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学堂”:留守儿童的“温馨港湾”

课堂互动气氛活跃

带领孩子们学习果树相关知识

孩子们动手学习扦插

趣味游戏受孩子们喜爱


“小荷学堂”是2018年由菏泽市委组织部、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莱商银行菏泽分行等单位发起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假集中开展亲情陪伴、兴趣拓展、自护教育、文明礼仪等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七彩课程和特色课程,激发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五年来,我市“小荷学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受到众多学生和家长的好评。7月14日,记者深入我市多个“小荷学堂”,一探学生和志愿者们的日常。


七彩课程+趣味活动

“小荷学堂”欢乐多

“同学们看,这是白糖、碳酸氢钠和酒精,如果让这三者混合并点燃,大家猜猜会发生什么?”7月14日,在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张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一群小学生正围绕在大学生志愿者秦宇腾身边,眼神专注地望着老师身前即将发生的趣味物理实验。“好,现在咱们已经点燃了,大家注意看,顶部已经发黑,中间和四周的高度有没有慢慢升高,像不像一条慢慢抬起头的黑蛇。这个实验的名字也叫作‘法老王的王蛇’,中间部位还在持续升高,大家猜猜它会长多高才会停止?”

虽然实验条件较为简陋,但孩子们求知的热情很高。“很神奇,通过听秦老师讲解,我们也大体明白了原理,酒精助燃、白糖焦化、碳酸氢钠膨胀,三者结合没想到能发生这么好玩的现象。在这里学习很开心,老师就像大姐姐大哥哥一样,让我们学到不少知识,真希望他们年年都能来。”即将升读六年级的魏一鹏开心地说。

“我以前每到暑假都到爸妈打工的城市苏州,在那里也是上辅导班,但那边的语言听不太懂、学习的课程也不一样。”魏一鹏告诉记者,“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小荷学堂’,我太喜欢这里了!”

志愿者秦宇鹏现就读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张梦珠就读于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秦茹苗就读于商丘学院,他们这个三人小团队均在读大一,且同是张湾村人。“我们三个打小就认识,前几年也听说过‘小荷学堂’,今年刚读大一,符合志愿者招募条件,就立马响应镇里的号召,返乡参加这个公益活动。”张梦珠说,“为了拓展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我们在原有剪纸、美术、音乐等课程的基础上,又开设了围棋、象棋、乒乓球等特色课程供他们选择。同时,还鼓励他们参加趣味体育拓展,让他们乐在其中,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身体、培养了兴趣。”

秦宇腾表示,暑期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脱离了学校的监管,又缺少家长的照料,有不少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农村,一些家长和孩子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所以我们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多偏向于趣味性,同时还安排了讲授防火、防触电、防溺水等方面的安全知识以及卫生知识,帮助孩子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今天下午,还有一支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的志愿者即将入驻咱们张湾的‘小荷学堂’,这是除本地招募外由区里向各高校发出招募通知后统一调配过来的。除了留守儿童,像家境困难、父母不全的孩子,我们也给接来了,预计今年在咱们镇‘小荷学堂’学习的儿童将达到80人左右。”定陶区张湾镇团委书记孙浩然介绍说。


志愿者结合所学专业

开设特色课程

随后,记者又来到定陶区马集镇袁堂社区的“小荷学堂”志愿服务点,这里的志愿者均是来自潍坊职业学院的在读大学生。“我已经参加‘小荷学堂’志愿服务四年了,我们学院也非常重视这项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了很大支持。”志愿者领队高博辉告诉记者。

在这处“小荷学堂”,志愿者们除给孩子们开设常规的文化课程和安全教育课程外,还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积极拓展孩子的视野。“今天上午咱们将分成两支队伍进行课外学习,一队带领孩子们前往附近的果园,教习孩子们认识桃树、核桃树、枣树、石榴树等,通过枝叶辨别种类,讲解每种作物的习性和特点;二队带领孩子们学习扦插技术,先用PPT讲解,然后让每位学生动手实际操作。”高博辉向队员们布置任务。

