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阅读江南 品味古镇|南浔文化,源远流长

日期: 来源:江南时报收集编辑:江南时报

说到江南古镇,南浔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因为在南浔的骨血中,千百年流淌着一种文化,一种只属于自己的南浔文化。

如果把南浔文化比喻成一座巍峨的大厦,那么构筑大厦的每一块石头都无比坚硬,在岁月的长河中愈来愈焕发出自己的品性和灵光。

南浔文化是一种通达四方、挂帆千里的运河文化

何为水乡?乡在水边,乡在水上,乡依水,水依乡。南浔因水而美,平添了几分秀气;南浔因水而韧,天生带着水滴石穿的耐力。

从某个角度也许可以说,南浔的历史就是荻塘(原名,又名頔塘)的历史。筑堤成塘,疏通加固,拓宽延伸,它的功能和作用日益拓展。从最初的“障西来诸水之横流,导往来之通道,旁溉田千顷”,到享有“东方小莱茵河”的美誉,开启南浔“繁华富裕压苏杭”的时代。頔塘在民国时期曾有过一次大修,南浔人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一半款项为南浔人捐赠。竣工后特建造碑亭以资纪念。碑亭前柱刻有对联,“頔与荻同音,一字特因遗爱易;塘由唐始筑,千年又庆巨工成”。

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南浔人一定充满了骄傲,在他们手中完成了一件千古伟业。每一个南浔人也必定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了。兴修水利是一项工程,也是一种文化,人的技能、情感、精神都融入其中。完成了一项工程,也就完成了一种文化的延伸和再造。

頔塘的风帆让一代代南浔人的视野、心胸、抱负超越了脚下的土地;大运河的波涛让南浔人一次次的出发充满了自信和动力。

南浔文化是一种耕读传家、化成风尚的诗书文化

《易·恒》:“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而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家有家风,镇有镇风,弥散四面,百年方成。

书藏南浔。嘉业堂藏书楼让南浔的水土厚重了很多。这座近代中国最大的藏书楼,坐落在丝商丝栈云集的水乡古镇上,既别具一格,又理所当然。“四象”之首刘家第三代的刘承干,把一个经商闻名的大家族转变成一个文化型的大家族也不足为怪,因为他是南浔人的后代。抗日战争初期,小镇大火,嘉业堂因四面环水而幸免于难。因为在南浔,书有超越一切的生命力。

南浔的书卷气缘由一种文化崇拜,它不张扬,却在血脉中深藏,又像经久不息的河流,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据宋、明、清三朝统计,南浔籍进士有41人。南宋至民国,在全国有影响的浔籍专家、学者有80多人。清300年,南浔出学者450人,著作1200种。江南六古镇,南浔独占鳌头。

在张静江故居“尊德堂”有一副抱柱联,“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积德”和“读书”四字,可以覆盖南浔乃至整个江南的商贾名流、文人学士的心智探求和理性嬗变过程。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魂魄,世世代代的南浔人才有了走自己的路的勇气和底气。

南浔文化是一种事思以敬、精益求精的技艺文化

是水的灵气滋养,南浔一代代能工巧匠以勤劳、智慧培育出一朵朵绚烂的花朵,开放在人类文明的大花园中。

辑里湖丝光耀首届世界博览会,与蚕种及工艺的不断创新紧密相关。在工艺上,蚕农总结出了“制丝八法”,缫出的细丝既“细、圆、匀、坚”,又“白、净、柔、韧”。辑里湖丝在清中叶后经历了两次优化改良,从“辑里湖丝”到“辑里丝经”,再到“辑里干丝”,在技艺的不断改进、创新中,南浔人一次次在人类追求高贵、舒适的进程中打上自己的烙印。

文房四宝,湖笔为首。虽然湖笔起源较早,但湖笔闻名于世当是在元代。元代湖笔制作精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水平。当年在归安善琏,以冯应科、陆文宝为代表的一大批制笔巧匠,制作出了一支支笔锋坚韧、浑圆饱满、修削整齐的湖笔,形成了“锐、齐、圆、健”的笔之“四德”,其祖传技艺一直流传至今。

湖丝、湖笔作为最典型的技艺文化的代表傲然于世,离不开南浔这块土地世世代代蕴藏着的一种工匠精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执着专注,追求卓越。从辑里湖丝的“制丝八法”到湖笔制作的“四德”,南浔人就是在技术技艺的创新中探寻一种文化,就是在精益求精的创造中光大一种文化。

