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的坚守|经营好方寸之地,每一碗面我都认真对待

微信图片_20220817133117.jpg

“我今天特地从松江饿着肚子过来的,就是为了来吃这碗面”,在文庙旁的尚文路上,这位听到文庙即将改造消息,担心小店搬迁的市民特意大热天跑来吃面,回味近40年不变的老味道。

微信图片_202208171331177.jpg

微信图片_202208171331174.jpg

这家只能坐下20人的小面店名叫“阿平面馆”,老板兼厨师阿平说,最近这里的食客明显多了不少。接受记者采访时。阿平穿着背心,一直在狭小的厨房里,汗流浃背地煮面。每天早上五点到下午一点半,他都站在只能容下一人的厨房灶台前,不停地煮着面,38年来风雨无阻。厨房里没有空调,只有两个排风扇不停地抽着热气。阿平说,“如今小店每天能够卖掉500到600碗面,虽然比不了那些老字号,但这家面馆在附近的老城厢里小有名气,大家到这里吃面就像回家一样,十分亲切”。

微信图片_202208171331172.jpg

“这碗面的味道始终没有变过,每个星期不来吃上几次,就像少做了件事一样难受”,经常来吃的老食客告诉记者。当记者问阿平,为什么在灶台前坚守了38年,阿平打开了话匣子。“最初我是辞职开了这个面馆,要说为什么开面馆,我觉得自己喜欢这一行,既然做了就要做好,也算是对得起这些食客。其实我的面也没什么秘方,主要就是自己肯专注这一行,用心去做。”

微信图片_202208171331175.jpg

每一碗面都是阿平亲自煮,每天的浇头也都亲自把关,这才让这碗面的味道38年来使终如一,才有了越来越多的老食客。如今头发花白的阿平依然没有想过退休,哪怕这里快要改造了,他还是打算把这家面馆开下去。一来自己热爱这一行,还有精力做下去。二来也放不下这么多老食客。

记者看到,小面店从开门到结束营业,客人几乎不断。当记者问阿平,大热天里每天在冒着热气的灶台前站5,6个小时能不能撑得住时,他回答:“热肯定是热的,但已经习惯了。我把它当作是一个修行,专注一件事的时候,就不会太关心环境温度了。他的执着认真也得到了顾客的认可。在这里,老板和客人更像是街坊邻里的关系,30多年来,这碗面的价格十分亲民,并没有涨价太多。“来的都是熟客,只要我不亏就好,也没想过要赚太多。”

微信图片_202208171331173.jpg

记者发现,虽然店里有价目表,但顾客依然保持着最传统的口头点单。几乎所有食客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阿平,来碗面”。随后,噼哩叭啦熟练的报出三、四个想要的浇头。这里的服务员也早就习以为常,基本听一遍就能记住大家点的单。有的客人来晚了,发现有些浇头已经卖光了,干脆直接要求剩下的浇头各种都来一点。“我在这里吃了二十年面了,像我这样的老客人这里有很多,就喜欢这小店象家一样的氛围,虽然店面小,但感觉很温馨,也很自在”。

头上冒着汗的阿平说,“自己已经开始寻找新的店面,要把大家熟悉的老味道延续下去”,这让老食客们安心了不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