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中取意,笔墨求兴——新派水墨画家韩伟华访谈

韩伟华,1977年生于河南获嘉。字浩之,号六石斋主人、云台山人。199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研究生主要课程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延和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佛教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水墨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写意山水高研班助教、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特约研究员、国家艺术人才库国画艺委会常务理事、评论家艺委会常务理事;广州大学岭南文化艺术创作鉴赏研究院研究员、世界收藏联合会书画委员会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新乡市美术家协会理事、获嘉县美术家协会主席。

禅中取意,笔墨求兴

——新派水墨画家韩伟华访谈

陳河宇: 韩老师您好,很高兴今天能采访到您。记得第一次见到您,还是在十几年前的一次艺术品拍卖会现场。当时您的一组新派水墨作品拍出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也因为您的作品在继承传统水墨画艺术精髓的同时进行了大胆创新,获得了业内的高度肯定。这一路走来,你的创作是否依然延续了这样的创新形式,让专业领域以外的大众能够读懂和爱上中国画,拉近中国水墨画与大众的距离。


韩伟华作品《历史的回声--风穴寺七祖塔》

96×180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韓偉華: 您好,河宇,许久不见。是的,我依旧是在延续我的创作,也时常往返于各地写生。其实很多人在面对艺术品的时候还是一种很茫然的状态,我认为需要有一些人为着这个方向去做一些努力。我作的是写意画。写意画更多的东西,是在体现一种内美,一种修养。譬如里面很多我们一直在强调的“意到笔不到”,这里头就可能有故事之后的故事,造型之外的造型。它不是那么的直白,却非常含蓄。它需要你去意会,却难以言传。需要观者和作者通过作品进行交融。好比大量的留白,读者能够通过留白和这个作品进行互动。

其实一直到大学,我对艺术还是懵懵懂懂的,但那时候就是这种懵懵懂懂,才是有朝气的,艺术不是死气沉沉。艺术源于生活,所以真正的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不应该是天然存在的。我一直认为打小儿就在小圈子里一直模写,翻模子似的学习传统国画,是有害的。中国的艺术已经从没有程式,进入高度程式,高度程式成为一种优势之后,开始“结壳”。这是它的优势也是劣势。所以创新和突破势在必行。艺术创作处在高峰期后都会出现“瓶颈”现象。经过上千年的不断提纯,艺术创作和艺术品早已走进了精英阶层的象牙塔。中国近代经历上百年的文化洗牌和社会运动,已经使人民大众陌生了自己的精英文化,或者说是没能跟上精英文化的演化。所以特殊阶段就需要特殊的传播方法。艺术品如果只是在小圈子里,由几个人来评品它的味道,大众便很难进入。

像是今天我去寺院里,我妹妹用她的方式帮助我重新解读了一下佛法。以老百姓都听得懂的语言,把这些经书,如地藏经是怎么回事儿给分析了一下。我觉得这个很好。这种沟通使深奥的佛法和普通人之间,没有了“人”和“佛”的距离。

韩伟华作品《历史的回声--崆峒山》

68×136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陳河宇: 是的,艺术需要留白。这个留白是给观者的思考空间,是观者能在纸笔之外与艺术家产生交融和共鸣的维度。这非常具有禅意。我们知道韩老师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对佛法有独到的体悟。在您的修行过程中,佛教的思想和修行法门对您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比如说中国佛教的重要宗派禅宗,它的修行过程,也是对自己的知见进行破立和推翻的过程。这种破立以求明心见性的宗教法门,是否也转化成为一种哲学思维,进而对您的艺术创作产生影响呢?

韩伟华作品《历史的回声--炳灵寺石窟》

136×68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韓偉華: 禅宗作为一种高级智慧,在世界上有着巨大的影响。二十世纪之后,在全世界范围内,众多的艺术家出现了很多以禅宗的方式来创作的作品。像艺术的开拓先驱杜尚和博弈斯。杜尚的《泉》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一种突破,这种突破正如禅宗独有的”破立“过程,这本身就具有“禅意”。杜尚将小便器搬进博物馆,这个就是生活。博伊斯凭一己之力改变了战后整个德国的艺术水准,他提到了人人皆是艺术家。但其实这远远在佛教提出“人人皆有佛性,众生都可成佛”两千多年之后。你想想佛教文化的这个力量,它是那么的高妙,而且那么的早熟。在两千多年前,他定下的规格,放到现在依然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另外有一部音乐作品,一部非常重要的钢琴作品,约翰凯奇的《4分33秒》,这也是一部当代艺术坐标式的作品。用全程休止的形式,来表现自然中永无停止的变化。这也是禅。