南浔文化是一种古今辉映、中西兼容的建筑文化

一位建筑大师说过,从事建筑活动,“在我看来,以什么态度去做永远比用什么方法去做重要得多”。当然,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去猜度当年南浔镇上的“四象八牛”和他们的后代在建筑小莲庄、嘉业堂、懿德堂时的心思和情感,但他们留给我们的绝不只是一幢幢建筑物,而是一种态度,一种观念,一种价值评判。

南浔园林是中国近代园林荟萃之地,不仅承袭传统文人园林手法、意境,容收藏、雅集与园林于一体,而且还汲取西方文化元素,形成中西材料、造型、审美等杂糅的特色。庞氏宜园追求天人合一的意境,张氏适园藏书适志,留园村野闲趣,小莲庄更是抵达诗书画意完美融合的境界。难怪在当下的建筑界业内也有这样的观点——今天的建筑师不堪胜任园林这一诗意的建造,因为与情趣相比,建造技术要次要得多。

这大概是任何一座古镇都不具有的——以“四象八牛”为代表的浔商群体在南浔的建筑中增加的西方色彩和元素。懿德堂以其内蕴、内敛、舒放而不张扬的蓄势理念,将传统的江南厅堂与浪漫的欧式建筑一起蕴藏在高高的风火墙内,不动声色地让两个世界和平相处。只有在南浔,把古今中外的建筑特点作为一种独特的物质积淀方式,实现了一种文化的话语转型。

从新、趋新,从社会进化论的角度而言,本无可厚非,但从新、趋新中能不失传统之韵调,不弃文化之本位,则非有见识者不能为。

南浔文化是一种勇于开新、重利尚义的浔商文化

“富可敌国”一词可以是比喻,可以是夸张,但它把“富”的边界延伸至最大化是无可置疑的。而南浔曾经做到过,以弹丸之地骄傲地对视天下王土。“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的财富总额约为8000万两白银,而19世纪90年代,大清帝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7000万两白银。

对南浔人而言,当年的上海滩完完全全是另一个世界,一点都不亚于当代版的“北京人在纽约”。但是,以刘镛为代表的一代浔商面对这个新世界,走出了一条“闯荡—立足—威震—傲视”的开拓者之路。这得益于他们胆识过人、精明强干、多谋善断的品质。浔商以生丝发家,又逐渐转向盐业、地产、典当、船运、电力、金融、铁路、茶叶等领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用“勇立潮头”来形容浔商的地位和气质也不为过。直至当代改革开放中南浔人的上佳表现,依稀还能寻见当年浔商矫健的身影。

后人总结“四象”之首刘家兴旺的原因:一机遇,二恒心,三诚信,四勤劳。其实何止刘家,浔商群体昂首挺立的基石也不外乎这几条。诚信为本,乐善好施,浔商让南浔这个商贸重镇在中国儒商行走的道路上,实实在在踏出了一串自己的脚印。

国内有学者提出,浔商在近代社会变迁路径上的一个突出现象,便是儒学化的价值选择。这一特点与徽商、晋商、甬商相比,显现得更为明显。难怪在浔商集团的后人中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文化人物。连浔商集团都带着如此浓厚的文化气息,任何一位研究者在定义南浔时,如果遗忘了“文化重镇”四个字,必定与精准一词差之千里。

当代南浔,人文经济的土壤何其深厚,因为数百年前已经夯实了第一锹土。

南浔文化是一种功成华夏、恩泽故里的名人文化

“得诸社会,还诸社会”,是“四象”之一顾家的家风。这是一道何等强劲的风啊!它从南浔出发,让走向华夏大地的近万名学子感受到了家乡的深情厚谊。

何止顾家,当年浔商回馈社会的义举着实让人感叹。就以办学为例,先后有浔溪书院、明理学塾、浔溪公学、浔溪小学、正蒙学塾、浔溪女校、第一女中、第二女中、教育普及社、儒嫠小学、丝业小学、南浔中学、南浔国学讲习所。还有哪一个镇举办过如此众多的教育机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诗书传家也就顺理成章了。

