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历史文化】​晚清名臣曾国藩张之洞与桂湖‖刘辉

日期: 来源:方志四川收集编辑:方志四川

晚清名臣曾国藩张之洞与桂湖

刘 辉

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中国近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创立者和统帅,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进士,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封一等毅勇侯,官居一品。曾国藩于道光十八年(1838)参加会试,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改名国藩,道光帝亲拔为第二,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道光二十三年(1843)三月,曾氏在大考翰詹中名列二等第一名,三月十四日道光皇帝召见,奉旨以翰林院试讲(正六品)升用,开始了他“十年七迁,连跃十级”的火箭式升迁之路。在同年五月的应试差考试中曾国藩成绩优异,六月被钦命为四川乡试正考官。清代经皇帝差委任各直省乡试正副主考官称为试差,而“应考试差”即乡试考官要先通过考试然后钦派的一种制度。雍正三年(1725)谕令,各省正副主考官,由应差委之翰林及由进士出身之部院官,通过皇帝试以文艺后再行差委,这是清代正式通过考试然后派委考官的开始。嘉庆五年(1800)称为定制,每逢乡试之年应考试差。正副考官在翰林院等清贵的衙门中通过考试产生,当然也可以直接在高等级的文官中任命,无论哪种方式,出任正副考官的官员都是进士这样的正途出身,基本上没有例外,因此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

清代的乡试,每隔三年举办一次,如果遇到皇帝登基或者皇帝的大寿,朝廷会开办恩科。清朝乡试一般在本省的省城举行,由朝廷派正副考官前往主持,读书人都要汇聚到省城参加。乡试的考场称之为贡院,当时全国最大的贡院是京城的顺天贡院。

明末清初,由于连年战乱,民生凋敝,四川省的省会设保宁(今阆中市),成都金水河南侧的明代贡院在张献忠撤离时已被毁灭,清早期几次乡试在保宁府举行。清康熙四年(1665)改明蜀王府旧址为贡院,康熙五年改造完毕并投入使用,至雍正时,贡院号舍达四千多间。同治元年(1862)贡院多倒塌,遂彻底重修,至同治四年房舍达到13935间。1905年废科举,四川总督锡良在川各地大办大小学堂。成都为办新学堂,拆除了贡院号舍和宫墙。辛亥革命后,原贡院内的各类学堂全部迁出,旧址改为省军政长官公署,1918年再迁出恢复为学校,至二十世纪60年代后被全拆,改为展览馆。

曾国藩首次作为钦差大臣,心里也十分激动,在前往四川前,连夜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告诉这一好消息。曾国藩于道光二十三年七月初八,兴冲冲地从北京起行,八月初四抵达四川成都,期间得意洋洋地写下了《初入四川境喜晴》:

楚客初来询物俗,蜀人从古足英雄。

卧龙跃马今安在?极目天边意未穷。

四川此次乡试,得士宋文观等六十二名,副榜十二名,曾国藩作为正考官与他们建立起师生关系,而这一层关系在清朝的官场是非常重要的。更为现实的是,正副考官还有“合法”的灰色收入,按规定,正主考的差旅费定为2000两银子,而实际的路途花费不足1000两。仅此一项就可以省出千余两银子。乡试结束时,地方官场还要送给主考官员一笔“辛苦费”,也在千两左右。这笔收入,在当时是公开合法的。从四川回来后,曾国藩的经济状况大为改善。不但京中所欠的数百两债务全部还清,还寄回家1000两银子,分别用于还债和赠送族戚,他说:“家中之债,今虽不还,后尚可还,赠人之举,今若不为,后必悔之!”

《曾国藩日记》中可以看出曾国藩成都之行,留下的文字材料不多,从京至蜀,可能行程紧张,皇差在身,无暇他顾,记载不多。由蜀返京,明显较为从容,沿途多有应酬,多有诗作,日记也较为详细。

曾国藩于道光二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由成都启行,行四十里,住新都县,“县令张宜亭,招饮湖上”。《曾国藩日记》对这件事做了较为详细记载:廿二日,“早,在桂湖饮酒。为明杨升庵旧址,约广三百亩,皆荷花绿堤,皆桂树。张君修葺,楼阁不俗”。九月二十三日,至罗江途中作《游桂湖五章》。“夜,书寄张宜亭大令”。

