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全球首例猪肾移植患者手术两个月后去世!动物器官移植人体,究竟难在哪里?|眼睩睩

日期: 来源:羊城派收集编辑:羊城派

当地时间5月11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宣布,全球首名接受转基因猪肾移植的活体患者在手术两个月后去世。

马萨诸塞州总医院5月11日发表声明说,斯莱曼突然去世,医院对此深感悲痛。不过声明指出,没有迹象表明他的死亡是近期接受移植手术的结果。具体死因尚未公布。

此前,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手术医生曾表示,他们相信猪肾至少可以在其体内工作两年。

此前报道

美医院完成全球首例
活体人类移植猪肾脏手术

美国马萨诸塞综合医院3月21日发布消息称,该院医学专家已成功为一名美国男性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了一项特殊的移植手术,将经基因编辑的猪肾脏移植入其体内,这是全球首例。这名男子术后恢复良好,预计将很快出院。

据介绍,该院移植中心的专家于3月16日进行了这项耗时4小时的手术。接受猪肾脏移植的患者是现年62岁的理查德·斯莱曼。斯莱曼多年来一直患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曾长期透析。他于2018年12月在该院接受了肾移植手术,但几年后其移植的肾脏出现衰竭迹象,不得不于2023年5月恢复透析。后来斯莱曼出现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医生建议其进行猪肾脏移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基于“同情使用”规则批准了这项移植手术。

 美国马萨诸塞综合医院

该医院表示,这次移植手术使用的猪肾脏经过了69处基因组编辑,其中包括“敲除”会引起人类排异反应的基因,添加一些人类基因以改善动物器官与人体的兼容性。此外,研究团队让猪体内的逆转录病毒基因失活,以防相关病毒影响接受移植者。该院医学专家表示,希望这种移植方案能为全球数百万肾衰竭患者带来希望。

相关报道

全球首例移植猪心脏者死亡

据美国非营利机构器官共享联合网络组织数据,美国有超过10万人等待器官移植,平均每天有17人在等待器官的过程中死亡。为应对人体器官供应源短缺,研究人员长期致力于研究异种器官移植。猪因其器官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大小与人体器官相近,被视为异种器官移植最佳供体动物之一,但异种器官移植仍有许多困难和风险有待通过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攻克。

美国此前曾进行两例活体人类猪心脏移植手术,但两名患者都在术后数月内死亡。去年7月,美国纽约大学兰贡医疗中心团队曾进行一例猪肾脏移植手术,受试者是一名已被判定为脑死亡的57岁男性。

2022年3月9日,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发布消息,在该中心接受猪心脏移植手术的病人8日去世,目前尚不清楚确切死因。这一特殊移植手术是全球首例,该病人术后存活了约两个月。

这名57岁、名叫戴维·贝内特的病人于1月7日在位于美国巴尔的摩的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接受了这项手术。据介绍,其移植手术中使用的猪经过基因改造,被“敲除”会引起人类排异反应的基因,以及一个特定基因以预防植入人体的猪心脏组织过度成长。

 相关报道截图

延伸阅读

动物器官移植到人身上
到底难在哪里?

移植,是很多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治疗方法。通过将生病坏死的器官移除,用健康有活力的器官替代,可以使有生命危险的病人再次获得生机。

1967年,当时南非首都开普敦,一位叫克里斯汀巴纳德的心脏外科医生,完成了全球第一例人与人的心脏移植手术。他把一位24岁的脑死亡女性的心脏,移植给了一位53岁的中年男子。该男子因此多活了18天,这轰动了整个医学界,也引来了各国政府和专家对器官移植研究的大量投入。此后,同种器官移植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目前,从技术上来说,人与人的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率在95%以上,术后一年的存活率在94~95%。然而,全球移植器官严重短缺,每天都有人在等待中离世。心脏移植的难点,仍是供体短缺。

为了解决移植器官短缺的困境,科学家们将视线转向了动物的器官。

从上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人们一直在尝试使用狒狒等灵长类动物的器官进行移植,但由于繁殖困难、器官大小差异、跨物种传染疾病及伦理等问题,移植并不成功。

其实,早在数十年前,动物的心脏瓣膜已经被成功用于治疗人类心脏病,可以在心脏中替代人类瓣膜的作用。然而,用整个动物心脏顶替人类心脏的手术一直没有获得成功。

最大的难关,是移植排斥反应。由于动物与人类的基因差异很大,跨越物种的异种移植会导致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动物心瓣膜中的动物细胞已经被去除,但完整的动物心脏进入人体后,会受到免疫系统的攻击和破坏。

我们人体内储备着多种对抗外来异物的抗体,在动物心脏进入人体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这些抗体会与动物细胞上的抗原结合,激活一系列因子,迅速导致动物细胞损伤及血管破坏,动物心脏失去功能,最终移植失败。这个过程也被称为超急性异种移植排斥。

