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紫砂语言”唱响“以艺兴业”之歌——记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王潇笠

王潇笠,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紫砂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河北省三八红旗手,江苏省首批乡土人才“三带”能手,无锡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无锡市“巾帼建功”标兵。

王潇笠大师的作品继承传统,锐意创新,将紫砂与石雕相结合,由内而外不断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将南北方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融入现代创意理念,并深入挖掘,融汇贯通,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她的作品既蕴含了江南水乡的典雅清丽,又兼具北派石雕艺术的大气恢弘。她用一双善于创造美的双手,塑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紫砂语言”。

在即将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王潇笠大师将携作品《无形》《太极》《菩提达摩》《吃茶去》《金玉满堂》《四大天王》《对话——神会》等一系列优秀作品亮相展会。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当代紫砂雕塑作品的神韵,与大师面对面地探讨关于紫砂艺术的感悟。

王潇笠大师创作场景

王潇笠,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1971年生于“中国雕刻之乡”河北曲阳,后考入曲阳雕刻学校,得到了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卢进桥老师亲传指教,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后被推荐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1993年拜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储立之为师,2012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收为入室弟子,2018年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罗小平为师。

其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美国克瑞顿大学等多家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并获奖。

南北融合塑造独特“紫砂语言”

在从艺三十余年中,王潇笠不断继承传统,锐意创新,将紫砂技艺与石雕技法相互结合,在创作中由内而外地打破传统艺术观念的束缚,将南北方的传统风格融入现代文化理念,并深入挖掘,融汇贯通,形成了自己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她的作品既蕴含了江南水乡的典雅清丽,又兼具北派石雕艺术的大气恢弘。她用一双善于创造美的双手,塑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紫砂语言”。

王潇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的作品以喜闻乐见的人物、造像和紫砂壶为主。这些内容丰富、样式多变的手工艺作品是出于我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和解释,也是我经过艺术思维的梳理后再造出的‘现实’。我希望观者透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到我独立思考的精神,感受到我锐意创新的创作理念,体会到我赋予紫砂艺术作品中强烈的‘燕赵之风’。”

造像是紫砂艺术中历史悠久的创作题材,也是紫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的能工巧匠在紫砂造像的艺术领域极尽巧思绝技,让后人几乎有“无立足之地”之感。而在王潇笠看来,传统的造像过于注重外在的塑造,虽然庄严大气,但是欠缺了灵魂深处的神韵。王潇笠对记者说:“我在创作中力求在形体塑造上融入人物的心灵思想,以此表达出造像传递出的‘终极关怀’,让观者望之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得到精神上的放松、抚慰。以既有‘我’又无‘我’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宗教与哲学中的‘空无与实有’‘有相与无形’‘轮回与大爱’。在雕塑艺术的探索上,我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我塑造的造像既要体现出传统造像的严谨工整,也会尝试将现代雕塑艺术中夸张、变形的表现形式融入其中。”

在日常的创作过程中,王潇笠深知只有创新才能为传统的非遗技艺赋予新时代的生命力,当代的艺术家要凭借自己对现实的独特领悟,去由内而外的打破传统造型的思维定势。因此,王潇笠建立了一种新的紫砂艺术表达形式,她把雕塑的形式语言,借由紫砂壶的艺术形式进行表达,在紫砂壶的造型上作出变造与创新。紫砂壶《太极》《云龙》《和谐》等作品,无不让观者耳目一新。在根植传统的基础上,转化出全新的视觉陈述。

作品:太极

作品:云龙

作品:对话——神会

作品:吃茶去

作品:菩提达摩

“以艺兴业”肩负社会责任

近年来,围绕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和生态振兴等领域的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正有序开展,王潇笠作为一名有担当的工艺美术大师,始终一直致力于加速紫砂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不遗余力地将自身所知、所学、所长传授给学生,积极带徒传艺。近年来,河北省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非遗传承人、大师工匠等走进校园,王潇笠多次应邀走进高校,向师生传授技艺,提高产教融合,同时展开非遗文化技艺的研究、学术研讨、实践探索等工作项目,推动非遗人才的培养,让传承的“血液”在燕赵故里继续流淌,并不断地开枝散叶,造福一方。

谈及此处,王潇笠骄傲地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我的学生中已经有多人荣获了全国轻工技术能手等奖项,培养出王静、郭栋祥、周婷婷、王义坤等多位中高级工艺美术师。在我的传授下,这些优秀的青年成为了助力紫砂艺术发展的‘新鲜血液’。他们活跃在当地紫砂创作领域,并在紫砂艺术之路上不断地探索,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了当地的文化、艺术与经济发展的融合,促进了产业增收致富。每每想到此处,我的内心都是激动不已,这也成为了我传艺、兴艺的不竭之力。”

王潇笠的努力付出得到了各界认可,她先后被聘为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研究员、河北省陶瓷艺术文化研究中心专家组副组长、南京大学紫砂文化校友会艺术顾问、南京师范大学第二期宜兴紫砂陶技艺雕塑研修班授课教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学院美术专业(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顾景舟紫砂艺术学院兼职讲师、2019年宜兴市工艺美术初级资格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宜兴市青年陶艺人才提升班授课老师等。2022年,其工作室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定为“首批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

三十余年的坚持与探索,让紫砂艺术成为了王潇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采访结束时,王潇笠感慨地对记者说:“作为一名北方的工艺美术大师,能够将南方的紫砂制作技艺在我的手里运用自如,推陈出新,这其中的艰辛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我深知学艺的不易,也只有通过更加努力与更深刻的思考才能在‘高手如林’的紫砂人才中脱颖而出。因此,我愿意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更多热爱紫砂制作技艺的人,我也将在紫砂的艺术世界里,不断探索、砥砺前行,成就新的高峰!”

文|本报记者 贾淘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