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街口镇以解决群众诉求和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以多元化解纠纷为目标,创新推进“三百”行动,设立黄山市首个“枫桥无讼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层实践。
在街口镇巨川村,志愿者们走街串巷进行走访,大到政策宣传,小到家常琐事,每到一户他们都认真宣传,耐心倾听。今年以来,街口镇创新推进“百日遍访”“百日攻坚”“百日回访”,组建20支“3+N”遍访小分队对全镇所有农户进行遍访,除联村镇干、村“两委”外,将村民组长、网格员、乡贤、村民代表和党代表一并纳入走访小分队。“通过入户,我们去了解矛盾纠纷的处理情况、群众的满意度以及群众是否还有其他需求,确保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行。”街口镇工作人员吴志浩介绍。
街口镇巨川村高辉组地处深山,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该村民组目前还有十几户常住村民,村民的日常生活物资以及山核桃、茶叶等农作物的采收全都是靠人力运输。在百日遍访时,遍访小分队了解到村民的运输难题后,及时商议解决问题,积极对上争取资金,最终成功为村民们修建了约1000米的山地轨道。巨川村村民吴云火告诉记者,村民走路上山需要一个多小时,安装山地轨道后,山核桃、茶叶运输方便多了。
街口镇将“作退一步想”工作法融入基层人民调解机制中,创新设立全市首个“枫桥式”无讼服务点,联合歙县人民法院通过 “一线、一屏、一终端”线上法庭,突出诉前调解。试点开展以来,全镇6个行政村均实现纠纷“零成讼”,无讼率达到100%。“通过无讼服务点连线深渡法院,及时寻求法院的专业帮助,将问题诉前调解,在节约诉讼成本的同时,也解决了老百姓来回路程的麻烦。”街口镇综合治理中心主任曹正东介绍。
雁洲村村民张国华经营茶叶生意,15万余元茶叶欠款一直未催回。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由乡贤、五老、组长等组成的村级调解员主动上前服务,联合镇综治干部、深渡法庭法官参与调解,最终茶商方某同意了分三次还款,并明确了具体还款时间。
近年来,街口镇坚持党建引领,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高。街口镇党委副书记余正辉表示,街口镇将持续推进抓党建、促经济、促环境、促稳定、促作风的“一抓四促”工作法,织牢网格,压实推进,带领全镇干部群众不断开创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和美善治”新局面。
来源:歙县融媒体中心 凌亚娅 吴俊杰
编辑:昂禹豪
审核:朱江辉 黄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