禅宗的思考就是人类对已知文明的一种探寻,对未知的一个建立对;对真善美的不断提纯;对自己不断的修正。我是这样理解。禅宗的思想结合了中国的儒教,把出世入世等很多复杂的问题,以一种最简单直接的方法给解决。这种使人顿悟的方式源于敢于直面人生的各种问题。

可见中国古代的哲学,宗教和文化早已对我们的思想模式和行为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艺术创作自然也容易脱胎于此。如果中国艺术能再一次在世界上重现辉煌,像兩百年前一样,五百年前一样,一千年前一样,保持我们在世界上的这种绝对领先,那我想我们作为艺术家,除了在创作上得到佛教哲学思想的滋养,反过来也能通过作品展示佛的哲学和中国的文化。

韩伟华作品《历史的回声--普陀山多宝塔》

50×100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陳河宇: 正如您所愿,中国艺术终将再现辉煌,走向世界,中国文化理应迎来复兴。这样一个极具分量而又令人兴喜的话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当然,这需要我们具备向世界进行文化输出的能力。您觉得中国艺术能够传播,文化能够输出,是需要更多地借鉴西方艺术来进行创新和改革呢,还是应该继承和坚守自己最核心最传统的部分来发扬光大呢?又或者是第三种什么样的情况?您作为资深艺术家,是不是能给我们一些专业解读。

韩伟华作品《历史的回声--光孝寺瘞发塔》

100×50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韓偉華: 是,您提到的这三个方向,是一百多年来我们画家在整体思考的问题。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就像小马过河一样。也是有很多先贤大哲曾经身体力行实践过的。但从我本人来看的话,我因为一段非常重要的求学历史,在中央美院读了文革后二十年美术研究,由易英先生和范迪安先生主持的。有过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的梳理,便在创作时更多了一些思考。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首先你在画画的时候,要弄明白你在画什么,为什么而画。你画的这些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也是一个终极命题。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是谁。其实艺术也要回答这些问题,它不单单是画得美或者画得像的问题。如果那样便浅显了,把人类的高端智慧给侮辱了。

首先,就是河宇你提到的,要输出我们的艺术和文化。从一个点上,我们的艺术要提纯。可能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但历史上的这种前进,就是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实您说的第二种方式,从我自己的理解来说还是比较可行的。它是一种兼而有之,要平衡各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们要有自己独特的面貌,有本民族独特的语言,有不可取代性的东西。同时呢,也需要把这些转化成一种语言,能被西方所接受,世界各国所接受。咱们不是迎合,是让他更懂。

就像林语堂,向西方介绍孔子,介绍儒家;就像辜鸿铭先生,大同东西;就像傅雷,用非常高妙的,外国人能听得懂的语言来介绍黄宾虹,而且还不跌范。这样的人,其实早已经成为火种,已经可以把这个燎原之势形成。这就需要接着这火种往里面走。中国文化必定会为全世界所接受。而且这种文化输出会是优势的文化输出,强势的文化输出,会是符合这个时代大国崛崛起的高品质的输出。

韩伟华作品《清和朗润图》

68×136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陳河宇: 就具体问题来说,您觉得中国的绘画艺术要走出国门,真正被西方人所接受和普遍认可,它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急需解决什么具体问题?

