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不完的“笋干经”,放不下的“乡土情”

在风景秀丽,山川隽美的湖州市东林镇青山村,春笋季已经告一段落,茁壮成长的春笋已渐长成新竹,几年之后便能成为良材。而笋的味道,则被当地村民藏在了笋干里,晾晒在街头巷尾,散发出清润质朴的收获之味来。

“余不东抱源流远,天目南来地势雄”,吴兴区东林镇历史源远流长,号称“吴兴胜地”,山美水美,美食也令人垂涎。东林活杀鸡、欢喜团等都享有盛誉,笋干老鸭煲更是登载在“吴兴十碗”的美食经中。

近几年借势“乡村振兴”的政策好,当地郑大姐组织村民将东林笋干销往全国各地,让村民们搭上“共富班车”,端上“金饭碗”。

聊不完的“笋干经”

一大早,郑大姐就和村民们拿着锄头来到了屋后的竹林里,开挖春笋。在不远处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工人们正在娴熟地进行春笋筛检、剥壳、清洗、蒸煮、浸泡、切片等工作,一片繁忙景象。

竹笋经过加工之后形成的笋干、笋尖、笋衣是东林镇的特色农产品。去年,郑大姐与西藏那曲的企业联系,将笋干和当地的虫草相置换。“互通有无,他们认可我们的笋干好吃,虫草的营业价值也是我们公认的。”今年,从3月28日开始收购春笋以来,东林的每个加工基地每天要雇佣三四十名工人帮忙进行笋干加工。通过以物易物这样质朴的交易方式,双方都获得了收入和岗位的提供,达成了双赢。

放不下的“乡土情”

作为村里负责与外部商业联络的郑大姐,她每天要接数十个电话,厚厚的联络本上细心地记满了备注。2011年,一直在外地的郑大姐关闭了自己经营多年的厂子,来到东林,要在这里发展产业。

一听“产业”两个字,村里人都直摇头。村里交通不便、资源也匮乏,郑大姐靠着之前创业的那股劲,坚持琢磨适宜的产业,但均未取得好的收益。2018年,郑大姐建立了青山旗袍队,想从文化产业入手,宣传村里的土特产。

旗袍队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近年来辗转全国各地演出,获得了许多荣誉。郑大姐始终不忘初心,在演出闲暇不忘带着特产给当地人尝尝,美味可口的笋干是最受欢迎的,也最便于运输携带。全国各地的订单很快就纷沓而至。但加工厂的生产机器需要升级、物流站需要搭建,还有雇佣人手等需要的流转资金较大,一筹莫展之际,郑大姐突然想到台州银行湖州东林支行客户经理小邱多次上门宣传的“兴农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郑大姐拨通了该行贷款咨询电话。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从拨通电话到客户经理上门考察再到30万元贷款到账,仅用了短短几天时间,郑大姐不由得对该行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我们的笋干已经销往了20多个县区。”由于村民们的吃苦耐劳,又学习了相关种植和晾晒专业技术,笋干制作的规模不断扩大。

坚持做的“公益梦”

除了拉着村民们共同坐上“共富班车”,郑大姐也放不下她的公益事业。今年5月,她刚刚为湖州市红十字会捐献了500斤的笋干。“既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不能忘记身边的伙伴。”郑大姐和自己的老伙伴台州银行,在郑大姐的牵线搭桥下,东林支行对青山村进行了整村授信,为村民扩大产能和更新设备助力。

今年6月6日台州银行行庆当天,东林支行还邀请郑大姐一起举办了一场笋干产品的支农惠农直播,打通线上销售渠道,让东林笋干为更多人知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