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大片地之前都是违建,自从拆除后,家门口变得宽敞多了,道路畅通了,安全隐患也排除了。等建成了停车场,我们停车也有地方了。”5月23日,在香山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向阳新村社区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开展“走十访百”走访群众工作时,向阳新村社区居民魏先生像和亲人拉家常一样,跟工作人员说起了拆违后出行和生活上的变化和感受。
“社区‘走十访百’工作收集问题涵盖车辆管理、物业、环境卫生、道路养护、私搭乱建、垃圾分类和其他七大类。拆违消隐工作是香山街道今年的重要工作,社区工作者在保障社区平安、持续维稳的同时,对社区的七大项事务尤其是在消隐拆违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精力,保证了较高的解决率,获得了居民的支持和肯定。”香山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许雪楠表示。
勤走访拆违建消隐患
“在日常的‘走十访百’和接诉即办工作中,拆除违建和停车难问题是反映比较多的问题,我们从社区建设和保证居民安全的角度出发,希望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香山街道向阳新村社区书记张静表示。
据了解,向阳新村社区存在历史遗留违建和已建违建,并长期存在停车难问题。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自2023年5月份开始,社区通过“走十访百”深入社区、走近居民,对辖区内违法建设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通过多次走访调研、实地勘查和面谈,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向阳新村107号内某居民家中存在私自搭建彩钢房的违法情况,且其周边地区也存在多处违法建设。
随后,社区将发现的情况上报给街道,香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核实,经过现场勘察确认此处彩钢房为三层,约1800平方米,且人员密集,无逃生通道,房屋外围还堆放了一些杂物,存在私搭电线现象,潜伏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查看现场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和执法队员立即联系房屋搭建人,了解到其在没有取得规划相关许可手续的情况下私自搭建了彩钢房。执法队员耐心地向其解释了法律法规中关于“违法建设”的概念界定及处理办法,经多番劝导,房屋搭建人认识到了自己的违法行为,同意拆除违法建设。与此同时,社区和综合行政执法队也对其周边违法建设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在确认建筑为违法建筑后,通过入户面谈、普法等,全部做通群众工作,并于今年3月底完成了该区域全部违法建设的拆除。“这一整片区域,我们大概拆除违法建设的地面面积约5000平方米。”张静表示。
违建拆除后,如何做好这片区域的恢复和利用,成了社区面临的新问题。社区结合“走十访百”和接诉即办工作中群众反映较多的停车难问题,利用该区域修建停车场事宜多次走访群众,并组织街道相关部门和向阳新村居民召开了议事协商会议,通过了修建停车场的决定。“今年4月份,停车场的建设方案已确定,5月中旬编制完成了项目预算,预计今年下半年能完成建设。除了停车场和外围道路的建设,我们还会在停车场内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居民停车、充电提供更多的便利。”香山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科长陈永杰表示。
用耐心细心换来安心
“居民搭建的违建有的用于存放东西,都没有合法手续。刚开始走访入户说要拆除时,很多居民都不理解,有些还有抵触情绪,后来社区工作人员就从拆违先‘拆除’居民抵触的‘心墙’入手,多次上门走访,从法律和安全的角度进行了耐心的解释说明。居民们了解了违建的界定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安全问题后,也就开始支持我们拆违工作了,并配合我们完成了清理工作。”香山街道红旗村社区书记陈丽丽表示。
据了解,今年以来,为依法有序推进拆违消隐工作,香山街道红旗村社区严格按照香山街道党工委对拆违消隐指示和要求,对辖区违法建设进行了全面摸排。在摸排过程中,红旗村社区工作人员发现6号院小区一层南侧小院有32户住户存在私搭乱建情况。考虑到6号院小区的违建情况,红旗村社区党支部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充分调动社区工作者及下沉人员等各方力量,细化工作部署,明确包片责任,实行每人包一单元,每人负责8户到15户不等的工作方式,全面展开入户走访宣传、沟通工作。
为了顺利推进违建拆除工作,今年3至4月,香山街道红旗村社区多次组织召开议事协商会议,邀请海淀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和香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围绕消除安全隐患、违章建筑的界定与处理办法、违建拆除的法律法规等问题,为社区居民进行了答疑,并围绕拆后恢复进行了商议。期间,执法队员还上门张贴了违法建设拆除告知书,明确了各项拆违事项。经过红旗村社区和执法人员的共同努力,最终“拆除”了居民反对拆违的抵触心理,获得了居民的理解,拆违工作顺利开展。
“从4月10日开始正式拆违,大概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于5月上旬完成了6号院小区一层南侧小院32户的违建拆除。违建拆除后由居民自行清洁管理。”陈丽丽表示。接下来,香山街道红旗村社区将加大“走十访百”入户走访力度,本着有事“大家商量着办”的工作机制,加强拆违消隐宣传力度,坚持将安全宣传到位,将“议事桌”搬到居民家门口,“搬到”居民的心里面,依法依据依程序,守护辖区居民的安全感,营造和谐稳定的生活氛围。 (记者 马丽)