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甘州”托起百姓幸福梦​——甘州区卫生健康事业十年发展综述

记者 白梅薇 特约通讯员 张雪梅  特约摄影师 王将  韩经荣 王好林 

22所乡镇卫生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5个村卫生室、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标准化建设;城乡居民住院费用实现“一站式”即时结报和“先诊疗后付费”;因病致贫人口实现全部“清零”;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区域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和心电数据互联互通……每一个“实现”的背后,是甘州区千方百计提高广大群众健康水平的缩影,更是全区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州区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统领,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破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瓶颈”,夯实医疗设施建设基础,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筑牢织密疫情防线,加速推进医养结合,大力建设健康甘州,实现了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跨越,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健康答卷”。

深化医疗改革释放最大“健康红利”

9月20日一早,新乐小区居民油宏亮来到离家一楼之隔的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赵医生给他量了血压、测了血糖。“我得糖尿病有四五年时间了,平时就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买药、检查,不用花时间去大医院排队,省时省钱还省心。”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能赢得居民信任,首要因素是医护人员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西街街道现有常住人口3.5万余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全科医生4名,护士、中医、妇保、儿保等医护人员36名。在硬件上,医疗设备可满足群众常见病治疗需要,在药品上,已配备西药486种、中草药521种,患者用药享受到极大便利。

自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甘州区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积极探索实施符合实际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举措,为广大群众带来了殷实的“健康红利”。

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公立医院内部活力不断激发。

全区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执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深化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组建以区人民医院为龙头、8个乡镇中心卫生院为枢纽的紧密型区域医共体,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

进一步健全区、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财政补助、服务价格调整、绩效考核等政策措施,“乡村一体化”管理不断深化。

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互联网+健康医疗”行动,推动互联互通和跨区域共享共用,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向基层延伸。

以医疗服务质量为突破,严格落实医院管理22项制度和18项核心制度,医院综合管理能力逐步提高。

全区28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国家能力建设基本标准,4家中心乡镇卫生院和1家社区卫生机构服务中心达到推荐标准。

全区公立医院均高标准建设中医馆,建成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34个。

……

截止2021年底,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3家、床位1724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33张,努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卫生健康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筑牢群众健康屏障

“喂,孙叔,你这两天怎么样,感觉好些了吗?”近日,南街南关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白英在电话回访居民孙登祯。“好多了,你给我说的注意事项我都注意着呢!”

71岁的孙登祯身患高血压和冠心病二十多年,是2016年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我们在这片住了十几年了,平时我和老伴有个头疼脑热的就去服务站看,都是这里的医生照顾我们。”孙登祯说。

2014年,甘州区探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目前全区共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团队297个,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8.5万人,建档率达93.34%。

“小病不出社区、健康提前管理”的医疗服务新模式正在逐步提升甘州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这些让人欣喜的变化,都得益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不断推进。

甘州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甘州2030”规划》和《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基础建设的意见》,不断加大投入保障力度,深入推进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关心关爱妇女儿童健康,完成区级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工作,新法接生率、住院分娩率均达100%。2018年以来,累计完成妇女“两癌”筛查3.8万人次。

区人民医院和区疾控中心新冠肺炎PCR核酸检测实验室均达到2级生物实验室安全标准,采购移动PCR方舱实验室2个,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持续提升。

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工作稳步推进,0-6岁儿童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工作稳步推进,接种率达98%以上。

自2011年起,认真落实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工作,累计体检317581人次,管理率达96.9%。

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慢性病健康管理,累计投入3亿元,建成健康主题公园65个,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先后荣获“全国健走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自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来,人均期望寿命从2010年的73岁提高到了2021年的77.41岁,居民健康素养从7.7%提高到了18.4%,广大群众的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

重点项目建设助推医疗水平提升

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是提升全市医疗服务能力、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需求的民生工程。

近日,总投资9.8亿元的甘肃河西走廊(张掖)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施工人员井然有序分工协作。

张掖颐道医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副部长蒋福臻说:“截至目前,仓库、传染病项目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计划于年底投入使用。整体项目预计2023年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河西5市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对加快建设健康甘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总投资2515万元的区妇幼保健院孕产保健大楼即将投入使用,区人民医院新建传染病防治中心、区疾病防控与卫生应急处置中心、区中医院等一批卫生健康重点项目正在快马加鞭建设中,长安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先后实施新建、改扩建工程,群众就医环境持续改善。

2022年,甘州区卫生健康系统建设项目共计9项,总投资22.64亿元,加快补齐医疗卫生体系短板,推进医疗项目早日建成惠民,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就医需求。

为民帮办实事纾解“一老一幼”难题

“一老一幼”工作情系千家万户的生活,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此,甘州区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试点带动”的原则,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整合资源,创新思路,努力构建医、养、康、护有效衔接的服务新格局,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目前已建成区级医养结合试点5个,村级老年医养结合互助院71家。

要实现“幼有所托”,根本之策是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甘州区结合实际,制定《甘州区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对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和发展目标,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全区已备案登记3岁以下婴幼儿服务的机构共17家,可提供托位924个。创建省级示范托育机构5家。

家住泰安小区的吴女士由于工作原因无法全天照顾孩子,在儿子2岁多的时候就送到了附近的宝贝之家婴幼儿托育中心,“这里有老师陪孩子玩,吃饭、照护都有专门的生活老师,我们家长就可以安心上班了。”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甘州区中医院建设项目,规划建设甘州区中医院康养中心,开设康养床位数500张,为全区中老年人群建设一家集住宿、医疗、保健、康复、学习、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康养医院。”甘州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马超说。

健康扶贫政策补齐民生发展短板

2016年前,甘州区安阳乡五一村村民任爱华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求医无果,后来腿部严重变形,走路都成了问题。

2018年,借着健康扶贫政策的东风,由区人民医院专家为任爱华做了膝关节置换术,终于可以下床正常走路。“我住院、手术花费的11万多元,通过享受相关政策全部报销了!”任爱华激动地说,党的好政策重新燃起她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甘州区对全区建档立卡患病人群详细制定“一人一策”帮扶措施,做到“数据清、底子明、帮扶准”。对35种大病患者进行逐户走访,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救治任务。区人民医院自筹资金200余万元,购置多功能健康扶贫体检大巴车一辆,免费上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大病患者提供健康体检服务,健康扶贫实现圆满收官。

同时,甘州区制定印发《卫生健康行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方案》等12个工作方案,推进健康帮扶各项措施及时落实,持续巩固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方位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对符合大病专项救治政策的乡村振兴重点监测人群持续落实救治措施,为全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健康保障。目前,全区乡村振兴重点监测对象“三类户”24户71人,入户核实率、家庭医生签约率均为100%。(部分图片为资料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