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海湾生态修复工程让宁波“水清滩净、人海和谐”

视频制作 记者 周科娜(视频素材由宁波市资规局提供)

景色宜人、生物多样的生态海岸,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近日,记者从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自然资源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陆续实施了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线整治修复三年行动等一系列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一些遭受破坏的海岸线、海岛生态系统得到逐步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总体稳定向好。

“良好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是城乡文明建设的基底,也能唤起市民参与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助力于我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梅山湾(记者 张培坚 摄)

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水清滩净、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回来了

沙滩、慢行步道、亲水平台,与黛山、碧海、红桥、湿地交相辉映,一幅壮美的滨海景观呈现在眼前……如今,经过综合治理的梅山湾,近海水质稳定,海域受损岸线得到美化,海湾得到修复,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成了市民旅游、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不过,早在几年前,梅山湾却是另外一番面貌:海床淤积,高涂浅滩互花米草肆虐,滩涂“沙漠化”趋势加剧,岸线无序糙乱,区域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2016年,我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启动,开展梅山湾综合治理工程,大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先行,出台专题研究梅山湾蓝色海湾建设方案,将岸滩整治、生态廊道建设、防潮防洪、渔业避风、海洋生态修复、滨海休闲旅游、疏港交通等综合起来,海陆统筹,标本兼治。

据介绍,当时最大的难题是梅山湾的海床淤积,人工沙滩施工现场淤泥厚度达10余米,沙质易流失,固堤稳滩难度大。建设单位多方考察、借鉴区外先进地区经验,创新性采用先对底部清淤,局部土工布隔离,填筑价格相对较低的就近海沙,再用土工布二次隔离,上部再填筑质量较好的面沙的方法。在确保沙质不外流、下部淤泥不反渗的前提下,降低了成本又达到了预期效果。

通过3年来的综合治理,“水清、岸绿、波宁、潮平”的蓝色海湾呈现在了市民面前。

海域的生态环境修复,也让海湾的“原住民”重回家园。目前,在梅山湾近岸海域半封闭的海湾水体,可探知的鱼、虾、贝、藻以及鸟类等主流生物增至80余种。

现在,梅山湾已成为宁波中心城区周边最大的近海蓝色海湾,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人工沙滩,近两年来,梅山湾年均接待游客110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与梅山湾综合治理工程同步开展的还有象山花岙岛生态岛礁建设项目。2016年至2020年,历时50个月治理,投入资金约1.76亿元,通过岛体整治修复、生态旅游和宜居海岛建设、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及生境保护、海岛监视监测站点建设等,花岙岛迎来了美丽蝶变,逐步实现了“美丽海岛、生态岛礁、绿色海岸”,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同时,也给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花岙岛(记者 张海华 摄)

每一位市民都能参与到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中来

什么是生态修复?我市应该重点推进哪些生态修复行动?

该负责人表示,生态修复,以解决生态系统质量退化和受损害功能恢复为重点;对宁波来说,需要实施农田、林网、河网水系、森林植被、自然保护地生态保育与修复,重点推进海岸带综合整治,废弃矿山整治修复和地质灾害风险区综合治理,损毁、污染和退化土地修复,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跨区域协同治理,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作为典型的海港城市,近年来,我市围绕海岸带生态修复的综合治理行动,一直在进行中:

2016年,我市启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这是国家首批“蓝湾”项目,总投资5.18亿元,中央财政支持4亿元,分别在梅山湾实施象山港梅山湾综合治理工程、象山县花岙岛实施生态岛礁建设项目;

2018年,我市启动“宁波市海岸线整治修复三年行动计划”,至2020年,已整治修复海岸线110.7公里,超额完成了三年行动;

2022年,我市(北仑)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获中央财政支持1亿元,在梅山湾实施互花米草治理工程、梅山湾生态浮床工程、梅山岛水系生态治理工程。通过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和海岸线整治修复行动,不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逐步实现“美丽港湾、生态岛礁、绿色海岸”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工程,推进山水林田湖海生命共同体综合保护修复。生态空间面积稳步提升,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8%以上,自然湿地保护率稳定在53%以上,河湖水面率达到5.66%以上,生态空间布局均衡性显著增强;重要生态廊道修复或建设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生态廊道连通度明显提升;生态空间质量显著提高,修复重要河湖湿地200公顷以上,废弃矿山35个,修复面积290.45公顷;自然保护地面积陆域占比达5.7%,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国省重点保护物种及特有物种有效保护率达95%以上,重要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

那么,对广大市民来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能做些什么?该负责人表示:“日常生活中,广大市民也可以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中来,监督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为国土绿化植下一棵树,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献出一份力,用爱心和实际行动守护宁波的每一种珍稀保护物种!”

花岙岛(记者 张海华 摄)

记者 周科娜 通讯员 朱宁溪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