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匠心江苏》第二期精彩上线



宜兴紫砂如何赓续发展?江苏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谈业界人才

史俊棠会长接受访谈

改革开放之后,宜兴紫砂行业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通道:从技艺队伍仅数百人,到今天有数万人从业;人们对紫砂的审美和工艺要求逐渐提升到艺术品的高度,制壶技艺的精湛程度也不断提高。

然而,市场上的作品虽然品类繁多,但是不少给人似曾相识之感,其气度与神韵更是很少能与老壶相比。与此同时,虽然制壶大军日益庞大,但高素质人才的成长环境和培养力度还有欠缺。“紫砂行业如何赓续发展,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课题”,江苏省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郑重地指出。

1982年就担任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厂长的史俊棠,可谓亲历了宜兴紫砂行业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他认为,到今天来看,一代又一代紫砂技艺人才,仍然是成就宜兴紫砂的最重要因素。截至2021年,整个行业拥有各级各类技术职称的陶艺人员总数达6440人,其中高级职称有783人,中级职称有1303人,初级职称有4324人。除此之外,确实还有一部分工手比较好的做壶人,他们没有申报技术职称,因此也无法享受各种荣誉称号,但因有一批玩家和藏家喜欢他们作品,导致其作品价格不菲,久而久之就被人们视为紫砂界的“绩优股”,即玩壶人通常所说的“实力派”。其实,在评了技术职称和享有大师荣誉称号的群体中,实力派还是居多,毕竟一步步考职称和申报荣誉,凭的全是硬功夫。当然,一部分“绩优股”制壶人的存在,也是宜兴紫砂界的一股正能量,同样是紫砂行业的骄傲。今后的紫砂历史上,既有大师、高工的记载,也会有“实力派”的留痕,他们都是我们这个行业需要尊重和保护的人才。

如何革新现有的人才培养环境和模式,以利于后人对紫砂基础技艺的继承?如何顺应时代和市场需求,培养懂技艺、勤思考、能创新的新一代紫砂人才?史俊棠认为,这些是整个行业更应该思考的问题。当下,亟需探索一套科学而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既要能很好地进行技艺传承,也要给予较高的文化素养教育,两方面结合才能培养出新时代的优秀陶艺匠人,才能推动紫砂行业更好地向前发展。现在有许多大学本专科生甚至研究生、博士生、海归生,纷纷加入紫砂这个行业;还有不少年轻人因前学历不高,自发到高等院校去深造,这都是令人欣慰的现象。另外,一些文化素质较高的紫砂从业者,自己开班培训艺徒,然后举办各种作品展览,向同行和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这也十分有利于促进人才的成长。

“市场和从业者都在不断洗牌,如果不重视文化根脉和行业规范的建树,赓续发展也是很难的。”史俊棠恳切地说,“比如说你的技艺传承脉络是否清晰,从艺年限是多少,创新作品有多少,有没有代表性作品,权威性的获奖情况怎样,带过多少徒弟,作品和人品的社会口碑怎么样……只有建立一套严格的评价体系,这样评选出来的技术职称和荣誉称号,或者‘非遗’传承人,才能真正成为这个行业的技艺骨干和领军人物。另外,即使你是大师、高工,或者是各级政府文化部门认定的‘非遗’传承人,也不能打着这些旗号追名逐利!”

(文秋)

链接 >>>

紫砂行业技术职称,分初级(含工艺美术员、助理工艺美术师),中级(工艺美术师),高级(含正高级和高级工艺美术师);各种荣誉称号,有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工艺美术名人、陶瓷艺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名人等,都必须在相应技术职称的基础上审评。


【致敬大师】

铸魂授业 宗师风范

任淦庭和徒弟在一起 (图片由徐秀棠提供)

云扇瓶 任淦庭 制

云龙瓶(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藏) 任淦庭 制

任淦庭(1888—1969),又名干庭,字缶硕。陶刻大家,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刀法精妙且丰富,在我国美术界影响颇大,被誉为“紫砂七大老艺人”之一。

