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当随时代是石涛说的吗,被一部分人引偏了,偏了多少画家!

笔墨真的要随当代吗?真的是这样吗。

这个问题看过当代很多人的著作,他们也各持己见,但是似乎都以石涛为由,说石涛都主要笔墨当随时代,真的是这样吗?

然而似乎并非如此,为此我还刻意研究了石涛,然而发现石涛并没有这样说,虽然他的诗词中有这句话,但是表达的意思却是反对笔墨当随时代,笔墨当随时代,犹如诗文日下。

可以看到石涛是反对笔墨当随时代,他提倡也是上追古人,而且石涛的路子也是从古人而来,我自己学画多年,研究画史,画论以来,也发觉古往今来唯独笔墨不变,是大师们最看重的东西,就比如齐白石唯独种笔墨一样。

我自己是提倡“笔墨当上追古人”,不知道你是如何看待呢,总之从民国到如今一些国画家的学习历程来看,提倡笔墨当随时代的大多是失败了,很多甚至开始向正到靠近,走的则是越有越远,开始了乱象局面。

有人说笔墨如果一直都随古代,岂不陈陈相因,一成不变了吗,这样哪来的生命,其实这个你得明白一个真相,你得清楚笔墨表现了什么?知道了笔墨表现什么,笔墨就不可能一直一样。

这个和诗词创作也是一样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要相对,即平平对仄仄,他们的原理是一样的,但是不能一直这样对,这个标准是给初学者一个典范作用,熟练之后,就可以改动,比如崔浩的黄鹤楼就没有按照规则同样是千古名诗,就连李白看后也深感不如崔浩,从此就再也没有个崔浩斗诗。

平平对仄仄这个原则一开始的遵循,当你能举一反三或者谙熟于心的时候也可不遵循,当你知道了你的笔墨要表现什么的时候,更如律诗的格律是一定的,你也会明白律诗大多都必须遵守,律不能太出格,但是诗的内容可以变换多端,而且后来宋和元明清等都不一样,你能说就不展,没有生命力吗。

所以笔墨也会有新的精神,它更多的是体现得道,而且是千年来传承下的风格如果你抛弃了因为精神,灵魂的笔墨,就等于抛弃了绘画的意义,就抽掉了中国画的文化。

而笔墨则是文化的另外一种形式,能表达文化的意趣和性情,更体现了画家的情、格、意、趣,是画家性情所在,更是修养在纸上的体现。

同样的笔墨,不同的画家则有不同的体现,比如八大的淡散空逸,石涛的纵横奇峭等,所以笔墨他更是道。

而不同的时代都有它新的精神,这也是画家所给赋予的精神内涵。47

古往今来每个朝代都是延续传统的,但是历代的绘画却不同,比如书法,蔡邕“传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等等,但是历代的书法表现出来的都不相同。

而没有在这个传授之列的书家,鲜有成为大家的。

绘画也是一样,曹不兴、卫贤到顾恺之,张墨到曹霸、韩干、陈闳等,也都是历代相师,但是画风却不相同。再者你看那些提出“复古”口号并付诸实践的画家或者书法家,个个都有巨大成就,可以想象到的无论诗文或者是书画,强调“复古”的,都是一些成就突出的大师级别的人物。

我国书画宋元绘画是两个高峰,宋代就是从保守到复古的,元赵孟頫就提倡复古,古意被看作绘画审美的第一标准,后来直接就以“古”为“高”,也就是“高古”,以古为雅,称为古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