布置完任务,高博辉首先跟随一队前往附近的小果园。“大家看一下,桃树想必大家都认识了,现在咱们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的叶子形状和叶脉分布,然后再看一下这个套袋,有没有同学知道桃子套袋的作用和好处?”一队主讲老师秦庆皓向学生提问道。在详细讲解完后,一行人又先后来到枣树、石榴树、核桃树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比喻讲解果树相关知识。

在一队的室外实践课进入尾声时,高博辉立马赶到二队活动现场。此时,PPT讲解已经进入尾声,扦插实际操作场地已经布置完毕。“大家看,这些枝叶就是从绿萝、多肉上面剪下来的,这两个品种都是扦插后很容易成活的。大家注意刚才我讲的要点,一会扦插完要标注上每个人的名字,咱们来评比一下看谁扦插得好。”二队主讲老师王双龙一边讲解,一边挨个指导学生。

“前几年我带领我们学院的学弟学妹们去过牡丹区、成武、定陶等地参与‘小荷学堂‘志愿服务’,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的大力支持。今年在袁堂社区,省派第一书记李通从食宿安排到课程设计不时询问我们的需求,让我们这些志愿者心里暖暖的。”高博辉说。


用心陪伴用爱守护

打造留守儿童“温馨港湾”

2018年4月19日,团市委正式启动“小荷学堂”项目,并面向全国进行志愿者招募。高旭就是看见了招募志愿者信息,正式加入“小荷学堂”这个大家庭的。

“我是菏泽籍在校大学生,同时也是一名志愿者,就读于青岛城市学院,已经连续四年参加‘小荷学堂’暑期留守儿童关爱项目,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500多小时。”高旭说,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第一年参加“小荷学堂”志愿服务结束离开的时候,“小荷学堂”的孩子们把他送到公交车站,围着他问:“老师老师,明年你还会来吗?”当时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参加“小荷学堂”志愿服务,最触动高旭内心的是一份调查问卷。2018年暑期,在一份关于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问卷上,有孩子在“如果给你一个愿望,你想获得什么”的问题下面写下了“父母回来给我过一个生日”的答案,这应该是所有留守儿童的心声。看到这个答案的时候,高旭和其他志愿者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志愿服务期间,恰逢有孩子过生日,于是我们志愿者买了蛋糕陪他一起过了生日。我相信,这应该会是这个孩子一辈子的温暖回忆。这段经历也让我明白,关爱留守儿童就要从细微处入手,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需要什么,让他们的心灵不再‘留守’。从那之后,每年在‘小荷学堂’开展志愿服务期间,我们都会为孩子们策划一场‘集体生日’。”

为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去”学习,志愿者们积极寻找社会资源,联系“爱心车队”,带领孩子们前往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带领着团队对防溺水课程进行创新,通过朗朗上口的防溺水口诀、妙趣横生的手势舞蹈、改编防溺水歌曲等方式,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防溺水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创新性地设置“心语信箱”,及时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并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发放给每一个孩子,并带领队员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


五年466处“小荷学堂”

服务25000名留守儿童

“小荷学堂”项目启动五年来,全市累计建设“小荷学堂”466处,来自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西安财经大学等省内外30余所高校的36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牺牲自己的假期,来到菏泽,克服基层艰苦的食宿、交通、卫生等条件,共服务时长81万小时,为25000多名留守儿童送去陪伴、知识和关爱。“小荷学堂”已经成为广大群众赞誉的民生实事项目。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山东电视台等媒体予以宣传报道,被评为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山东省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小荷学堂”为孩子们开设了七彩课程,内容包括红色教育、卫生知识、自护教育、亲情陪伴、学业辅导、兴趣养成、特色课程、文明礼仪等,志愿者还可以结合地方实际和孩子实际需求等自行设计更为丰富的课程,更鼓励志愿者结合自身专业特长设计特色课程,激发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热情,丰富农村留守儿童暑期生活,解除农村外出务工家庭的后顾之忧,也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搭建平台。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淑娅 孟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