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蒋力余丨秀色惊天下 丰功耀古城——周俊杰《谒昭君墓》赏析

日期: 来源:江南时报收集编辑:江南时报

谒昭君墓

周俊杰

漠上胡风紧,晨霜伴骕缨。

雁惊笳月暗,影落夕阳明。

情系单于泪,魂飞毡幕城。

和亲身许国,一梦正三更。

《谒昭君墓》为五言律诗,作于2013年,诗人时年62岁。正值周先生诞辰,应内蒙古区自治区书协的邀请前往呼和浩特讲学,艺界的朋友远道相迎,把臂尽欢,饮酒大醉。翌日,同游昭君墓,追思促进民族团结之巾帼英豪、中华民族最为璀璨的生命之花王昭君,感慨万千,返豫后创作此诗。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虎”,意为“铁垒”。内蒙的昭君墓有十几个,翦伯赞在《内蒙访古》中说:“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常说的昭君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岸,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13000平方米。1964年,昭君墓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77年正式对外开放。2006年5月25日,王昭君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今的昭君墓已成规模宏大的陵园,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62米,占地约73亩。走近墓前,映入眼帘的是3.95米、重5吨的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阏氏并辔同行的大型铜铸雕像。基顶有六角赞尖兰亭一处,墓前院内,历史文物陈列厅分别东西,有汉白玉王昭君雕像一座,蛾眉秀发,衣袂飘飘,目视远方,栩栩如生。

昭君塑像

王昭君(前54年-前19年),名嫱,字昭君,乳名㬶月,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与貂婵、西施、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昭君之父名王襄,老来得女,视为掌珠,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昭君为南郡首选。据有关记载,王昭君入宫以后,由于不肯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画师将其丑化,昭君进宫五年,得不到皇帝的宠幸,心生悲怨。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汉朝属国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来长安朝觐天子,以尽藩臣之礼,并自请为婿,昭君得知此事,主动请求出塞和亲。元帝遂将昭君赐给呼韩邪单于,并改元为“竟宁”,单于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安宁。昭君抵达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与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有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为“右日逐王”。呼韩邪单于逝世,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育有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后避司马昭讳,称其为“王明君”,史称明妃。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在于主动出塞和亲这一壮举,更重要的是在出塞之后,发挥其聪明才智与爱国之心,努力做好沟通工作,使汉朝与匈奴关系融洽,使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她是真正的促进民族团结的使者。

和亲策略始于汉朝建立之初。当时的背景是这样:趁楚汉相争之时,匈奴冒顿单于统一北方大草原,趁大汉内部还没稳定之时,冒顿单于率军40万攻打大汉,韩王信因恐惧投降匈奴。刘邦起初未听刘敬之言,轻率出兵征讨匈奴,到平城中了埋伏,被冒顿单于40万精兵围困,还是陈平设计解白登之围。因匈奴扰边,难于对付,于是刘敬提出和亲之策。刘邦考虑到连年征战,百姓再经不起大规模的战争,于是采纳和亲之策,这在当时是最好的办法。既解决了匈奴人的侵扰问题,让大汉百姓得到休养生息,保存国力;也让汉朝政府得到了尊严,这对国家的稳定有好处。和亲政策的实施,为大汉带来了安宁与和平,比战争政策要好。昭君是中华民族最为璀璨的生命之花,关于她的绝艳之美,史书上很少有直接的记载,仅有昭君辞别汉宫与元帝相见时的场景描写:“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寥寥十六字,极具感染力与震撼力。历史学家、文学家没有正面描绘昭君的形象,而从侧面烘托,让人想起汉乐府中《陌上府》的精彩描写:“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大致真正的绝艳之姿、秀色之美是无法用语言能直接描绘出来的。对昭君本人而言,她的一生在于奉献,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英勇献身。她14岁选入皇宫,从此离开了父母;和亲塞外,永远离开了祖国,她的心情是悲苦的。

关于毛延寿丑化昭君被杀之事,多认为是传闻,其实此乃史实。统治者荒淫无耻,后宫人满为患,毛延寿(?-前33年)为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三兆村南)人,是当时最优秀的人物画家,也是当时最高的文化贪官,所绘画作能决定宫女的命运。宫人争宠,求其美化自己,纷纷贿赂毛延寿。独昭君品格高洁,自持貌美,素质极佳,不肯行贿赂之事,于是画家将其丑化。此事见于昭君《上元帝书》:“陛下命画工涂笔宫人,妾自以为凤得梧枝,鱼游碧府,得少伸忱。而画工遽张贪喙,兼以丹青吝笔,错点眉花,空使杨柳泣于雪岸,芙蓉瘠于霜条,玉貌冰心,两相怨恨。”昭君善良,还为毛延寿求情,莫杀画家,而元帝愤怒杀之。昭君精通音乐,富有文学才华,现存《怨词》古诗一首:“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苍桑。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诗作简约深挚,哀怨凄清,自叙身世,感人至深。