古今中外,植根南浔、光耀华夏的名人、才俊不胜枚举。政治舞台上挥洒才智、报效国家者有之,举世瞩目、影响深远的文化大家有之,学识精湛、独树一帜的科教精英有之。这些层出不穷的一代又一代“浔贤”,无论挽救民族危亡、振兴国家的抱负,还是坚韧不拔、殚精竭虑的意志品质,都反哺着桑梓的无数后人。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很少有人不知道《哥德巴赫猜想》,当代喜欢阅读的人很少有人不知道《瓦尔登湖》。前者是徐迟创作的报告文学,后者是徐迟翻译的被公认为梭罗代表作的最好译本。如果徐迟不是出生在南浔,如果他不是一生对水晶晶的家乡一往情深,他还能做到吗?这位南浔人的杰出后代,他回馈桑梓已经超越了家乡故土,而是华夏大地。这是南浔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南浔文化是一种尊重自然、天人和谐的鱼桑文化

我们的祖先真是具有大智慧,只需要四个字——天人合一,就把一切都讲明白了。也就是人与人以外的万物和谐共生,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在南浔菱湖,千百年来先民们为我国保留了最完整的传统生态农业——桑基鱼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桑,各个生物链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工生态系统。星罗棋布的盈盈水塘,让一代代养鱼人在对水的研究中形成了水乡文化的大智慧,在对水的情感积淀中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大美大爱。

上苍给了太湖南岸一汪清水,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水系保护的结果。蚕桑区最后落在四府交界区,落在湖州地区,与这里的水有密切关系。辑里湖丝声名远扬离不开这里的一方好水。清初唐甄在《潜书》里说:蚕桑集中在太湖南岸,“北不逾淞,南不逾浙,西不逾湖,东不至海,不过方千里”。这里的祖祖辈辈依傍水、开发水、利用水、保护水,造福千秋万代,才有了今天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水乡人理解的“天人合一”,大概首先是人水合一吧。水给予人环境和生活,给予人情感和灵魂;人适应水,尊重水,丰富和美化水。行走在江南水乡小镇,随处可见与水相伴的水巷、小桥、驳岸、踏渡、码头、石板路、水墙门、过街楼等等建筑。水的世界和人的世界在天地间如同一对恋人,相依相伴,永不分离。

天下在河上,自然即人间。

南浔文化是一种睦和重礼、求美乐活的民俗文化

民俗最早只是人们为表达情感而自觉、不自觉地创造出来的一种贴切身心、生活的文化样式。最初的民俗是简单而随意的,渐渐地它们的特定内涵被固化下来,成为反映地区或民族的社会习惯、文化信仰、道德伦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南浔“土膏沃饶,风俗淳秀”,民性善良柔顺,在稻作文化、蚕桑文化的大背景下,在生产、生活、岁时、礼仪的丛林中,结出了一串串丰硕的果子。

因为蚕花节,春天才是含山的春天。创立这个节日也不是偶然的。那时在含山地区不仅农人、织工、丝绸商人从事蚕桑事业,而且含山人民祖祖辈辈都是靠蚕桑生产生活。蚕花节让大家在时间、空间上得以有机会相聚,加深了地区民众的联系,满足了蚕农的精神文化需要。蚕花节凝聚着底层民众的情感,释放着他们对生活的期盼和愿景。

南浔招待贵客的“三道茶”,第一道甜糯软香,第二道咸中带甜,第三道清雅爽口,既体现了主人的精心周到,又让人间百味融于杯中。

  “定胜糕”历史悠久。相传宋代岳飞抗金,老百姓鼎力支持,为祈盼他们胜利归来,就特制了一种糕点——定胜糕。千言万语尽在一块糕中。如今,这饱含深情的美食被用于建房、乔迁、馈赠亲友的礼品中,小中见大,礼轻情重。

我们无不生活在民俗文化中,它告诉我们从哪里来,也告诉我们可以去往何处。

当下,民俗文化这双巨大的翅膀扇动的风越来越大,我们对它寄予的期望也越来越厚重。我们人类总是行进在追寻真善美的路途中,民俗文化必定是我们丰富其内涵的风向仪和内燃机。

南浔之美,美在形态,更美在精神。正是因为它以一种文化的样式出现在我们面前,尤显珍贵;也只有以文化成长的特性来认识它、呵护它、培育它,我们的工作才更加崇高,更加光荣。

