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93岁医学教授捐献遗体 用一生践行医者誓言

“我要是不在了,一定要捐献遗体。”这是多年前,哈医大二院血液内科专家王孟学教授对身边人说的话。8月21日,王孟学教授与世长辞,享年93岁。遵照他的遗愿,8月24日,王孟学教授的遗体捐献给哈尔滨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用于医学研究,将自己最后的一切都无私奉献给了热爱的医学事业。

为早期诊断溶血性疾病闯出新路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这是每一个医学生进入专业之初的誓词,在王孟学教授的一生中,他对病人的大爱,对医学的热忱,他的奉献、忠诚、敬业,无论在生前身后,都以实际行动一一践行。

王孟学教授生前照片

王孟学教授1930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50年进入兴山中国医科大学,1950年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一期学生。1954年王孟学留校任教,并被选派苏联留学,是全国第一位新中国成立后派往苏联留学并取得苏联学位的血液病研究生。

留学期间,王孟学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相关科研领域崭露头角。1961年回国后开始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且采用过乳清酸对这类病人进行治疗。1964年王孟学教授首次在黑龙江采用自制抗人球蛋白血清对各种血液病进行检测,为早期诊断溶血性疾病闯出一条新路。

1965年,王孟学调入哈医大二院,1972年,他与洪宝源教授等人共同成立血液内科,并以此为基础成立哈尔滨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上世纪70年代,白血病等血液疾病的治疗几乎处于无药可医的状态,一度被人们认为是“不治之症”,王孟学对白血病进行全面研究,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药学研究所、中医研究院等单位一起努力挖掘祖国医药宝库,将靛玉红、猪苓多糖、白山云芝、三尖杉酯碱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一定成果。1982年采用氨肽素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临床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率先开展自体及异基因骨髓移植研究

上世纪80年代,王孟学教授在黑龙江省进行血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对血友病基因携带者胎儿基因诊断进行研究,为降低血友病出生率和血友病的诊断治疗做出了大量贡献。他领军的血液病研究所是东北、华北地区及天津市(6省1市)牵头单位,开展白血病细胞株建立,各种疾病的凝血与纤溶的监测,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自体及异基因骨髓移植研究,为后来的干细胞移植打下基础,首批研究成功高分辨率染色体技术,成果丰硕。

上世纪90年代,血液病研究进入分子时代,并向基因水平发展,血液病研究进入全新时代。王孟学教授带领血液病研究所在血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对各种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各种急慢性白血病、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及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为推动血液病研究与教学,王孟学教授参编《临床血液学》《临床出血性疾病》《老年血液病学》《遗传性血液疾病》等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并且言传身教,倾心培育了大量的人才。他的一名学生回忆说,“当年我曾在血液科连续做了三年住院医生,王老师曾手把手地教会我看骨髓象,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成功在二院第一个做成了自己的染色体,这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我将永远牢记恩师对年轻医生的培养、教育和关爱。”

王孟学教授的遗体捐献证书

心怀大爱将一切奉献给医学事业

王孟学教授的一生始终离不开他热爱的医学事业。1990年卸任科室主任后,他仍然坚持出门诊,一直工作到2010年,那时他已是八十高龄。

哈医大二院血液内科王京华教授回忆,曾经血液科晚上紧急收治了一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入院时已经休克,王孟学教授得知后立即参加抢救,一直忙到深夜,第二天上午又早早来到医院,最后终于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救回来。“当时,王孟学教授已经七十多岁了,却和年轻医生一样拼,他竭尽心力地付出,也得到了患者由衷的敬重。”

王孟学教授党龄超过70年,一生热爱党。从小家境贫寒,吃不饱穿不暖,后来参军,又进入医科大学学习,他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书桌。王孟学教授常常将自己的经历、临床经验、学术心得讲述给年轻医生,他常说,“是党把我从一个穷苦的孩子培养成为人民教师、医生和教授。因此我心怀感恩,救死扶伤的同时,要努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合格的血液科医生。”

追思有时,怀念无期。哈医大二院党委书记王永晨动情地说,“王孟学老师的一生,是践行医者初心、爱党敬业、无私奉献的一生,是广大医生的楷模。他兢兢业业,对患者高度负责,挽救了许多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他诲人不倦,用扎实、精良的医术激励年轻一辈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他心怀大爱,将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医学事业,永远诠释着哈医大人的红色精神,他的精神必将被铭记传承。”

来源:龙头新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