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艺坛领航人物》——赵寒翔

赵寒翔.1964年出生。毕业于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纺织工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武汉纺织大学客座教授。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专职副院长。岭南文化艺术创作鉴赏研究院副院长兼高级研究员。中国汝州美协名誉主席。上合组织一带一路丝路文化中国——乌兹别克斯坦特聘顾问。广东收藏家协会书画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邮政邮册发行委员会艺术顾问。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CCTV大国人文特聘艺术顾问。

其独创的彩墨山水、彩墨花卉在中国当代画坛独树一帜。2014年其彩墨山水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南非总统祖玛,2017年其彩墨花卉作品作为国礼赠送到华访问的挪威首相埃尔娜.索尔贝格。2019年其彩墨山水作品在上海合作组织工商峰会上由吉尔吉斯斯坦国主办方作为唯一峰会礼品赠送上海合作组织。CCTV发现之旅频道大国人文栏目组6月19日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拍摄国际文化艺术盛典——“中国之美”赵寒翔专题采访报道。2016参加中俄文化交流年活动。2016年参加中捷文化交流年活动。2016年参加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当代名人艺术家交流展活动。2016年荣获中国新长城文化金奖。被授予”中国新长城艺术家“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中美杰出华人艺术家“。2016年,荣获”美丽中国“一一百家媒体重点推荐的”著名书画家“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三十位影响当代艺坛画家“。2017年中国中外文化研究会重点推荐赵寒翔为献礼中国两会艺术大家。2018年接受美国纽约中国广播电台专题采访报导。2019年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吉尔吉斯斯坦工商高峰论坛。202O年全国网络媒体联盟推出“赵寒翔——当代艺术人物献礼全国两会。2021年参加上海合作组织20周年人文教育与工业展峰会。2021年荣获美国LABA“全球最具影响力艺术家”。

近年在众多全国及海外各级杂志报刊发表作品及接受国家广播电台及电视台采访报道。CCTV发现之旅出品《梦归野山一一彩墨画家赵寒翔》专题报导。出版《袁运甫,卢愚 舜,赵寒翔三人行》,《赵寒翔彩墨精品集》等。

坚 如 磐 石

本文作者:林秀培

大自然是一幅亿万年的鸿篇巨作,它历尽沧桑,纯朴而坚毅。要读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浑然天成,我们可以在中国山水画中找到共鸣。这些自然造物,令画家内心为之动容而幻化成中国山水画。以山为德,高山有揽日月的胸怀;以水为性,流水有容天地的气概。中国山水画自隋唐出现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演变和不断进步,每个时代的画家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寻求突破,找寻新法,都是为了画出心中的山石,每个时代都留下了属于自己艺术语言。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体会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

千百年来,中国山水画经过各个时期的山水大家们的不断演变发展,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如近景,中景,远景,高远,深远;小桥流水,树木,人物,建筑……但是,千百年来把山水画中岩石这一特定的元素提炼出来,作为一个特别画科题材的,目前只有赵寒翔在做这方面的探索!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南方的山婉约凄美,北方的山雄伟陡峭。赵寒翔自小在北方崇山峻岭里长大,骨子里镌刻着浓烈大山的感情。他对巍峨高山充满了崇高的敬意,并将此厚重的敬意沉淀在他的岩石画作中。他体察自然,内化于心,诉诸笔端,将岩石的跌宕起伏千姿百态之美,在他的画作上活灵活现。欣赏赵寒翔所画的石山感觉到是坚韧不拔有力量,刀削斧劈的悬崖峭壁凶险冷峻。

赵寒翔心中的高山是千变万化,没有固定的形态,内心的感觉激励着他不断的创新和突破。尽管各种笔法墨法的泰斗们都代表着他们那时期的画坛精英,已经无法超越,但一味地用已知的方法创造出来的东西永远都是步人后尘,难以企及。既然前人的笔法来自于大自然,当下赵寒翔也能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自容自造,用新法演绎出属于他自己特色的山水画。

不同时代的画作都会有着不同时代的精神烙印,反应不同时代的文化。赵寒翔最新创作的《坚如磐石》系列歌颂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沧桑仍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坚如磐石!赵寒翔运用中国画的笔墨,西洋画的色彩透视构图,用中西合璧的技法和写生的手法,完美呈现了中国的内敛的哲理和西方张扬的思想

纵观中国千年的丹青文化历史,唯有当下时代的丹青文化是最为繁荣昌盛,然而在这种百花齐放的新时代艺术潮流中,我们仍是需要注意自身文化素养的独立性和主观性,避免随之大流,使作品成为千篇一律的俗样套式!而今日的赵寒翔老师显然就是成功的避开了这一点,在创作上深植于传统法度,在审美上又融契于时代心源,此之高格画境,自是师心而不袭心,师古而不泥古的至臻典范也!

本文编辑/叶青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