(作者杨柳为南浔文化研究会会长)

相关阅读

  • 礼乐山东|济南市10支非遗队伍“劲舞”闹元宵

  • 欢欢喜喜过大年,张灯结彩闹元宵。2月24日,“祥龙献瑞” 2024年济南市元宵节传统舞蹈展演在济南市文化馆群星广场精彩上演。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处、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
  • 龙舞大巡游全国主会场活动举办

  • 来源:光明日报本报惠州2月25日电(记者韩业庭)2月23日至24日,“舞动中国龙”——龙舞大巡游全国主会场活动在广东惠州举办。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广东省文化和旅
  • 新乡市大力推动博物馆建设和免费开放

  • 为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我市大力推动博物馆建设和免费开放工作。目前,全市共有14家博物馆免费开放,去年全年共接待参观群众128.86万人次,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已成为许多家
  • 龙腾狮跃闹元宵 张灯结彩庆团圆

  • 王啸言/摄 青龙桥街道 苏家坨镇 龙徽1910文化创意产业园/供图“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挂花灯。耍狮子舞大龙,圆圆的汤圆碗里盛……”元宵节作为春节的“压轴大戏”,让恰逢周
  • 兵团第十二师:欢乐祥和闹元宵

  • 2月24日上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第二届元宵喜乐会暨社火大巡游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来自一〇四团、五一农场、常州街道管委会等各团场、街道的8支社火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
  • 汶上:元宵节“闹”出民俗味

  •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5日讯 精彩民俗闹元宵,文艺套餐庆佳节。2月24日,汶上县庆元宵非遗民俗展演在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广场隆重举行,活动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掌声和叫好
  • 年文化新元素 ——大学生返乡品传统文化

  • 正月初二至初六下午,坐落于如东县城的上河印巷人头攒动,喜气洋洋,这里正在上演着一场盛大的传统文化盛宴。来自扬州大学的优秀返乡大学生代表乔缪阳同学在2024年寒假“返家乡
  •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丨龙年元宵灯谜大会圆满举办

  • 2月24日(正月十五)上午,由淮安市文明办、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淮安市文化馆承办,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冠名赞助的“国缘V3·2024淮安市龙年元宵灯谜大会”在市
  • ​“文载道 化新城”——汽开区风采展

  • 文化是根,根深则叶茂;文化是魂,魂立则业兴。灿若星辰的文化,铭刻着辉煌的过去,见证着精彩的现在,更在历久弥新中孕育着美好的未来。长春市被誉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而位于西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阅读江南 品味古镇|南浔文化,源远流长

  • 说到江南古镇,南浔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因为在南浔的骨血中,千百年流淌着一种文化,一种只属于自己的南浔文化。如果把南浔文化比喻成一座巍峨的大厦,那么构筑大厦的每一块石头都无
  • 驻扎山头的拦车人

  • 张小四向服务区内的车主叮嘱安全出行事项 (受访者单位供图)今年春节假期前后,我市频频迎来雨雪天气,安全出行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在高速公路安全通行的背后,有一群坚守一线、默
  • 文化翁墩闹元宵,民俗踩街真热闹

  • 元宵佳节,乐在翁墩。为营造喜庆的节日气氛,传承中华优秀非遗文化,2024年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六安市翁墩乡虽然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乡里却不畏严寒组织了一场热闹非凡、丰富多彩的民
  • 湖北襄阳乘警全力护航元宵节出行

  • 一岁诸节上元启 ,一年美好今日始。又是一年元宵佳节,湖北襄阳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民警坚守岗位、守护平安,全力护航广大旅客平安出行。今年的元宵节期间,探亲出行流与春运返岗、
  • 潍坊融媒·夜读 | 与人相处,请记住这三句话

  • 记人好处  人和人之间都是相互的,如果只有一方默默付出,而另一方一味索取,这样的关系一定不会长久。  记人好处,就是感激他人的付出,感谢他人给到自己的温暖和支持。没有谁的
  • 到天街来一场神都奇遇

  • (通讯员供图)1300年前,洛阳天街是一番怎样的盛景?22日(正月十三)至24日(正月十五),一场场“奇遇”在“天街奇幻夜·神都洛阳年”天街新春盛会上演。非遗杂技、柔术百戏、传统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