韩伟华作品《晓暮春烟》

136×68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韩伟华作品《阳春畅和图》

240×122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韓偉華: 不需要顾虑。觉得西方人听不懂中国的诗词歌赋,看不懂李白,看不懂陶渊明,也看不懂(八大山人的)翻着白眼儿的鱼。呵呵。看不懂这个四王四曾。其实他们看得懂。只是他们愿不愿意看,愿不愿正视的问题。当年欧洲也通过丝绸之路不断地往中国走啊,他们怎么就看得懂了?因为他们一方面是仰慕汉唐文化,想进入我们这个系统。可能过去二百多年,我们真是被打得低下了头,让我们的文化也受到了拖累。但是我认为我们的文明一直在传承。

反倒是他们已经从我们这儿拿过去了很多,他们不承认。包括西方印象派,从1847年以来,摄影术对他们形成震惊之后。直接可肉眼识别的三维的视觉模式,受到了很大冲击。转而向心走,向自己的内心走。这其实就是前面我们说过的写意嘛。表达意象之美,意境之美,诗情画意这样的东西,在西方艺术是从印象派开始的。但更早是从我们的写意开始的。嗯,但是他们不这样提。这里头包括重要的后印象派大家梵高。他向日本学,向日本的浮世绘学了很多东西。甚至直接临摹浮世绘。这都有原作,这都有作品图片在博物馆陈列,史料陈列,这都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但他们不知道这些作品是来自于中国。日本浮世绘套色版画的根源是中国木刻版画。中国的版画影响了日本,日本才对西方输出了这样的文化。背后的这个根源是在我们这里。包括后来的更重要的毕加索,对中国水墨的吸收;杜尚,受中国禅宗文化的影响。其实中国文化一直都是西方艺术界用之不竭的宝库。

韩伟华作品《幽壑霞隐》

68×136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陳河宇: 原来西方艺术有不少的“拿来主义”啊。而且很大一部分是从我们中国艺术中舶去的精髓。聊到这真是让我为之一震。过去二百年长期处于文化压抑的我们,可能更多惯性的片面的感受。认为中国艺术是在单方面向西方靠拢。当我们在研究透视等西方绘画技法的时候,很少做到彼此“兼容”,学其形而忘乎以神。没有意识到我们自己的传统绘画理念和文化气质不应被舍弃。因为它早已成为了西方艺术大家们的灵感缪斯和创作源泉。

韩伟华作品《清和朗润图》

180×96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韓偉華: 是这样的。像美国这个国家对抽象表现主义,是与他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甚至和国家的文化形态直接联系到一起的。抽象表现主义,是美国文化上的骄傲。其中很重要的一位艺术家马斯威尔,他的作品,就有明显的中国书法的东方意境表达。他也是去日本学的,当然这个线索肯定也是来自中国。这是没有问题的。再回头说中国艺术的问题。在过去长时间积贫积弱的情况下,中国当时的知识分子,或者说公知阶层,甚至差点要把中国文字给否认掉,用拉丁字母来代替。当然幸好没有这么走。但是一味盲目地向西方学习,使得全民虚化了。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我们的文化也自然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再次顺理成章地被世界认可。随着我们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的强大,我们艺术家也在这个大环境里边有了足够的自信,有了休养生息潜心创作的机会。才能拿出符合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作品。所以说,生在这个时代,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韩伟华作品《夏山烟晓》

96×180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陳河宇: 对。中国艺术走向世界势在必行。现阶段中国书画作品在国内外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也是出现了两个极端的情况。当然据我所知韩老师您的作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通常都有着非常强劲的表现。就这一点我还想请教,怎么通过更加合理的市场化运作,以艺术作品为媒介,来更好的推广中国文化?

韩伟华作品《溪山春晓图》

48×180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韩伟华作品《晓暮春烟》

136×68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韓偉華: 嗯,在苏富比,佳士得这样的国际大型拍卖会,艺术家作品的最终流向,一个是博物馆,一个是一些重要的买家。当然只要他们能产生交流,就会在大型拍卖会上出现。在2008年西方经济危机之前,全球的买家在高端艺术品拍卖季上,他们更多了解的是安迪沃霍尔,达利,这种西方人比较熟悉的艺术家的作品。包括毕加索和英国艺术家达明赫斯特,这都是价格非常昂贵的。但到2008年之后,国际拍卖一线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叫齐白石老头儿。他们会觉得很陌生。但慢慢的这个老头儿他们就不陌生了,因为它的价格一直在不断攀升。所以在今后的十年二十年,我的预期啊,短了说就是二十年,包括李可染先生的《万山红遍》这样的中国顶级艺术家的作品,应该是拍卖价格更上台阶,是十几亿,甚至是几十亿。

