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雪丹
回顾2022年,疫情之下商业地产的整体销售额出现下滑。不过,疫情也催生了新的发展契机,新趋势、新需求不断崛起,新一轮变革也在加速推进。例如,夜间经济、户外集市等新的模式。同时,伴随商业增量显著提升、“社区商业”、“15分钟生活圈”等建设的推动,社区已不仅是单一聚点,更成为商圈构建的重要部分,将深度参与融入商业的未来发展。焕新与迭代也成为成都商业2022年的热门关键词。
据CBRE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共有7个购物中心开业,合计约79.3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值得关注的是,新增供应的近九成均于第四季度集中亮相,其中成都SKP和大魔方的开业带动交子商圈跨越式发展,继而加速其与春盐商圈所构建的“双核心商圈”格局成型;与此同时,依托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开放式物业渐成趋势,旨从品牌租户、消费场景、运营时间等多方面与盒子物业实现互补增值效应,年内近六成新增供应均为“盒子+街区”的形态即为佐证,如环贸ICD、世豪广场南馆等。
虽然2022前三个季度商业市场表现不佳,但伴随年末假日季的到来,消费市场逐步恢复常态,且在“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进一步回升。一方面得益于微度假、夜经济、新业态吸引市民更趋向于选择高频的“就地过节”;另一方面,消费券助力消费“回补”,成都市商务局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第一波次消费券核销率已达58.6%。且在2023年元旦小长假进一步回升,尤其是旅游、餐饮等业态。据成都市文广旅局的数据显示,元旦假期期间,全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46.5万人次,第三天客流量56.1万人次,较第一天环比增长68%;全市直属公共文化场馆开展线下活动246场次,线下接待市民游客9.4万人次。
2022年品牌店铺也有新增,其中,奢侈品牌加码成都,或新设首店,或于交子公园和春盐商圈、IFS和太古里布局“双店”;高化品牌积极扩张,沙龙香氛成又一新宠品类,并成为年内购物中心大规模调改的主力军;露营风席卷全城,户外运动品牌持续活跃,且愈发聚焦细分专业领域,如跑步、登山、滑雪等。
展望2023年,成都商业市场供应维持高位,合计约69.5万平方米的新增项目计划开业。然而,项目间乃至于区域间的竞争也将随之加剧,成都商业市场或将迈入新一轮的调整及迭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