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南,“带”飞了!

提起潮南,你会想到什么?

是《舌尖上的中国》里美味的熏鸭脯,还是影片中青翠秀丽的峡山风光?是带来全新体验的潮剧,还是发音独特的潮阳话?

提起潮南,便不得不提潮南人那股子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决心。

他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共治练江,如今“白练”得以回归;他们坚守传统,发扬独具特色的潮汕水乡文化,打造“幸福爱恋·和美乡村”示范带;他们始终热血,胸怀激荡,留下一处处令人敬佩的“红色印记”……

练江蝶变,岸绿景美

峡山大溪练江流域生态旅游休闲带

赏游鱼往来,观白鹭低回

练江,河道弯曲、蜿蜒如练,千百年来哺育着潮南儿女,是潮南人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此前,这里杂草丛生、河涌脏乱、臭气熏人,经整治后,如今的练江清洌可鉴,江景优美怡人。

万里碧道中江河安澜、绿水畅流,生态廊道内鱼翔浅底、白鸟嬉戏。游走在江边整洁的步道上,阳光照射下的江面波光粼粼,白日里享受碧水清新,夜间感受清风徐徐、江水拍打江岸的轻声低语。宁静悠然的画卷里,“苦初”鱼游玩于溪河之中,白鹭在河岸栖息飞翔。

练江,这条养育潮南人的母亲河又一次“活”了起来。在这里,人们闲坐岸边钓鱼,欣赏生态旅游休闲带中的一幅幅美景。在这里,人们聆听江水低吟,吟唱潮南人治理母亲河的一首首赞歌。

潮风水韵,一带相连

东里古寨

看民俗文物,游潮南古村

潮南在夏、商、周三代属百越之地,《汉书·地理志》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古时潮南因为地处省尾国角,且居住地人群复杂,易生冲突,人们为了抵御外敌,大多聚寨而居。其中,潮南区便保存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寨堡式建筑群——东里古寨。

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东里古寨文化底蕴深厚,是沙陇乃至潮汕民俗文化的仓库。这座方形古寨的内部格局整齐划一、中规中矩,许多旧时文物保存其中。稻桶、风鼓、独轮车等用具带你走进古潮南的农耕历史;用于旧时婚娶的五桶、旧家私描绘了一幅幅幸福美满的画面。

移步换景,诗情画意

“幸福爱恋·和美乡村”示范带

踏长廊大道,品潮南风情

从古老的大榕树下启程,漫步在诗情画意的爱之林中,穿过浪漫的“水乡爱恋·美满婚姻”壁画长廊和色彩斑斓的“彩虹大道”,一个个甜蜜的景点串连成线,指引着恋人们走向幸福的爱情广场。

在这里,潮汕传统的婚嫁习俗生动展现在眼前,饱含着潮南人对婚姻的祝福与对爱情的向往。

在这里,潮南人对传统的坚守令人动容。

还有大寮嵌瓷、西岐英歌舞、剪纸和笛套音乐被列入国家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岐英歌舞

大寮嵌瓷

大寮嵌瓷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06年,大寮民间艺人许石泉拜“嵌瓷祖师”吴丹为师,继承了嵌瓷艺术,之后不断创新,并把技艺传授给族人及子孙,世代相传,发展至今。

在这条“爱”的示范带上,大寮嵌瓷这一“非遗”散发着厚重的历史气息,沉淀着潮南人的生动记忆。

红色记忆,汇聚一镇

红场镇

游红军广场,探红色印记

红场镇原称“石船”,起因辖区迭石村有一岩石外形似船,1961年,因纪念革命史迹“红军广场”而更名为“红场”。红场镇是潮南乃至汕头市革命遗址分布最密集的镇,这里极具红色情怀,饱含革命先烈的爱国之情。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州的仁人志士领导北伐战争,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新道路。他们从广东出发,向北而去,潮南是革命军经过之处。

苏区党建文化区的红色古寨中,李多年母女的塑像映入眼帘。她们为保护红军,与国民党反动派抗争到底最终光荣牺牲的英雄事迹在潮普惠广为流传。

红场广场的红场阅兵台前,革命石匠翁千在台石正面刻上“巩固苏维埃政权”七个大字,表明潮南人与红军及工农兵共同奋战的决心。大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上,篆刻着革命先烈的赤诚之心。

红场镇革命英雄纪念碑

这里还有缅怀彭湃、邓发、李富春等老一辈革命家而修建的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在革命时期为治疗伤病员而在“老虎洞”内建立的“西南红军医院”,对潮普惠地区的革命斗争具有重大意义的闽、粤、赣三省边区第一次党代会旧址,石匠翁千在红场和大南山山路边石头上刻下的革命标语……

一个个“红色印记”讲述着一段段动容的革命故事,一条条标语显示着潮南人对红军赤诚的信任。

潮南,山清水秀,一“带”绿水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画卷;

潮南,悠悠古韵,一“带”和美串起潮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潮南,热血澎湃,一“带”红色旧址诉说着他们的不屈品格

盛夏已至,去往潮南,一会那碧水美景、一期那幸福祝愿、一感那峥嵘岁月,岂不美哉?

【统筹】黄帼蓉 王磊

【作者】陈雨丝 戴甜甜

【来源】南方农村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