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消息:正组织京东和美团两家购药平台展开非处方药线上支付系统测试工作,力争在今年7月1日接入200家以上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向参保人员提供服务。
在京东APP搜索“北京医保”,用户即可进入医保购药专区,选择附近支持线上医保支付的门店,选择带有医保支付标签的药品,提交购买,就能跳转支付页面,进行医保电子凭证授权。
根据新京报报道,首批正式开通线上医保支付功能的药店超过10家,包括海王星辰、高济药房、百康药房、111医药馆等,分布在东城、西城、海淀、顺义等多个区。这一系统提示目前正在进行测试,7月1日才上线。
2021年7月,国家医保局发布曾发文明确:按照线上线下公平的原则和医保支付政策,探索信息共享,实现处方流转、在线支付结算、送药上门一体化服务。北京作为全国医药大省,率先将政策落地执行,无疑具有示范效应。
仍处于测试阶段,前期接入以连锁药店为主
北京市目前有1400余家医保定点药店,“网上刷医保”率先接入的只有200家左右,北青报消息称,前期接入以连锁药店为主。
多位医药电商从业者向健识局表示,推广线上医保支付购药,是一项利好政策。不仅把购药的选择权将给广大参保人,方便患者购药,同时让这部分就医需求从医院流向实体药店,进一步实现医药分开的改革初衷。
据北京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二级以上医院门诊费用呈下降趋势,但全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达2.90亿次,相比于上一年,增加25.9%。这表明大量患者需要的是高频度、低总价的诊疗和开处方服务,这一类服务医保药店就能承接,挂上网后会让复诊开方过程更方便。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在平台上刷医保,意味着实现医保接入。如同当年第一批移动支付的推广是靠补贴打车软件,才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绑定银行卡一样,医保接入的资格一旦拿下来,后面想象空间很大。
京东和美团获得了医保接入资质,与这两家的业务属性有关。京东健康链接大量线下药店,自有配送渠道通畅及时;美团则通过帮忙跑腿的形式,实现生活圈内的药店O2O运作。两大平台各有特色,符合及时、就近、定点交付的要求,基本只是实体药店买医保药的简单延伸,这才获得了医保部门的认可。
北京这次试点网上刷医保买药,会提高医保个账的使用频率,不过总量会在可控制内。去年底,益丰大药房被上海纳入首批48家可医保线上支付的定点药店之一,益丰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每天打包600-700单线上订单,其中50多单是采用医保支付。北京地区的线上医保支付比例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出于用药安全等方面的考虑,目前北京线上可用医保支付的仅限于非处方药品,今后如果能将线上医保支付范围扩展至处方药、慢性病常用药,才能让参保人享受到更高效的医保服务。业内普遍认为,这还需要定点药店提升自身药师服务能力,才能承接住线上医保报销的政策红利。
多地实行改革,O2O模式引发零售市场争夺
截至目前,浙江、江苏、江西、广东、山西等多地,均以不同方式支持医保线上购药业务。
今年3月,上海市医保局局长夏科家指出,2023年10月19日-2024年2月29日,上海全市一共有74.16万单产生了医保互联网支付,平均一天有5000多单,增长比较迅猛。夏科家表示,现在用的是个人账户,今后可以扩展到统筹基金支付。上海市医保局正在研究更加便利的模式,直接把药品送到有需要的居民家里面。
随着早期相关试点地区和政策的成熟,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始,“外卖购药刷医保”政策将加速推广。第一波尝到红利的自然是O2O平台,实质利好的包括大型连锁药店。
网上医保支付的政策能大大推动布局了互联网零售的药店销售。根据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老百姓大药房的线上渠道销售总额约20亿元,总比增长38%;益丰、一心堂的O2O业务占据新零售收入7成以上展现出强劲势头。显然,随着医保支付的接入,今后院外市场的发展将越发迅猛。
就在各地推动这项便捷服务的同时,也有部分声音担忧,线上医保支付如何保障医保资金被合理使用?分析人士指出,今后将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控实现。
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施子海赴辽宁调研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管理时强调,要进一步探索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管理,对定点零售药店线下价格进行比价的实践,方便患者选择经济性更优的药店,推进定点零售药店价格公示、监测与治理。
撰稿|雷公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 | 朱颖
插图|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