之后的数天至数周,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也会参与攻击,直接导致动物细胞死亡及炎症反应,其后还有更为长久的慢性排斥反应。

相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同种异体移植,人体对动物器官的排斥反应更加强烈,因此,科学家们采用了基因修改的办法。据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称,为了避免排斥反应,此次手术使用的猪心脏,进行了基因编辑,共有10处基因修饰:敲除了3个会迅速引起器官排斥的基因;添加了6个来自人类的基因组,用于提升供体心脏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耐受性;此外还敲除了一个调控生长的基因,从而避免猪心脏在植入人体后继续长大。另外,治疗团队同样使用了实验性的抗排斥新药。

传染性疾病也不容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器官移植都存在传播疾病的风险,动物心脏进入人体后,也可能会将动物携带的病原体传递给人,使人患病。

此外,因为动物与人的凝血系统分子有差异,部分供体因子无法调节人体的凝血,血小板功能也受到影响。所以移植手术后,凝血障碍可能导致心脏血管内形成血栓,造成心脏的缺血与损伤。如果情况进一步进展,凝血物质消耗可能导致人体全身凝血障碍,成为影响人存活时间的主要问题。患者可能需要抗凝等治疗调整凝血功能。

除了技术层面的难题,转基因的异种器官移植还存在伦理方面、法律法规方面的挑战。比如,动物的组织移植到人体后,是否会与人体免疫系统形成嵌合体,是否会遗传给后代,或是对人类的进化造成不良影响?移植了动物器官的人要怎样自我认同?社会对他如何看待?这些问题都需要人们关注。

 猪心脏被移植到狒狒体内。图/《自然》杂志

移植技术发展的顶峰,是希望通过干细胞技术,获取有功能性的独立的人体器官。以心脏移植为例,就是用患者自身的细胞通过实验室培养制造出一个人造的、有血有肉的心脏,这样的心脏从理论上来说是完美的供体。当然,这个只是终极目标,这条路目前看起来还任重道远。

(参考资料:红星新闻、央视新闻、央视财经、新华社、钱江晚报)

话题主持 | 记者 赵翊辰

责编 | 杨楚滢

校对 | 赵丹丹

实习编辑 | 姚咏祺

相关阅读

  • 肛肠科常见疾病,日间手术轻松搞定

  • 肛肠科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疾病领域之一,涉及直肠、结肠和肛管等部位的多种问题。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痔疮:是最常见的肛门疾病,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症
  • 不需要住院,痔疮也能做日间手术了

  • 痔疮是由肛管或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充血或淤血并肿大而形成的,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痔疮的高发人群包括久坐人群、妊娠期妇女、长期便秘或腹泻的人群等。到目前为止,痔疮的
  • 重要提醒,日间手术随访,患者不能不当回事

  • 日间手术的质量安全保障制度包括三准入、三评估、两个应急预案及一套完整的随访计划,每个环节缺一不可。由于日间手术大部分患者都会在24到48小时内完成从入院到出院的全部
  • 撑了两个月,首例猪肾脏移植者去世

  •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日报道,此前全球首例成功接受猪肾脏移植手术的男性患者,在出院两个月后去世。美国男子理查德·斯莱曼是一名长期接受透析的肾衰竭患者,虽然他于2018年接受
  • 生殖取卵手术需要麻醉吗?

  • 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两类极端的患者,“医生,我不能再用麻醉药了,麻太多次已经严重影响到我的智商和记忆力了!”还有一种,只有一两个卵泡,位置也很好,手术医生建议不需要麻醉,患者坚
  • 护士只是打针输液?这个护士节 撕掉标签

  • 说起护士的工作,打针、输液、发药似乎已经成为了刻板印象,而提到护士这个职业,脑海浮现的形象似乎永远都是面带微笑,身穿白衣的女孩。但实际上,这份工作远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湘企抢抓“非洲机遇”

  • (中国—非洲(肯尼亚)工商经贸合作对接会现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可心肯尼亚当地时间5月10日上午,中国—非洲(肯尼亚)工商经贸合作对接会在内罗毕埃奇会议中心举办,来自肯尼亚及
  • 青春磁场密码!长沙五一商圈商场何以“长红”?

  •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福芳当下,一些商场客流稀少、租金难收,一些商户“熬不下去”,黯然退出。但长沙五一商圈,商场一派红火。“五一”假期,王府井百货总客流近30万人次,
  • 官方回应“网友建议高速免费延时”

  • 近日,有网友提出“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时间由节假日最后一天24时,延长至次日早上6时”的建议。交通运输部表示,将和有关部门深入分析研究论证,结合相关法律修订,适时优化完善节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