“师傅自幼耳聋,虽不失聪,但听力很受影响,学艺时往往因听不清话不得要领而受到自己师傅卢兰芳的训斥。他能用左右手在对瓶上同时挥毫落墨,画出相同而对称的花鸟、山水、图案……”在宜兴毛国强紫砂艺术馆,紫砂大师毛国强一边带我们欣赏任淦庭的经典作品,一边深情回忆道。

在紫砂陶刻行业中,任淦庭无疑是一代陶刻宗师。其一生最大的贡献是为宜兴紫砂工艺厂,也是为今天的紫砂行业培养了一批承上启下的人才。他冲破以往手工制作中师徒相承的模式,也冲破门户之见和“教男不教女”等封建意识,用现代培训班形式呕心沥血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弟子,如徐秀棠、谭泉海、鲍志强、毛国强等一大批徒弟,都是当今紫砂界赫赫有名的大师级人物。大师之下,又延续一脉,培养了又一代的陶艺名人。

任淦庭常说,一位老师有没有骄人成就,还要看他培养的学生有没有出息。他对徒弟爱如亲子,从不保守。徐秀棠曾经回忆,任先生对徒弟教学非常认真,手把手教如何“琢沙地”练陶刻的手劲,如何刻圆圈练转弯,如何刻“永”字练习各种笔画。这些基本功,包括每天练习书法,师傅隔天就要检查,紧紧抓住不放。毛国强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怕徒弟跟不上,师傅积攒自己抽烟留下的烟盒装订成册,在烟盒反面画了图送给大家临摹、学习,事后再一一点评各人交上来的设计稿。他常对学生们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学好了才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对得起父母,对自己也有交代。今天你们是徒工,有朝一日你们会成为先生。”

任先生是个善良随和的人,平时话不多,也很少发脾气批评学生。有时候徒弟为师傅家做了事,师傅师母就会端上一碗小馄饨、酒酿丸子作为奖励。任先生特别爱看戏,总是由徒弟王品荣用板车从蜀山推到丁山戏馆子去看戏,师徒情同父子。不过,在徒弟眼中,他仍是不怒自威的师傅。古稀之年,任老还坚持每日习字作画,分赠给徒弟,促其练习。后来虽腕力不济,他仍以钢笔作画稿。活到老学到老手不停的任淦庭,堪称是弟子们的最好样板。正如毛国强所言,宜兴紫砂薪火不息的传奇后面,是一代名师的高风亮节品格之光。

(龙亦)


【丁蜀茶馆】

“龙窑”的传说

传说古时候太湖里有一条浑身墨黑的乌龙,长大以后,就被玉帝召到天上专管耕云播雨的事。但有一个地方玉帝不准乌龙去喷水,这就是太湖西面的丁山、蜀山一带。因为这方的老百姓不敬天帝,所以玉帝要惩罚他们。

乌龙经过丁山、蜀山上空,看见底下的田地干得都裂了大缝,老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十分凄凉。乌龙心里很同情,不听海龙王的劝阻,吸足太湖水,喷到了丁山、蜀山。

玉帝得知乌龙触犯了天条,立刻派天兵天将去捉拿。乌龙不服,与天兵天将打得天昏地暗,最后寡不敌众,被神枪戳得遍体鳞伤,头朝下从天上摔到丁山白宕的一座小山坡上。

乌龙死后,当地百姓很悲痛,就挑来很多土把它掩埋了。不知过了多少年,葬龙的土堆上出现了许多洞口。老年人说:“这些洞口是当年天兵天将在乌龙身上戳出来的伤口啊。”人们从洞口钻进去一看,里面的乌龙尸骨不见了,变成了一条长长的地道。有人提出:把这里当作窑烧陶器怎么样?大家都说这是好主意,一试效果果然不错,陶器烧得又多、又快、又透、又省柴。