其一

遂别华阳国,归程始此赊。

翻然名境访,来及夕阳斜。

翠竹偎寒蝶,丹枫嗓暮鸦。

词人云异代,临水一咨嗟。

其二

短城三面绕,浅水半蒿寒。

鸟过穿残日,鱼行起寸澜。

秋来楼阁静,幽处地天宽。

平昔江湖性,真思老钓竿。

其三

十里荷花海,我来吁已迟。

小桥通野港,坏艇卧西陂。

曲岸能藏鹭,盘涡尚戏龟。

倾城游女盛,好是采莲时。

其四

矮桂枝钩袖,丛篁叶打头。

隄行皆爪径,路断得高楼。

栏槛千迴锦,琉璃五色秋。

落霞沉水底,绮散不能收。

其五

颇忆家山好,去乡兹六年。

此间行乐地,小有洞庭天。

点缀须人力,招寻信妙缘。

使君殊不俗,把酒意茫然。

张奉书,字宜亭,江苏阳湖(今常州市武进区)人,寄籍宛平,道光十六年(1836)就任新都县令。于道光十九年 (1839) 重修桂湖,建杨升庵祠,台榭亭宇,花木竹石,皆精心布置,匠心独运,奠定了今日桂湖的基础。桂湖升庵祠至今醒目地悬挂着他用隶书撰写的《一半勾留》的全匾额。清代诗人姚骞有《桂湖五律十首寄张宜亭》。近代著名学者朱自清游桂湖诗称“遗爱犹传张奉书”。张奉书主编了《新都县志》(道光)。民国《新都县志·治绩》对他作了高度评价:“有清以来,言知县者,盖无以加于张公也。”

在曾国藩离开新都后的十多年,又来了一位对四川影响深远的人物,那就是张之洞。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祖籍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同治进士,历任两广总督、军机大臣,洋务派代表之一。同治十二年(1873年),时任湖北学政的张之洞被任命为四川乡试副考官,随后又获授四川学政。在四川学政期间,张之洞非常崇敬杨廷和、杨慎父子,专程到新都桂湖瞻仰古迹,流连忘返,夜宿桂湖,并题《秋夜宿桂湖》:

新都明贤相,定策谋群邪。

升庵亦通才,万卷丹铝加。

有园不得归,塞耳礼讼哗。

空第作传舍,后人攀秋花。

过客聊寄帑,故相不为家。

惨淡环幽香,自然渌水涯。

虽非平泉木,因胜拙政茶。

回文何哀怨,金齿日已斜。

名福古难并,多取徒咨嗟。

张之洞任四川学政之初,四川仅有锦江书院这一所省级书院,不少四川士人将理学、释老、方技糅合在一起著书授徒,张之洞对此非常不满,认为“此大为人心风俗之害”。同治十三年(1874),川籍工部侍郎薛焕回乡丁忧,联络省内官绅15人上书四川总督吴棠与张之洞,请求创办书院,得到张之洞和吴棠的支持,定名“尊经书院”。张之洞亲自撰写《四川省城尊经书院记》,延请名儒,分科讲授,仿照阮元杭州诂经精舍、广州学海堂的例规,手订条教,并撰写《輶轩语》《书目答问》两本书,以教导士子应读什么书,应怎样做学问以及修养品德等。张之洞一心想要复兴蜀学,在这里他也确实发现了一批人才,其中以名山县吴之英(晚清著名经学大家)、绵竹县杨锐(“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井研县廖平(晚清著名经学大家)、富顺县宋育仁(四川开办报业“第一人”)最负盛名,并被人称为“尊经四杰”。

吴之英(1857—1918) ,字伯朅,号蒙阳渔者,四川雅安市名山区人。清末民初四川著名学者、经学家、书法家。曾任成都尊经书院都讲、锦江书院襄校、国学院院正。他响应“戊戌变法”,组织“蜀学会”,创办《蜀学报》,他任该报主笔,先后发表了《蜀学报初开述议》《蜀学讲义》《政要论》《矿议》《救弱当用法家论》《法家善复古说》等文章。“戊戌变法”失败后,愤然回乡隐居,研究学问,专心著述,有《寿庐丛书》传世。《四川通史·吴之英及其寿栎庐丛书》记载:“吴之英不愧为四川历史上在振兴蜀学和传统文化研究上有杰出贡献的爱国学者。”吴之英非常仰慕杨慎的才学,称杨慎“慎之于明,亦天生使独者也”,作《桂湖》。

明新都杨慎,以宰相子擢修撰,博闻该通,极称翰苑。为“议大礼”得罪谪永昌,肆意文酒以终。其故居邻县署,倚城筑室,湖光桂影相照耀,祀慎像其间。士人来游辄有余爱。英尝谓:吾蜀自汉室初兴,司马相如以文章冠天下,厥后异代间生,虽类聚无多,皆清拔之才,震灼当世。慎之于明,亦天生使独者也。繇慎至今,我请未有作者,是可慨也。

