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学”城市 点亮未来丨“名师工程”助推赛罕教育高质量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支师德好、业务强的专家型、领军式的高水平名师队伍,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所在。


在名师工程建设推进过程中,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结合《赛罕区“名师工程”实施方案》,聚焦青年教师培养,坚持精细化管理,不断健全完善培养体系,从入职培训、师徒结对、理论学习和竞赛评比等多个角度精准发力,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铺路搭桥。

为了让青年教师适应环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组织教学专家、校内教学能手、业务骨干从办学理念、规章制度、教学工作要求、学生管理、班级管理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培训。此外,学校定期组织业务骨干带领青年教师赴北京四中总校、上海、山东等地学习深造。系统的入职培训和学习借鉴助力青年教师坚定职业理想、夯实专业基础、补齐履职短板,扣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师徒结对共建,架好成长“梯子”。学校为每个青年教师选聘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导师,确定各自职责,形成师徒发展“共同体”。通过随堂听课、备课讨论、教研交流等方式,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给予青年教师全方位指导,推动形成互学共进的良好氛围。“如何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如何更好地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如何顺畅地与同事相互协作等一系列问题,学校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犹如雪中送炭,为我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让我在优秀教师的指点下快速成长。”青年教师李静说。


以赛促学,搭好展示“台子”。每年举行“青年教师优课大赛”,通过说课以及教学案例等方面的教学专业技能比拼,以赛促学,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让青年教师展示自己的进步和风采,并鼓励、推荐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活动比赛,让青年教师在磨练中成长、提高。通过学校各类比赛选拔出师德高尚、教育科研能力较强、具备研究型潜质的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为“名师工程”储备力量,力促培养对象快速成长。


近年来,赛罕区始终把“名师工程”建设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按照发挥呼和浩特市地区优秀教师资源凝聚、辐射、指导、引领作用的工作思路,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为目标,以名师为引领,学科为纽带,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搭建促进名师成长以及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整合资源、高端引领、团队培养、整体提升,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配置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名师队伍,助力赛罕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赛罕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润锁向记者介绍,目前赛罕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共开展了三轮名师培养工程,成立名师工作室30个,成员282人,推荐选拔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8 名,市级名师工作室成员375名。下一步,赛罕区教育局将继续以名师工程为抓手,在备有市级名师789 人,区级名师1330人的基础上,再培养市级名师 200人,区级名师1000人。

赛罕融媒:冯磊 董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