昭君与呼韩邪单于铸像

“漠上胡风紧,晨霜伴骕缨”,起笔点题,追忆昭君辞别汉宫、出塞和亲的情景。昭君出塞的时间是公元前33年农历正月,昭君时年19岁,天寒地冻,开始了远征。乘坐马车走了七个月才到蒙古境内。“漠上胡风紧”,既写诗人到内蒙之时,也想到昭君出塞之时。“漠上”:指代内蒙,“漠”是大漠,漠北,本指面积阔大无人居住、缺水干燥的沙石地带。“昭君出塞”的边塞是“光禄塞”,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磴口县西北、狼山西南段哈隆格乃峡谷南口处,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胡风”:边塞的寒风,蔡文姬《悲愤诗》:“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一个“紧”说明气候之寒冷,气氛之肃穆。“骕缨”:马头的缨络,此处指代骏马。“骕(sù)”:即骕骦,古代良马名,杜甫《秦州杂诗》:“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匈奴为游牧民族,多出骏马,《史记·匈奴列传》:“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有橐驼、驴、鸁、駃、騠、騊、駼、驒、騱等骏马。”起笔以茫茫沙漠、凛冽胡风反衬昭君之坚毅勇敢,她已做好了埋骨沙漠的思想准备。

“雁惊笳月暗,影落夕阳明”,描写昭君在和亲途中孤凄寂寞的心情,暗示“落雁”典故的由来。昭君与元帝挥手劳劳,登车北去,一路上黄沙莽莽,马嘶雁鸣,心绪难平,于是拿起琵琶弹奏,边弹边唱,诉说心情之悲苦,创作出了《五更哀怨曲》。凄婉哀怨的琴声,美艳动人的女子,使南飞的大雁也忘记了摇动翅膀,纷纷落于平沙,因而后世以“落雁”称呼昭君。昭君是否真有美到连大雁为之坠落的程度?当然这是文学的夸张手法。但昭君精于音乐,美妙的琴声使大雁停飞,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笳月”:此处指漠北的月亮,“笳”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王昭君在出塞的途中弹奏的是琵琶,因为胡人多奏胡笳,蔡文姬撰有《胡笳十八拍》,这里的“笳”字是泛指乐器,活用“落雁”的典故。“影落”大致化用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诗句而来,描写大漠风光,诗作以鸣笳、边月、夕阳、倩影营构意象,描绘空阔苍凉的感伤之景,以衬托昭君心情之凄苦。历经7个月的长途跋涉才能到达匈奴的王庭所在地,途中的寂寞孤苦可以想见。诗人以“雁惊笳月、影落夕阳”来概括性地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情景,意象典型,饱蕴深情。昭君不仅人美多才,而心理素质也非常好。

“情系单于泪,魂飞毡幕城”,描写昭君在单于和匈奴人民心中的地位甚高,暗示昭君为民族团结做出了卓越贡献。“情系单于泪”,既指昭君的凄苦,又指单于的感伤。昭君出塞和亲,是为国家民族作奉献的政治联姻,作为一位宫女,她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和呼韩邪单于产生了爱情,结婚三年,生下儿子,呼韩邪死去,儿子刚两岁,昭君的心情是多么悲苦,呼韩邪对昭君也是恋恋不舍。嫁给呼韩邪单于之长子,按汉人的传统道德来看属乱伦行为,一时难以接受,而她遵元帝“从胡俗”之命委曲求全。“毡幕”亦作毡幕,意即毡帐,徐陵《陈公九锡文》:“穹庐氈幕,抵北阙而为营;乌孙天马,指东都而成阵。”此处应指匈奴的王庭。“魂飞毡幕城”,写昭君是匈奴的媳妇,“出塞和亲”,早有为国献身的准备,而她确确实实热爱匈奴这片土地,希望汉匈两国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永不发生战争。昭君去和亲,有多方面的原因:呼韩邪单于主动提出了这种要求,象征匈奴主动和汉王朝改善民族关系,以和亲这种形式增强民族团结,当然是一件好事。昭君如果不是勇敢地出塞和亲,有毛延寿这样的文化贪官作崇,她也永无出头之日,昭君自请和亲实乃无奈之举,体现其过人的勇气,也知古今贪官之可恨。论及和亲的意义,翦伯赞在《内蒙访古》中说:“封建时代要建立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不能像我们今天一样,通过各族人民的共同的阶级利益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主要的是依靠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而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又主要的是决定于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及由此产生的封建关系的改善,和亲就是改善封建关系的一种方式。”