虽然我们是在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低谷期谈这个事情,但从我的眼光看,从长久来看,现在是赶上了一个好时机。我们需要一段休息。这个休息,也是让你冷静下来思考和沉淀的契机。我们会再次迎来疫情后经济的回暖和腾飞,就像零四年非典之后的复苏与腾飞一样。它是一个周期。艺术和人类的经济与生活永远是这样。一个周期,接着一个周期。不要害怕周期性的波动。我们有这个实力,我们见证了无数个周期,人类的历史也书写了无数个周期。所以说,下一次的腾飞毕竟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

韩伟华作品《疎林春意》

68×136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韩伟华作品《烟林春散图》

68×136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陳河宇: 感谢韩老师的解答。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的民族复兴,人民的民族自信的加强,会有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中国艺术。您作为一位成功的艺术家,能否给这些正在学习和研究中国艺术的年轻后辈一些建议。让后来人也能像您一样,有将中国艺术推向世界的使命感。

韩伟华作品《八极无尘》

48×180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韩伟华作品《千里清秋图》

48×180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韓偉華: 最后一个问题特别棒,我也感谢你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文化,他不是一个无根之水,它是有传承的文化。我们可能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和两千年前的孔子发生关系;我们每写的一个字都可以和一千多年前的王羲之发生关系;我们画的一笔画儿,可能都要和魏晋时的顾恺之发生关系。所以我们是一个有传承的国度。年轻的学弟学妹们,你们生在了一个很好的国度,而且赶上了一个很好的时间段。所有的苦难都让前辈们帮你们趟过去了,直接登上了快车道,这是你们的幸运,也是你们需要戒骄戒躁的地方。

另外还需要注重综合修养的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学好本国文化,同时学习世界各国艺术中高明的地方,就是知己知彼嘛。当出现危机的时候,还需要一些人去做逆行者,做一个文化上的逆行者。不被世俗所裹挟,去做自己应该做的,担负一些应当负担的东西。而不单单是为了五斗米折腰。我希望大家能够前仆后继,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韩伟华作品《秋光翠嶺图》

48×180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韩伟华作品《翠夏无尘》

68×136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韩伟华作品《翠玲秋华图图》

68×136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陳河宇: 再次感谢韩伟华老师。您的博学,您对艺术的深入思考和执着探索,以及您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使命感,都将触动我们的读者和年轻的艺术家。也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够踏着前人的肩膀,看到更远更美的风景。在最后,祝福韩伟华老师:艺术生命长青。

2022-06-29

韩伟华作品《秋壑幽隐图》

122×240厘米 纸本设色 2022年

个人展览

2002年E-219空间韩伟华个人作品展, 中央美术学院;

2003年“直指人心”韩伟华当代艺术展, 北京七色空间;

2006年“意趣天成”韩伟华作品展, 北京ZG艺术中心;

2010年“致虚&守静”韩伟华作品展, 上海800艺术区;

2011年“水墨舱”韩伟华作品展, 上海水墨艺术博物馆;

2017年“和光同尘”韩伟华作品展,新乡市群众艺术馆;

2018年“峻极之象”韩伟华作品展,北京山水美术馆;

联合展览。

1999年入选河南省第九届美术作品展, 获铜奖, 河南美术馆;

2000年入选二零零零年广东省油画大展, 广州美术馆;

2001年入选爱我中华中国画·油画大展, 获优秀奖, 天津市美术馆,

2002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助教与研究生主要课程班作品展, 中央美术学院;

2002年“芯片的心”当代油画展, 北京BS艺术车间;

2003年“阉割时代的欲望” 韩伟华&黄阿线作品展, 北京酱艺术中心;

2004年参加“游走”六人油画展, 千年时间画廊;

2004年入选“当代艺术百人” 展, 北京千景画廊;

2004年入选河南省第十届美术作品展, 获铜奖, 河南美术馆;

2004年“不是东就是西” 韩伟华&黄阿线作品展, 发发画廊;

2005年入选二零零五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温州展览馆;

2005年“有情绪的水墨”6人纸上作品联展, 北京BIAC艺术中心;

2006年参加第三届北京上苑画家村开放展, 北京上苑画家村;

2006年作品入选黎昌第四届全国青年中国画作品展, 获优秀奖, 中国美术馆;

