和数字化浪潮的角度看,互联网看似消除了空间限制,但这是对用户而言的,互联网的技术、商业创新的策源地是高度集聚的,在中心发生着高速变化。远离中心,你就远离了变化。那些优秀人才移动的实质是,他们选择的不是现实世界的城市与地点,而是数字化世界的“超一线地点”。 因此,我的建议是,互联网数字化趋势是我们所处的最大趋势,如果不考虑生活住房等外在限制,如果你是愿意挑战的人,你应该去数字化世界的中心。

这几年,新一线发展很快,比如杭州的IT产业发展迅速,但整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包括金融、贸易、教育、文化等方面,跟临近的上海依然存在差距。可以说,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杭州不太可能拥有跟上海完全平起平坐的城市地位。再比如,这几年成都、重庆发展很快,但位于中国西部,远离沿海大港口,对这些城市的规模扩张和能级提升造成一定的局限,导致这些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也有限。

因此,既要看到新一线的发展速度,也要客观评价新一线与一线城市之间存在的发展条件和城市能级的差距。毕业生择业去哪里,首要考虑自己的长期职业规划,要看清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究竟是在一线城市更具竞争力,还是位于新一线的某些行业,这一点很重要。此外,城市的综合生活质量也是毕业生需要考虑的维度,毕竟每个城市依据其自身特点形成的服务业形态、教育资源、文化沉淀都大不相同。

4、你可以不成功,但必须要成长

一个人可以不那么成功,但必须要成长。一个人也可以不那么优秀,但必须要进步。如果止步不前,或者放任自流,最终被耽误的将是自己。当然,历练的过程非常艰难和痛苦。可是比起懒惰、懈怠和不努力所带来的烦恼、迷茫和焦躁,有时勤奋、刻苦还有坚持反而会让我们过得更加轻松和顺遂。

其实很多时候,一个人之所以无法变得更好、更强、更优秀,并不在于自身的能力不足或外在的条件不够,而是在该努力时总想着偷懒,在该坚持时总想着放弃,在最需要撑起时又总是打退堂鼓。人生中,无论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做成什么样的事,几乎没有一样是容易的。但只要你踏踏实实地去努力,总能为自己减少一些阻力和障碍。而越是浮躁,越是放纵自己,就会离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

我们总是太容易放过自己。你舍不得让自己多流点汗、多吃点苦、多受点累,可生活并不会放过如此贪图安逸的你,它会不断地给你压力和重担,你越想逃避,它就越不会手下留情。看过这样一句话:生命变得越来越灰暗,直到我们以为所有的光都离我们而去。

然而光还在,一直都在。只要我们把门打开一条缝,光就会涌进来。只要我们铿锵地跋涉下去,生活就可能会慢慢变成你喜欢的样子。只要我们珍惜眼前人眼前事,你会发现生活有千万种理由让你拥抱每一天。人生本就多歧途,一时欣然一时悲。若你正在低谷,再努力一下,别放弃,未来终究可期。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