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中蒙两国重启高勒毛都2号墓地考古发掘工作

日期: 来源:湖北日报收集编辑:湖北日报

中新网郑州7月9日电 (记者 韩章云)中新网记者9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中蒙联合考古项目“古代草原考古遗存研究”已在蒙古国启动,首批4名中国考古工作者已抵达考古现场。

此次考古项目的启动,旨在对蒙古国高勒毛都2号墓地继续进行深入发掘和研究,考古周期为2个月,中方将先后派出2批考古人员参与其中。

高勒毛都2号墓地是蒙古国一处大型匈奴贵族墓地,位于该国西部后杭爱省境内。2017年至2019年,河南省考古工作者与蒙古国学者对此开展联合考古。这是中国考古队首次在蒙古国境内开展的匈奴贵族墓葬考古项目,也是近年来蒙古国最大的国际考古合作项目。

图为蒙古国高勒毛都2号墓地M10与陪葬墓全景。(资料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中蒙考古工作者对高勒毛都2号墓地重新调查后确认,该墓地墓葬总数达到571座,是蒙古国境内墓葬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匈奴贵族墓地。两国考古工作者联合发掘了编号M189和M10两座不同规模的甲字形墓葬及相关附属遗迹。

发掘结果表明,M189墓主为匈奴贵族成员,下葬年代在公元前49年至公元72年之间,墓葬曾遭到严重破坏。出土器物中既有典型的草原文化马饰、带饰,也有来自中原地区的漆木器、玉器、铜器等。

图为蒙古国高勒毛都2号墓地出土文物马饰。(资料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供图

M10在规模上属于已发掘的最小甲字形墓,保存完好,墓主为匈奴贵族成员,下葬年代在公元66至130年之间。出土器物中有一套完整独角兽纹饰的银马饰、部分生活用陶器和铜器,另外有西亚风格的金饰和来自中原的玉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座墓葬的随葬品都呈现出多种文化因素混合的特征,说明欧亚大陆文化交流对匈奴贵族丧葬习俗产生了深远影响。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阅读

  • 烟台发现34座唐宋土洞墓

  • 新华社7月5日电 记者从烟台市博物馆获悉,考古工作人员在烟台莱州东关东南墓地进行田野发掘时,清理出88座墓葬,其中包括34座唐宋时期土洞墓,还首次在山东地区发现了宋代景德镇湖
  • 董耀会:西汉北伐和修长城的影响

  • 汉武帝征伐匈奴、修建长城的策略虽然获得了成功,却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汉武帝本人很清楚他所推行的征战和修建长城等一系列军事行动,耗费了巨大
  • 这里发现22座古墓,从东汉到明清

  • 河南考古发现22座古墓记者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近期考古人员在开封市尉氏县发现22座古墓,墓葬年代跨度近1600年,从东汉延续至明清时期。其中宋金时期仿木建筑的砖雕壁
  • 这里考古,有新发现

  • 河南考古发现22座古墓记者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近期考古人员在开封市尉氏县发现22座古墓,墓葬年代跨度近1600年,从东汉延续至明清时期。其中宋金时期仿木建筑的砖雕壁画
  • 剪刀、熨斗、衣架…河南考古又有新发现!

  • 河南考古又有重要新发现!罕见宋代家族墓精美壁画墓揭开面纱近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勘探发掘时发现了老庄师古墓群共22座墓葬墓葬年代跨度近1600年其中,宋代家族墓葬彩
  • 锡盟境内发现大型古墓葬群及石人像

  • 日前,田野考察人员在位于阿巴嘎旗北部巴彦图嘎苏木阿日宝拉格嘎查的一座山梁上,发现了一处大规模的古墓葬群,其中5座墓葬带有6个石人,为墓前殉葬品。区域内古墓葬较为集中且呈点
  • 河南考古又有新发现:精美壁画墓现身郑州

  • 记者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在配合郑州航空港区基本建设考古勘探发掘时,发现了老庄师古墓群,共有22座墓葬。墓葬年代跨度近1600年,从东汉延续至明清时期,其中以
  • 陕西考古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

  • 记者6月26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21~2022年,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城西片区相继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完善了该区域从魏晋、十六国、北朝、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中蒙两国重启高勒毛都2号墓地考古发掘工作

  • 中新网郑州7月9日电 (记者 韩章云)中新网记者9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中蒙联合考古项目“古代草原考古遗存研究”已在蒙古国启动,首批4名中国考古工作者已抵达考古现场。
  • 韩耀邦律师: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

  • 他从小喜欢读历史类书籍,很有爱国情怀,凭着一腔热血进入绿色军营,在某部队锻炼17个年头,曾在云南前线历经14个月浴血奋战英勇杀敌,一度出境抓过越南俘虏,训练场手榴弹投掷时曾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