2006年“有情绪的水墨第二回”当代艺术邀请展, 北京ZG艺术中心;

2006年作品被大连万达总部收藏;

2007年“中国新书写”油画国画展, 北京三月画廊;

2007年“第五届张力表现主义” 水墨画展, 深圳F518时尚创意园;

2007年宋庄水墨同盟交流展, 东区艺术中心;

2007年 “记忆”当代艺术联展, 北京纽约艺术空间;

2007年 “中德当代艺术论坛”, 德国卡塞尔车站艺术区;

2008年北京BS1当代美术馆2008年度艺术提名展, 亚洲当代艺术博物馆;A

2008年“釜山2008国际现代水墨画展”, 韩国釜山;

2008年“符号学水墨”第一回, 798玛斯德比艺术中心;

2008年“会心达意”中国绘画展, 德国敦伦美术馆;

2009年“水.光阴”重庆国际涂鸦艺术周, 重庆501当代美术馆;

2009年“水墨纪事”八人展, 伊德艺术中心;

2009年“法象笔意”——中韩绘画邀请展, 大象艺术空间;

2009年“致虚极 守静笃”:张肇达&韩伟华作品展, 伊德艺术空间;

2009年“首届燕格柏艺术节”水墨单元:中国方式, 燕格柏美术馆。

2009年“大家一起玩”艺术展, 798原色生活画廊;

2009年作品“桌上的记忆”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江苏省美术馆;

2009年“推手与对话”纸本作品展, 纽约上州艺术空间;

2009-2010年“后文人”:中国水墨双年展林州展区/林州碑林博物馆; 上海展区/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北京展区/北京尚元素美术馆;

2009年“后文人1”, 玛斯德比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

2010年“后文人2”, Ethan艺术中心,美国纽约;

2010年“新境”中国经济新文人水墨邀请展,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展厅;

2010年“自行车与人”参加第一届798多媒体艺术节摄影单元, 北京;

2010年“第二届燕格柏艺术节”水墨单元:“中国方式”, 燕格柏美术馆。

2010年第一届草场地双年展主题展“水墨中的水墨”, 北京;

2010年“来自中国的新水墨”作品展, 美国迈阿密艺术博览会;

2011年“水墨NO.1”作品展, 上海多伦现代艺术馆;

2011年“书法NO.1”作品展, 上海水墨美术馆;

2011年“第三届燕格柏艺术节”水墨单元, 燕格柏美术馆;

2011年“第一届水墨文献双年展”中国现当代水墨1978-2011, 上海800艺术区;

2011年“激浪水墨”作品展, 纽约依森科恩画廊;

2012年“东渡墨象”传承与蜕变:中国当代水墨展, 东京都美术馆;

2012年“水之道”六人新水墨作品展, 798感叹号画廊;

2013年“纸龛”庞永杰、韩伟华、陈量三人画展,功成事遂空间;

2013年“造境”当代水墨艺术展,山东招远美术馆;

2014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韩伟华”(大红袍画集);

2015年由“中国邮政”出版“中国传世名家名作邮票韩伟华专辑”(邵大箴先生题字)

2016年受邀在“高盛投资公司”北京总部举办画展,作品被高盛公司收藏;

2017年“新京派致敬毕加索”联合展览及专场拍卖,北京亚洲大饭店大厅;

2017年“艺术七日”,北京蓝润美术馆;

2018年“黑白演义”新京派泰安首届博览会18人联展,泰安会展中心;

2019年“水墨天安门”,北京澳加美术馆;

2019年新时代 新莲池 新文人——中国第二届视觉艺术双年展新莲池国际‘莲叶何田田’主题水墨邀请展,河北莲池书院、书画印美术馆;

2021“牛”华中松风馆当代艺术国际邀请展,华中小镇松风馆;

2022“虎”国际艺术邀请(网络)展,同期论坛:AI时代的艺术及艺术的未来;展览时间为2021年除夕至2022年除夕;论坛时间2022年元宵节20:00--22:00;

2022年致敬北京冬奥 | 中国当代艺术22人展(网络展览时间2022年2月4日-2月20日)

2022年3月参加北京释放主义画廊主办的“元奇点当代艺术大展”,获得金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