“和亲身许国,一梦正三更”,写昭君和亲壮举的伟大意义。昭君和亲避免了两国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她的贡献是巨大的。“一梦正三更”,写梦中仿佛见到了昭君出塞的情景,对昭君姑娘深表景仰之情。中国历史上的外患大多来自北方和海上,从公元前800年的犬戎攻破西周镐京开始,一直到日寇入侵,中国人民饱受外寇扰乱之苦,和亲策略对缓和民族矛盾起到了很大作用。单说昭君之前,自公元前200年至公元60年之间,汉朝与周边民族的和亲就达21次之多,和亲公主有细君、解忧等。汉文帝和汉景帝执行了和亲路线,汉文帝曾3次嫁宗室女于匈奴,景帝时和亲一次,汉武帝初年也曾嫁宗室女于匈奴军臣单于。因为王昭君的存在,大汉王朝与匈奴汗国保持了长达五十年的和平共处的时光。昭君不仅有功于汉朝,而在匈奴汗国也受到人民的爱戴,正因为在王昭君的带领和指导下,他们才学会汉族的播种技术和织布技术,大大促进了匈奴生产力的发展。昭君成为了大汉王朝与匈奴汗国友谊的桥梁。昭君以34岁的英年早殒,应是水土不服、忧思过度所致。汉朝政府对昭君的亲人也予以了优待。昭君的哥哥和他的两位侄子都被朝廷重用,参与了和匈奴的外交事务,大侄子王歙,任长水校尉,王莽时封为“和亲侯”,二侄子加封为“展德侯”,昭君的长女须卜居次后来被接到中原服侍太后王政君。

周俊杰先生《谒昭君墓》是一曲昭君的颂歌,更是一首促进民族大团结的赞美诗。诗人由青冢想到了民族友谊使者昭君姑娘。她多么美丽,多么聪明,多么勇敢,多么坚强,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初春日子,踏上北去的征途,历时七月方达匈奴王庭。明知一去不能再回故国,永远与父母分离,而没有退缩,奋勇前行,出色地完成了促进民族大团结的使命。诗人对和亲壮举是充分肯定的,诗作是对民族大团结的热烈讴歌。昭君以智慧和才华沟通两个民族的隔膜,使边塞半个世纪不起战云,一介弱女子之身仿佛可抵十万雄师,这是多么伟大!内蒙出现这么多青冢,青冢如此壮观,便是明证。当然,客观地说,汉朝政府长期奉行和亲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在其他几位公主的和亲期间还是出现了不少民族矛盾,可见昭君发挥了重大作用。和亲政策是一种妥协政策,和亲其间也出现过匈奴为患的情况,据记载,汉文帝时,“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我们肯定昭君和亲,但对汉武帝击败匈奴的壮举更应赞许。没有强大的国力,一味妥协不能求得长久的和平。

历史永远是历史,不能以今人的观点看待历史,更不能以今人的审美标准衡量历史人物,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但不管怎样看待这段历史,昭君是中华民族的杰出女性,她的贡献是卓越的,不朽的,试以小诗一首作结:“何惧霜风紧,驱车揽辔缨。笳悲鸿雁落,月冷异乡明。秀色惊天下,丰功耀古城。葱茏青冢在,赤愫未能更。”

(本文选自《周俊杰书艺研究》,作者系湘潭大学教授、诗人,诗书画美评家,中国李白研究会会员,荣宝斋沈鹏诗书研究会理事,主要专著有《诗咏中华》《沈鹏诗书研究》《林凡评传》《抱冲诗艺研究》《求索何辞远——张海书艺探幽》《言恭达书艺研究》《周俊杰书艺研究》等。)

相关阅读

  • 天涯共此时!全球华侨华人“云上”庆中秋

  • 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9月29日下午5:00,由中国侨联主办、湖北省侨联和宜昌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亲情中华.同一个月亮2023中国侨联迎中秋庆国庆联谊晚会”与全
  • “昭君和亲”沉浸式演出亮相呼和浩特

  • 9月29日,沉浸式行走街景舞剧“昭君和亲”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塞上老街文化旅游休闲街区上演。全剧分为“水土相溶 塞外传音”“昭君秀舞 与民同乐”“和亲大典 命运共同”三个
  • 北疆文化 青城印记|王昭君墓

  • 王昭君墓又称青冢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青冢”一词蕴含的文化意蕴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接受和认同青冢既
  • 山丹:图集丨秋日焉支 风光旖旎

  • 焉支山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曾是隋炀帝召开万国博览会的地方,被誉为国博故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焉支山就是水草茂盛的天然草场,古老的游牧民族羌、月氏、匈
  • 2023湖北·昭君文化旅游节9月25日在兴山开幕

  • 极目新闻记者 刘俊华通讯员 谭煜琦 乔长姣9月15日上午,2023湖北·昭君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宣布,2023湖北·昭君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将于9月25日在兴山县正式开幕。发
  • 交河故城的遐想

  • 到新疆旅游,必定会到吐鲁番、到葡萄沟打卡,还会听听《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首耳熟能详的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这次吐鲁番之行却任何地方都没去,径直奔往交河故城遗址,去感受2000
  • 9月1日启幕!昭君文化节系列活动等你来嗨

  • 8月29日,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三届敕勒川草原文化节暨第二十四届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将于9月1日举办启幕仪式,之后将在大黑河军事文化乐园、敕勒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国(山西)农交会丨上党区农特产品精彩亮相!

  •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9月26日至9月29日,第八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在太原市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上党区振兴小镇、振东五和、绿油油合作社、精草灵根4家农业企业
  • “警”彩纷呈!过一个不一样的国庆节

  • 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4周年的日子。当天,广州地区建立的第一个边检站——黄埔边检站举办“魅力警营 和谐共建”警营开放日活动。一起参与升旗仪式、体验模拟验证台实景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