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成了“潦草小狗”的余华,对年轻人意味着什么|大象深度

日期: 来源:猛犸新闻收集编辑:猛犸新闻

大象新闻记者 李昌

近日,电影《河边的错误》热映,让原著作者余华又上了好几轮热搜。细算下来,近两年,余华已在热搜上榜40余次,可谓炙手可热。

然而,令很多70、80后读者又好气又好笑的是,余华这个心底里的宝藏作家,却因为一张照片,被95、00后年轻人比作了“潦草小狗”,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余华本人还接受了这个说法。

以书写苦难著称的余华,怎么就成了年轻人心中颇具喜感的“潦草小狗”?频频登上热搜的余华,对于年轻人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血管里流着冰碴子”的作家

余华万万没想到,自己一张发型中分、面露严肃的照片,和一张漫画上的小狗“撞脸”了。

年轻的网友把两张图片放在一起对比后,纷纷认为,图片中的小狗就是“余华分华”,正像余华书中常有的情节一样,流言传播到最后,直接变成了“余华就是潦草小狗”。

对于网友的“恶搞”,余华本人很坦然,为了不丧失严肃文学作家的尊严,他甚至去理发店换了个发型,但“挣扎”后却发现:“不是发型的问题,是长得像!”

此言一出,吃瓜群众立即笑喷了,从此潦草小狗更加声名远扬。

但这出闹剧,让余华的70、80后读者,心里颇不是滋味。在那个网络没有普及的年代,他们认识余华,完全是靠《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而这些书,他们几乎都是彻夜痛哭着看完的。他们心目中的余华老师,应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的屈原、杜甫一般的形象。

的确,有作家看完余华作品后,曾发表过经典见解,觉得余华“血管里流着冰碴子”。他的作品,常常是在“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时代背景下,书写民生之多艰。

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是《兄弟》中的一名被压迫的中年人。在接连经历受到酷刑、儿子遇害、老婆疯掉的打击后,完全失去生活希望的他,选择将一颗长钉子,用板砖砸进了脑袋里:

“他使出了生命里所有的力气,一下子将大铁钉砸进了自己的脑袋,是全部砸了进去,那块砖头一下子粉碎成了十多块。”“孙伟父亲令人匪夷所思的自杀,迅速传遍了我们刘镇……他们说那根大铁钉足足有两寸多长,他怎么就把它全部砸进了自己的脑袋,而且砸得和脑袋一样平整,砸得就像打造柜子时用的铁钉一样,一点都没有露在外面,用手去摸都摸不着钉帽。”

书中的这些冷峻的文字,被用读书软件看书的年轻读者反复标记,点评道:“看的太窒息,已经快喘不上气。如果说《活着》是使人“缓慢受锤”地被压垮。那么《兄弟》就如同一把钢钉,被猛烈插进了心脏,满眼都是血淋淋,不忍直视。”

他书写的苦难,让年轻读者在读书时倍感疑惑的发问:“余华你是经历了什么,怎么会有这么细腻的悲痛?”

 书本外俏皮欢脱的余华

相比70、80后读者,只能靠想象来脑补余华的形象、性格,年轻网友则“幸运”得多——他们用新媒体平台,从各种渠道来获取所喜爱作家的信息,于是一个更加立体、真实的余华浮出水面。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书写苦难著称的作家,在现实生活中,既不严肃更不悲痛,反而俏皮欢脱,甚至有几分无厘头。

最著名的段子是余华对自己如何走上写作道路的阐释。有人把1998年他和莫言、王朔、苏童四个中国作家去意大利参加远东地区文学论坛的发言翻了出来,当被问到为何开始写作,余华说自己当牙医的时候一天拔八小时牙,看到县文化馆那帮人整天在大街上游玩,觉得这工作很好,所以开始到文化馆写小说,“第一天上班故意迟到两个小时,结果发现是第一个到的,我就知道这单位我来对了!”