从此,人们就将陶器放到龙肚里去烧,把这个地方称作乌龙窑。后来又照乌龙窑的样子造了许多窑,都叫做龙窑。龙窑筑在土坡上,龙头朝下,龙尾朝上。龙嘴是烧窑点火的地方,被称作“龙嘴头”;龙身上的大伤口作为装窑、开窑的进出口,成为“户口”;龙身上的小伤口是烧窑时添加柴草的地方,叫做“麟眼洞”;靠龙头的第一对麟眼洞,就是“龙眼”了。


【紫砂名流】

范伟群:紫砂文化的传道者

六方竹鼎壶 范伟群 制

范伟群(1970—),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首届“江苏工匠”称号。

世有“千金难求大生壶”美誉。“大生”是范广善、范钦仁父子共用的艺名,其作品堪称宜兴紫砂经典传统器型。参访“大生壶”第四代嫡传人范伟群的工作室,犹如走进了一座蕴藏紫砂文明密码的艺术殿堂。

范伟群进入紫砂行业已有37个春秋。拉开他长长的履历,每一段都异常光彩夺目。

“我有先天优势,一做壶就很快上手,但更多的还得益于老师的关心、长辈们的关怀。” 14岁学艺,范伟群继承了先贤留下的精气神,在吴同芬、季益顺、徐汉棠等众多名师的悉心教导下,制作技法和创作手法提升飞快,很早便在诸多从业者中脱颖而出。

范伟群制壶,浓淡之间,生出五色花、玲珑枝;虚实之中,流转百态之美、幽古之韵。其作品因工精、形美、韵深而享誉海内外,“粉丝”遍布各地,市场认可度相当高。在与范伟群的接触中,可以感受到一位大师级人物的谦逊,“没有人敢说自己已经登峰造极,所以要一直学习,更要一直创新,不断丰富作品的内涵和生命力”。

范伟群曾为抗疫做了一把闻名遐迩的“扭转乾坤壶”,作品雄浑的内在力量与波光流转的外在器型自然相互牵引,意蕴绵绵。他笑言紫砂作品与时代的“表情”难解难分:“文化的浸润素来有一种安静的力量感,紫砂是精神之事、情感之事,可以成为任何传统元素、前卫设计的创造载体。”

范伟群多次赴国外举办紫砂作品展、壶艺演示会,在对外推广、交流紫砂文化的过程中,他意识到,紫砂的生产模式应当主动变革,走品牌化的道路。于是,他承先贤之风,创办了范家壶庄。“壶庄”是开放的,有人想做壶,就可以来学习。范伟群不仅自己倾囊相授,还经常邀约知名前辈来指点斧正。后来,范伟群又响应政府号召成立了“西望村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授徒数百,带着更多的乡里乡亲搭上乡村振兴这艘巨轮。

范伟群先后被授予“中国陶瓷艺术传承突出贡献奖”“首届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荣誉,“我更希望的是,通过我们这代人的努力,将来紫砂文化不仅仅停留在茶桌上,而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闪耀中华大文化。”

(宗禾)


【业界新锐】

探索生命深度的壶痴——青年陶手耿浩印象

一条只有两米宽的街巷,每天都有拍打泥片咚咚的声音,耿浩的工作室便设在蜀山南街古色古香的老宅里。

耿浩出生于紫砂世家,自小便与顾景舟大师为邻,但真正对紫砂产生兴趣,还是2008年大四暑假随着母亲黄丽萍(高级工艺美术师)参加一些紫砂活动,突然萌生了“想做一把属于自己的壶”的冲动。每天拍200个泥片,不断地重复,一打便是3年,耿浩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而其中的苦味大概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从有制壶的想法时,耿浩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在这3年里,他没有一把壶在市场上流通。当旁人嘲笑他傻时,他却秉持自己的原则: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做壶不以赚钱为目的,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他的第一把壶——子冶石瓢,耗时两年半,终于达到行业内收藏级别。这把壶被一位台湾明星收藏,后来两人邂逅,一见如故,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壶缘”吧。

