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木萨尔县选派18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村党组织书记,赴厦门市跟班学习,通过“沉浸式”实训、“全方位”融入、“内生式”感悟,以“体悟实训”促进能力提升。
吉木萨尔县基层干部分别派往海沧区和集美区的2个镇、8个街道、8个村(社区)跟班学习,以见面会、座谈会等形式引导干部深度融入厦门,两区单位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呵护干部,积极助力新疆干部成长。
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镇中心路社区党总支书记董智鹏说:“在杏林社区跟班,学习内容会更贴近中心路社区实际。在跟班学习单位参与党组织建设、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等工作,帮助我们提高学习质效。”
“我们到厦门后严格纪律,服从组织安排,认真配合学习所在单位各项工作安排,维护好吉木萨尔干部良好形象,做到既满载而归又展现新时代新疆基层干部优秀品质。我们也积极向当地干部群众宣传推介了大美北庭,邀请他们到新疆做客。”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镇马家槽子村干部刘江说道。
干部们到达厦门后,全过程参与当地村务、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工作,深入走访农户、了解民情、服务群众,以面对面沟通交流、现场观摩、“师徒帮带”、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化交往交流交融,“身份在落地即上岗中无缝转换”,真正实现嵌入式培训。
泉子街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史晓明说:“我侧重学习厦门集美区的研学旅游,研学旅游集美整合区内高校、景区、酒店、餐厅、旅行社、教育机构等研学旅行资源,创新打造了集美研学‘1+N’泛营地模式,推出了一个对台研学总部和N个课程基地,通过以租代建、以商招商、以课增值方式,形成了‘人文集美、艺术集美、科技集美、自然集美’四大主题的泛营地课程,课程与景区结合,不仅提高了景区的文化内涵,也增加了景区的旅游收入。”
吉木萨尔县北庭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王栋说:“厦门市在服务企业方面的做法我认为非常值得学习,以高成长企业为重点,常态化开展服务活动,协调解决企业子女就学、招工、住房、交通等各方面问题,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将企业获得感、满意度作为评判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这是打造服务型政府、优化发展环境、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些都让我感受颇深。”
经过培训,学员们纷纷表示理论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工作视野得到进一步开拓、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回去后将把培训的所学所悟消化运用,推动所在镇村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创造新业绩、彰显新作为,为加快建设吉木萨尔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能。
吉木萨尔县二工镇党委委员茅婕说:“我所在的灌口镇水体丰富、重山绵延,被誉为厦门的“大氧吧”,通过设计生态修复保护与工业提升相结合的总体规划方案,开展流域整治与田头村和塔边社等6个省级试点村环境整治,整合建设‘一潭、一湖、一园、两水、两山、两谷’等园林精品项目。在这儿我边听边记边看,用厦门经验反思自身工作,想争取把好经验全部带回家乡。”
吉木萨尔县新地乡副乡长丁晨赐表示:“我重点学习了农文旅融合发展,在沙坡尾、曾厝安、集美学村、鼓浪屿等厦门主要旅游景点,看到景区将现有资源与人文、历史等有机融合打造一个一个成功案例,感触颇深。我想带着这些所思所学回到艺术新地,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更上新台阶。”
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镇红畦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穆萍说:“来之后看到李林村和灌口镇三社村、国企集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村集体发展项目——灌口万达广场,率先在厦门全市成功探索了“国企+村集体”合作发展之路。我心里也有了个小目标,就是返岗后一定要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精心谋划,初步计划是和吉木萨尔镇西门村、沙河村合作,在我们红畦村美食街引进新疆西域娜依知名品牌餐饮,助推村集体经济增收、村民致富。”
通讯员 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