严肃的文学冰冷的文字,和现实生活中“接地气”的发言,这种反差让网友不淡定了。随后他们发现了余华身上越来越多段子手的属性:比如在访谈中,他说自己小时候不愿上学,装病装到手术台上被割了阑尾;回忆自己搬着轮椅上的史铁生,让他去足球场当守门员……

此外,他还经常和自己的好友莫言“打情骂俏”——当然在年轻读者心中,这种名老男人间的传话叫“联名互动”。余华曾开莫言的玩笑,说他的小说《生死疲劳》写得很快,43天写成50万字,因此受到不少批评,于是莫言就改口说,“自己构思了40年”。

这些访谈“名场面”,几乎让他在人们心目中严肃文学作家的形象荡然无存。以至于那帮95、00后的后辈,敢于把余华叫做“潦草小狗”。

世界破破烂烂,余华缝缝补补

书里书外的强烈反差,真性情外加自带喜感的属性,让年轻人迅速接受了余华这个1960年生人的老作家。但真正让他们热爱上余华的,还是老余对年轻人的宽容,以及通透的理解。

余华的年纪,之于95、00后年轻人,比他们的父辈还要大上一轮。但余华的话,给予他们的慰藉,是很多父辈身上无法寻得的。

比如,在谈及年轻人自嘲的“躺平”时,余华认为,人们奋斗的目标,就是为了躺平,“我当年努力地写小说,就是为了我想过上一种不被闹钟吵醒的生活”。

而谈及当下的热词“精神内耗”,余华说这是一种积极地情绪:“任何事物都要从两方面看,精神内耗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寻找一种出口,寻找自己人生的出口。或者说寻找今天的出口,或者寻找一觉醒来明天的出口。”

余华的小说如此悲情,本人却这么欢乐,以至于有人声讨他:把悲伤留给读者,快乐留给自己。对此,余华却表示,自己是“把悲伤留给虚构,把快乐留给现实”。他这种能主导自己人生悲喜剧的能力,也让年轻人艳羡不已。

正是与年轻人的强烈共鸣,让余华“喜提”了很多热搜。那么,余华的种种讨喜言论,是对年轻人的一种刻意迎合吗?其实,余华早在成名作《活着》的序言里,就写下了答案。他说: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而这里的“高尚”不是说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诚然,余华用对自己书中人物同样的同情和悲悯,宽容并理解着时下的年轻人。

年轻人对于心爱的小猫小狗,有一句颇为温情的表白:这个世界破破烂烂,还好有你们缝缝补补。而“晋升”为“潦草小狗”的余华,也让年轻人们在充满挫折、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有了一些温暖、慰藉,像一个宽容理解而又有真知灼见的长辈,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精华修复”!

相关阅读

  • 水豚意外走红,映照年轻人怎样的内心

  • “卡皮巴拉~卡~皮~巴~拉!”蠢萌的外表配上轻松魔性的BGM,不知不觉间,人们的社交平台被一种名叫水豚的动物“占领”了。连某茶饮品牌最近推出的水豚毛绒杯套,都被一抢而空。它外表呆
  • 开屏观察|滇戏博物馆涌进年轻人

  •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开屏新闻】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滇剧,是云南省传统地方戏剧剧种,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如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 B站新操作,“榨”干年轻人

  • 本篇原创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DT商业观察,ID:DTcaijing,作 者:张晨阳 设 计:戚桐珲、运 营:苏洪锐 监 制:李晶禹。双十一临近,消费氛围愈加浓厚,品牌们的花式营销和联名动作也愈发频繁
  • “整顿”份子钱 年轻人出招了

  • 今年国庆假期,在广东惠州打拼6年多的女青年何娇娇回到家乡甘肃陇东地区某城市举行婚礼。婚礼前一天,相识20多年的好友于莺颖帮她装饰了卧室,还送来了一台全自动揉面压面一体机
  • “Z世代”新人的浪漫:用创意为婚礼“减负”

  • 婚礼庆典上,新郎马靖原望着26岁的新娘潘玥深情演唱了一首粤语情歌,还表演了一段“霹雳舞”。“我的表现还不太成熟。”新郎的一番自嘲引得现场亲友大笑。“这个画面我们会铭记
  • 蹭老式消费,香在哪里?

  • 年轻人跨界报名“夕阳红”旅行团、上班族在社区助老食堂实现“吃饭自由”、“00后”涌入老年大学与“60后”同桌一起上兴趣班……最近,一股年轻人“反向消费”的趋势正在兴
  • 这届年轻人,结婚越来越“抠”

  • “金九银十”,网络上婚礼相关话题的讨论度居高不下。有人在这期间关注结婚人数不断下跌的社会趋势,有人抱怨国庆期间随的份子花了将近一个月的工资;也有人探讨办一场婚礼所需要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川渝地区航道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宜宾开赛

  • 10月27日上午,由四川省总工会、重庆市总工会主办,宜宾市总工会、长江宜宾航道局承办的“水运畅行川渝 航道通达江海”川渝地区航道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长江宜宾航道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