虽然学习的是理科,但耿浩非常喜欢传统文化,喜欢读书;在灵感匮乏的时候,他会选择外出走走。故宫等国内外博物馆是他最醉心之处,他好像走进了古人制作陶器的场景,看见了八卦阴阳的流转,听见了这些古物的生命呼吸,无极提梁壶的创作灵感便在机缘巧合下迸发。该壶整体方中有圆,S形壶盖烧制尤难,壶意阴辅阳、阳佐阴,气息相通,万物生发。凭借这件作品,他一举夺得“风华正茂”青年陶艺家创新大赛金奖。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喜欢耿浩的作品,业内人士称他是业内青年实力派。面对别人的夸赞,耿浩总是羞怯一笑:“我只是在做一件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新力)


【陶艺大观】

宜兴青瓷器 东方蓝宝石

平步青云 谈志坚 制

青瓷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的瓷器,宜兴是我国青瓷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其历史悠久,始于商周,盛于两晋,历尽兵燹,屡经盛衰,至唐宋后衰落中断。

宜兴现代青瓷复产于上世纪60年代,其繁盛期器物造型千姿百态,釉色青中泛蓝,如冰似玉,成为陶都五朵金花中的一朵奇葩。上世纪80年代,宜兴青瓷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风靡欧洲,被誉为“东方的蓝宝石,精美的碧玉器”。

进入新世纪,宜兴青瓷强调个性彰显,在继承传统技艺及传统器型的基础上,大胆引用其他陶瓷门类的制作技艺,积极吸收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在原料釉料、成型烧成工艺、装饰手法等各方面锐意创新,尤其是采用更多富有隐喻色彩和审美情趣的艺术语言,将青瓷美的触角伸向人心灵深处,从艺术深层次上实现了对青瓷“美”的综合表现,开发出众多颇具时代特征的工艺品和日用品,涌现了谈青窑艺、碧玉、碧云、中远等制作品牌,展现了宜兴青瓷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谈志坚(作者系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非遗”宜兴青瓷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


【珍品鉴赏】

古风翩然陈鸣远

松段壶 陈鸣远 制

陈鸣远,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宜兴人。其技艺精湛,雕镂兼长,是紫砂史上技艺最为全面而精熟的大师,被誉为时大彬之后紫砂史上又一位里程碑式的巨匠。

陈鸣远创作范畴极为宽广,光货、花货兼擅,作品风格既有明式光壶的朴雅,又具仿生肖形的写实和精巧雅韵。此“松段壶”以大自然中一截苍老松树为原型构思入壶,以古松肌理塑造出气韵古倔的壶型、壶嘴、壶把,整体做工古朴大方,线面挺括。壶身树桩的仿生形态上下贯通,栩栩如生,再加上瘢痕、裂纹、树皮的模样,更显得十分生动,再配以契合老树的泥色,充满大自然的生动情趣和人文气息。


【行业资讯】

中国宜兴国际陶瓷花盆艺术节开幕

日前,由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花盆艺术节暨“神力杯”第十一届全国陶瓷花盆创新作品大赛,在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举办,宜兴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参加了活动。

本届“盆艺节”吸引了宜兴与国内陶瓷花盆产区及海外20多个国家的350件(套)创新作品参展参赛。经评比,共有111件(套)作品分获金、银、铜奖。

“紫砂九隽创新作品展”举行

6月15日,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宜兴市委宣传部、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等举办的“亦步亦新:紫砂九隽创新作品展”首展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开幕。

与会领导、嘉宾和“紫砂九隽”现场合影

此次展览共展出喻小芳、范伟群、史小明、蒋琰滨、毛子健、范泽锋、范建军、顾美群、蒋雍君九位中青年艺术家的紫砂艺术作品160多件。作品品类涵盖紫砂光素器、方器、筋囊器、紫砂雕塑和现代陶艺,装饰手法上有陶刻、陶塑、描(嵌)金银、泥绘等;作品遴选兼顾每个人的意匠、技艺特点和艺术个性,让艺术界及时观察到紫砂创作的最新动向,更让广大观众享受到当代紫砂艺术的创新成果。

(阳洋)

审核:潘瑞凯

责任编辑:徐路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