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颦教授眼中的碧色寨别样风情

编者按:位于红河州蒙自市的碧色寨,是一个建在半山腰上的小村庄。100多年前,随着滇越铁路的建成,这里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世界各地的人们蜂拥而来,在这里闯荡向往的“江湖”。走过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故事。如今的碧色寨作为国家4A级景区,正在成为无数旅行者、文化探索者向往的“芳华”目的地。今天,从陈亚颦的故事中,带大家走近不一样的碧色寨。

(三)

专访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研究院院长陈亚颦

斑驳的黄墙红瓦、静止的法式挂钟、绵延天际的铁路轨道......碧色寨,是无数游人眼中独特的风景线。而这里的芳华不仅于此,静静矗立的百年时光,也让这座云南最早对外开放的小站见证了无数峥嵘岁月。

关于碧色寨,100个人心中有100种样子。而在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研究院院长陈亚颦眼中,经历了百年沧桑的碧色寨,如今正被人们赋予新的生命与意义。

1992年,因为要完成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的调研,陈亚颦教授(下称:陈教授)带领8名云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前往红河州,就滇越铁路中国段沿线保护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滇越铁路,是世界上至今仍在运营的极少数窄轨铁路,它曾对云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商贸和对外开放产生重要影响。此行,陈教授带着学生们先后走进蒙自碧色寨、芷村、白寨、腊哈地、人字桥、湾塘、河口等滇越铁路重要站点。

“一路走下来,滇越铁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复杂多样、少数民族文化与近现代工业文明交融互动。尤其蒙自境内的碧色寨,作为滇越铁路曾经唯一的特等站,一种被历史赋予的光环与光辉,贯穿在了整个碧色寨遗产区域。”陈教授说。

陈教授还记得那次调研,主要任务是带着学生们寻找一个个散落在碧色寨的璀璨遗址。她与学生们测量与记录碧色寨每处遗址的准确位置和范围大小,并和当地村民进行深入交流。“直到现在,我还清晰记得第一次见到站台、海关、哥胪士酒店、指挥部、大通公司等遗址时的震撼。这里没有一幢相同的阁楼,没有一面雷同的窗墙。黄墙红瓦绿门窗的法式建筑,当地响墙建筑,开放粗旷的美式仓库、广东楼阁、希腊庭院等多元文化混合交融。碧色寨站,一个站名,两个车站,也是世界唯一具有米轨和寸轨并行的车站。”据陈教授介绍,当年的调研,她还沿着书上的记录,体验在哥胪士酒店二楼,推窗眺望远处的长桥海迤逦风光。

碧色寨火车站旁边就是碧色寨村,随着近几年到碧色寨的次数越来越多,陈教授总有分享不完的精彩故事。沿着铁路旁的观景路前行,石头垒的房子和围墙还保留着原貌,这里的铁路文化、法式建筑与这个小村庄深度融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陈教授告诉记者,百年前没有水泥,碧色寨的村民们就用当地的石头和土,建造了特色民居石头寨。由于碧色寨位于坡心,当风吹过时,这种建筑就会响,当地称为“响墙建筑”。

最让陈教授感动的是,村庄与火车站遗址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黄昏下的碧色寨很美,温柔中缓缓透露着它的历史故事。村庄的小山坡上,常常看见村民们在大树下乘凉聊天,远眺着每天如约而至的火车,作为重要枢纽的碧色寨彰显着一种大气,这种大气奇妙地融入进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一点也不张扬却也不含蓄,一切都刚刚好地呈现着铁路与百姓生活的浪漫故事,让人不知不觉地爱上它的独特与别致。

“当地村民每天都在坡头看望着来来往往的火车,不断品味回溯着祖辈们的碧色故事,只要有人愿意听,他们立马会成为精通老练的导游,向人们讲述着碧色寨的前世今生。言语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对铁路生活的怀旧和对已逝繁华的留念。”陈教授说,那年她带去调研的学生,大多以“碧色寨遗产保护与居民生活”为选题方向,完成了毕业论文。

说起碧色寨的前世今生,人们或许不知道,碧色寨村庄的历史比滇越铁路还要悠久。1909年4月,滇越铁路通车至碧色寨,自此设立了特等站,车站与村子同名。遥远的边塞撕开了一个口子,白天,整个车站人马喧嚣,汽笛声、哨子声、号子声此起彼伏;夜晚,凭借月色和若明若暗的灯光,工人们仍在彻夜工作,有节奏的吆喝声在夜空中回荡。

那时的碧色寨兴旺繁荣,国内外的商人们蜂拥而至,先后有法、英、美、德、日、希腊、意大利等13个国家的商人在这里开办储运公司、洋行、酒楼、水火油公司、材料厂、邮政局,经营项目应有尽有,由此成为“小巴黎”“小香港”。

2017年,一部电影《芳华》再次带火碧色寨,让这座百年车站走进更多视野。但在陈教授看来,碧色寨不应该被人遗忘,不是因为《芳华》在此取景,更不是因为影片热播,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有着足够让人铭记辉煌而厚重的历史,以“卓绝设计、奇险施工、浩大工程”的桂冠与苏伊土运河、巴拿马运河并称“世界三大工程奇迹”,是一个文化底蕴厚重的地方。

“碧色寨,有自己的唯一性和独特性,寻踪历史,人们会发现它独一无二的魅力。碧色寨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通过开发沉浸式体验产品,打造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加强遗址活化,建立活态遗产博物馆等方式,来让碧色寨重新‘活’起来。”陈教授说。

当下,旅游已经逐渐从“快餐式”向“体验式”发展。陈教授认为,碧色寨的每一个建筑、每一段铁路、每一片砖瓦,都可以挖掘许多动人的故事。由遗产活化恢复重建的安南咖啡馆,便得到了陈教授的点赞:“每个人都有一段芬芳的年华,或已远去,或还在,它都一点点地雕刻着我们走过的路。在安南咖啡馆品味一杯咖啡,等待着过往的火车,如等待自己的恋人,期许着人生的美好,愿我们都不再老去,多年后依然拥有芳华。”正如于坚所说,“滇越铁路天然与别的铁路不同,它有一种超凡气质,别的铁路你永远都是乘客,但滇越铁路,却有可能使你成为一位诗人。”

如何让文化和旅游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陈教授建议景区下一步可以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活化遗产,建立活态遗产保护体系,为游人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二要科学、合理地恢复部分独特遗迹,比如“三轨并存”(标轨、米轨、寸轨)。景区要充分保护好利用好滇越铁路、个碧石铁路资源,围绕火车文化打造深度体验休闲旅游产品。

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点主要包括地方文化的激活、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延长产品链、业态多样化、市场多元化、服务精细化。在陈教授看来,碧色寨不只有望打造成为红河州知名旅游品牌,还有望打造成为国际品牌!

当1909年法国人修筑了滇越铁路,中国人也靠民间资本修筑了个碧石铁路。 如今,连接亚、欧、非三大洲最为壮观的大陆桥——泛亚铁路从碧色寨前方穿过。这枚时光项链上的吊坠,挂在大地的胸前,必能拭去尘埃,焕发独具魅力的璀璨芳华,成为世界铁路史上的传奇和经典!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亚 文

江蕊先、姚智慧、李卓航 图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马永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