江山降神才人秀,才人无福江山寿。

自古名德旧居游,一丘一壑启灵窦。

维明达者杨新都,少袭金珰佩卯符。

姓字无辜入丹书,家山有桂老绿湖。

功名翻为节气苦,精华仅借文章补。

春水盈塘魂未归,秋香满地花无主。

从此游车棼骖驔,争醉风月饱蔚蓝。

岂知湘君殉兰芷,更无招隐赋淮南。

我是少微第一宿,初谪蒙山箸东麓。

竹石缭坦草阁新,莺花媚景春江绿。

几回开卷读故文,清才雅调骑豳芬。

卜邻愿近屈平宅,筮塚拟凿伯鸾坟。

转慨吾蜀灵秀积,媒如荧如翕复辟。

扬子翩翻马王法,苏家孥矫严陈迹。

二百年来绝广陵,林泉佳气尚葱青。

天开秋爽延西颢,地郁灵种诞先生。

先生以后竟萧索,山光淡淡水漠漠。

馨香徒荐云中君,飞来莫识华表鹤。

曾跨岷嶓操古弄,井络高峣空谷雾。

每临奇险泣薜萝,频托消息祝琴梦。

老死龙诘讱狂辞,社虚鬼子摇树枝。

齐竿不吹诩长技,晋钟未调期后师。

长技相蒙不相忌,后师讵解前师意。

且幸海鳖坐眙㬋,饶他井蛙跳梁地。

我来谒君秋雨深,霜风槭槭晓云阴。

赋就投波长沙憾,曲成独泣海上心。

呜呼!噫嘻!

近传蓐收杖钺起,为与王母说治理。

白天自胞金玉音,坚白应有长鸣子。

昨宵寐思若尔尔,美人戴胜纳珠履。

荒忽遗我双瑶琚,寤昧桂阴照湖水。

来源:行脚成都

作者:刘 辉(成都市新都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区图书馆馆长)


相关阅读

  • 昆滇风云|云南的最后一科乡试

  •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恩科云南乡试,是云南举行的最后一科乡试。第二年,即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科会试和殿试后,在中国盛行了近1300年的科举取士制度落下了帷幕。精心出题
  • 士子的行旅——明清士子南京赶考记

  • “马行千里踏清泉,赶考赴京历万难。吃下十年锥刺苦,同携明月载誉还。”在古代中国,科考从来就不止是文化与学识的较量,更是对体力的大考验。这一首不知写于何年月的无名氏诗作,道
  • 他们从人生谷底起家,现在是无数人的精神偶像

  • 知乎上曾有一个问题令人印象深刻:普通人的努力有意义吗?其中有一个高赞的回答:去读曾国藩吧,他用一生回答了你。起点低、没关系、没背景,科考7次,最终成为晚清名臣,历史上半个圣人
  • 【诗词】七律·定州海棠(组诗)‖曹丰

  • 七律·定州海棠曹 丰万亩玉衡举世奇,百家报业定州知。东风用意匀颜色,秾丽丹青点笔迟。笙罄时时通古韵,远朋处处弄新姿。最宜红嫩一壶酒,邀约东坡醉和诗。七绝一束初识定州中山
  • 双峰第二届“国藩之路”半程马拉松赛鸣枪开跑

  • 为弘扬中华优秀家风家教,让大家在长跑中强健体魄、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4月9日,第二届“国藩之路”2023“湘能楚天杯”曾国藩故里半程马拉松赛在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正式鸣枪开
  • 新京雅集——《晚清三部曲》:一部百年风云史

  • 今天推荐唐浩明先生著名的历史人物小说《晚清三部曲》,写的曾国藩、张之洞、杨度三位撼动晚清到近现代历史的关键人物的一生。*下文为推广,内容由供应方提供很久以前,知乎上曾
  • 曾国藩:天道三忌,有一个人就废了

  • 作 者:金乌来 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ID:FranklinReadingClub)曾国藩曾经总结过,人想过好这一生。一定要警惕“人生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名垂青史,令人称道
  • 曾国藩:30岁一事无成,43岁逆风翻盘,靠的是什么?

  • 来源:愿悲智行梁启超评价曾国藩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30岁的曾国藩和我们平凡人一样,一度上升无门,甚
  • 成大事者,必经这3个阶段

  • 作 者:冯唐来 源:笔记侠 (ID:Notesman)本文摘自北京磨铁图书出版书籍《冯唐成事心法》,冯唐著。如何管理自我?每个人都躲不开一个议题:如何在一个变化的、纷繁复杂的、油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历史文化】​晚清名臣曾国藩张之洞与桂湖‖刘辉

  • 晚清名臣曾国藩张之洞与桂湖刘 辉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中国近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创立者和统帅,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进士,官至两江总督
  • 大量有编!安徽最新招聘信息

  • 一、机关/事业单位中共安徽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党校引进高层次人才4人一、报名时间10.17-11.16二、报名详情http://www.ahszgw.gov.cn/system/2023/10/08/011968306.shtml
  • 莫迪确认印度有意申办2036年奥运会

  • 新华社孟买10月15日电(记者高鹏)印度总理莫迪14日晚在这里表示,印度将“不遗余力”地去争取举办2036年夏季奥运会。莫迪是在当晚出席国际奥委会第141次全会开幕式时讲这番话的
  • 中国中免发布讣告:董事长李刚因病逝世

  • 10月15日,中国中免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李刚先生于2023年10月14日因病逝世。李刚自担任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以来,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为公司免税事业的发展付出了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