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资阳濛溪河遗址新发现震惊考古界 专家认为这是破解“资阳人”之谜的“钥匙”

日期: 来源:封面新闻收集编辑: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刘可欣 李雨心

1月11日,四川省文旅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高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张家富等一行到乐至调研资阳濛溪河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三天之后,资阳濛溪河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对外公布,四川考古又一新发现在新年伊始再次震惊了国内考古界。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基本建设在对资阳濛溪河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丰富的遗物,专家认为,濛溪河遗址对重新认识“资阳人”和研究四川盆地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计模式、古环境地貌等学术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王毅表示,1951年发掘的“资阳人”在考古学界深入人心,探索“资阳人”的历程中,濛溪河遗址的发掘令人振奋和激动。

据了解,当年发现的资阳人头骨距今大约3.5万年。作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发现的第一颗古人类头骨化石,“资阳人”头骨化石的横空出世一度引起世界关注。而这次资阳濛溪河遗址新发现更是吸引不少考古大咖前来现场,他们一致认为资阳濛溪河遗址的学术价值非常高,弥补了古人类发展史一个区域、一个时段的空白,在国内具有多个独特性。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郑喆轩告诉记者:“目前为止,资阳濛溪河遗址出土的各类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已有近千件。”这些石器包括了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等典型的旧石器时代遗物。动物化石则比较破碎,仅部分可鉴别出种属。此外,现场还发现了较多保存较好的植物类材料。它们为研究人员还原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提供了宝贵资料。此外,遗址还发现了疑似骨器和木器,这在旧石器遗址中也不多见。”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也认为骨器和木器的发现非常重要。“濛溪河石器原料缺乏,当地基岩是疏松的砂岩,无法做成工具,古代人类就发挥聪明才智,把动物骨骼和木头做成工具,这些工具所体现的技术和文化,反映了当时的人类为了适应本地环境资源条件,在如何获取工具资源上所体现的智慧。”

高星称,濛溪河遗址的学术价值非常重大,它弥补了这个区域和这个时段的重要空白。要搞清楚著名的“资阳人”的前世今生,濛溪河遗址的发掘研究是一个开端和重大突破。

而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看来,濛溪河遗址是国内旧石器遗址中展示人和环境关系方面最清楚、最系统、全要素的遗址之一,对于还原晚更新世远古人类的生活提供了一个鲜活场景。

相关阅读

  • 资阳濛溪河遗址考古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 近日,资阳濛溪河遗址考古发掘专家座谈会在乐至县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基本建设在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石器、动物化石以及植物等丰富的遗
  • 社科院考古所年度汇报会上的“河南故事”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2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1月10日、11日在北京举行,在两天汇报的37个考古发掘项目中,有新郑裴李岗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最新文章

  • 你被这九句话欺骗过吗?真相是啥?

  • 你被这九句话欺骗过吗?真相是啥?  2022年食品安全与健康 流言榜出炉  2023年1月6日,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与中国科协科学辟谣平台共同发布2022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以下这9
  • 【主播跑两会】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今日开幕

  • 履职尽责谋良策,凝心聚力启新程。1月14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青海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青海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在为期4天半的会议中,来自社会各界的政协委员们将
  • 自强青年,不止有一种底色

  • 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许继聪在宁夏西海固山区支教时与当地学生自拍。受访者供图  从儿时起,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明码便向往“知识改变命运”:小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